在當下年收入幾億元就能算行業領先的國內電子商務領域,一家用6年時間銷售收入就超過40億元的B2C企業,在外界看來已是增長奇跡,但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仍時常自省:B2C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么?B2C公司怎樣才算成功?
“至少10年,100個億,否則不要談利潤。”這便是那位創始人——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給自己的回答,“零售企業的競爭實際上就是成本和效率的競爭,沒有這個規模,無從談起對行業的價值。也沒有理由談什么利潤。”
對于電子商務公司而言,物流無疑是最大的成本,而物流成本中倉儲成本又是重中之重。目前京東商城的融資中很大部分便用于倉儲建設,京東商城越來越像一家物流公司。事實上,亞馬遜和沃爾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劉強東今年招了幾個土木工程系的碩士生,已經送到建筑公司培訓,兩個月上崗。因為明年6月份,京東要啟動下一階段的倉庫建設計劃,而倉庫的設計至關重要。他要建一座單體10萬平方米的倉庫,相當于北京T3航站樓的候機廳大小。對京東而言,在不停止配送的情況下,搬遷數十億元庫存,切換到新倉庫,有點像給正在高速飛行的飛機更換引擎。
自建庫房會是京東2009年~2010年,乃至延續到2011年的重頭戲。“2008年年底的事情給了京東慘痛的教訓。”劉強東說, “當時,所有人都在強調金融危機來了,要過冬,不要擴張,不要招人,原本按計劃增加投入的物流建設、庫房招人都一度停下來,結果11月份用戶不僅沒有減少消費,反而暴漲30%,搞得我們措手不及。”
2009年初由于物流跟不上,讓京東商城極其被動,面對意料之外的用戶和訂單增長,京東的物流幾乎瞬間癱瘓。許多訂單丟失掉,直接影響了銷售額。其實京東內部對2009年有一個更為樂觀的收入預期,在42億~46億元,受物流的影響并未完成預期目標,只能達到40億元。
11月27日,京東上海倉庫開始搬遷。上海的新倉庫占地36萬平方米。北京倉庫兩個月前搬遷完畢,新庫房也達到3萬平方米,廣州的新庫房也有22萬平方米,也已切換完畢。這一批庫房的切換完成,將滿足京東年銷售額150億~170億元的需求,明年京東的收入預期會在100億元右。
“京東從來不是一家激進的公司。”劉強東并不認為自身如外界所言擴張得太瘋狂,恰恰相反,京東對成本的控制是經過反復計算后進行的有選擇放棄。學會放棄是劉強東這一年最大的感受。劉強東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很多電子商務企業,可能會選擇讓一個城市的庫房覆蓋全國的用戶,這樣能提高商品周轉率,降低滯銷商品損失,降低庫存等,但其實無形中加大了配送支出;而京東的庫房并不進行全國覆蓋,如果當地沒有貨,消費者在網上就買不到。這樣的后果是會造成部分客戶的流失和訂單的減少,但卻可以減少配送的成本支出。
“我們選擇加大倉儲投入,因為它是隨著貨品增加邊際成本下降的,同時盡量減少配送支出,因為火車、飛機的價格是降不下來的。”經過認真計算比較后,配送成本的增加要遠大于增加訂單的收入增加,尤其對于百億級規模的企業而言,成本這根弦稍一松弛,就可能導致千萬甚至是上億元的成本上升,而這對于零售企業將是災難性的后果。
僅僅控制好成本顯然不夠,效率的提高則是京東規模高速發展的另一核心要素,其中的秘訣便是京東自建的那套信息系統。
“今年我們的庫存周轉天數是126天,明年這個數字會降低到11天左右。”劉強東很有信心。而蘇寧2008年的數字大概是41天。京東自建的信息系統是保證效率的重要法寶。劉強東從不需要有人來進行消費者研究匯報,而是每天通過公司的信息系統“自助”,系統會分析100個客戶中有多少會發生購買,會記錄他們的購買行為,他們關注哪些商品,關注的路徑如何,未來哪些客戶會來,買什么,買多少等等。系統按照一套事先編制好的模型自學習,并根據客戶購物前的信息做出預測。京東的IT系統對未來銷售量預測的準確度能達到95%。
這些系統記錄、分析、學習的數據,還能發揮更大的價值,京東已經和一些家電、3C廠商實現數據庫共享,和廠商進行聯合營銷,同時用戶下單后,京東可以實時鎖定廠商的庫存,這樣不會因為廠商庫存的變動導致京東失去訂單。
聯合營銷也為京東帶來了幾千萬元的廣告收入。這是劉強東之前并未預料到的。除了產品的銷售,京東商城已經在廣告、增值服務方面開始尋找多元利潤增長點,包括推出DIY的服務、延保產品的服務等,而非產品性的收入會在京東未來收入中占據相當規模。劉強東認為比較合理的收入比例是非產品收入占據50%~60%。
早在2005年,和廠商的數據共享根本不可想象,甚至廠商和京東的摩擦也曾一度升級。如今,隨著合作的深入,“也只剩下情緒上的對抗了,”劉強東開玩笑說。電子商務取代傳統零售商是10年后的事,廠商都希望與銷售能力強的零售商合作,開放數據也是互利的行為。
向百貨的轉型,是今年京東的又一變化。其產品種類已經擴充到42萬件,其中3C產品占70%,而百貨已經超過1萬種。電子商務的百貨化也是劉強東堅持的方向。此舉意味著京東開始由專業賣場轉向大眾賣場,實際上,這種轉型也帶來了其女性用戶群體的增長,由當初的8%到現在已超過30%。劉強東預測明年日用百貨銷售額會實現8倍~10倍的增長。
從消費者到廠商,京東商城致力于不斷提高供應鏈的效率,能做到11天庫存周轉時間并沒有什么秘密,不可復制的是投資4億元的整個IT系統,其耗費大量工程師的時間,進行了無數細節的設計。而物流建設的提前投資,則為京東的高速行駛提供了安全保障。這背后都體現了劉強東非常強大的執行力,正如業內人士評論:“大家現在只看到,京東商城今年不賺錢,明年還不賺錢,當后年大家看到它賺錢的時候,就發現原來它賺的是另一個數量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