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年底了,每當此時,思緒總不免有所起伏,看著一年年過去,就算是創業老兵,一絲大業未成的惆悵也會襲上心頭。自從2004年初,作為創業老兵的我再次踏上創業之路,轉眼6個年頭過去了,雖然從來不曾懈怠過,但從結果來看差強人意。與當年的意氣風發大相徑庭,心中的那個夢想依然沒有實現——“做一家一流企業”。
2004年當我再次創業時,選擇做“IMU”這個項目,當時QQ的商業價值逐步顯現,從商業策略上分析,做IM是有機會的。但是,由于存在“老兵的優越感”,對這個方向沒做深入細致的調研,就倉促上馬,尤其是“老兵”容易獲得資本的支持,而導致不知不覺就犯了錯。倉促上馬的另一個危害就是沒有準備好最合適的團隊就啟動項目,犯了創業的大忌。
由于上述原因,IMU一開始就陷入苦戰,我開始體會到了打一場無充分準備的創業戰的艱難。為了避免失敗,2005年我開始研究轉型的方向,先后共涉及了戶外媒體(由于分眾的成功,當時很熱),WEB20聚合(大旗)和“Facebook”三種模式。新的不幸開始了,迪岸傳媒(戶外媒體)和大旗都分別被投資人看中而進行了早期融資,并建立了獨立的運營團隊,而我自己則運營china],,com(Facebook),有限的核心團隊資源被分散到了三個項目中。多點開花的戰術是“老兵”創業常犯的錯誤。不幸中的萬幸是,我很快意識到了,果斷拒絕了一位投資人對chinay的投資意愿并停掉了,將自己全部時間投入了大旗。
雖然大旗早期的商業模式并不清晰,很多業內人士至今也不看好,但是做大旗的3年,給我的收獲最多。本著對WEB20趨勢的執著,大旗在2007年率先開創“社會化媒體口碑營銷”這個領域,取得初步成功,這項業務持續三年盈利。這讓我明白:只要大方向正確,堅持下來一定有好的結果。
不僅如此,由于長時間的專注在一個項目中,給了我持續的思考和測試的機會,這個過程也讓我學習到更多。“老兵”創業時會習慣的使用當年一起創業的舊將,但效果并不一定好,因為經歷過一次創業后,大多數舊將不再具有創業的激情和心態。使用舊將時,一定要對此予以確認。
回想起早期的創業,相信大多數創業者是在“無意識”狀態中走過的,成功也好,失敗也好,當時并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對的。再次創業時,同樣不能確保成功。惟一可行的方法是,回歸到創業的基本原則:對未來趨勢的特殊信仰+互補的團隊+勤奮+專注。不論過去如何成功,當你開始新的項目時,都必須堅持這個基本原則,也就是“歸零”。如果2004年我能“歸零”,就不會輕易啟動IMU項目,也不會在轉型時啟動3個項目。
可喜的是,遭受挫折后,我明白了“歸零”的重要性,用“歸零”的心態專注于大旗。相信WEB2.0的未來趨勢,搭建優秀的團隊,將每件事做好,通過三年努力,結果讓我更加堅信“歸零”是再次創業的正確心態。雖然在事業上6年不見起色,但只要保持創業激情和“歸零”的心態,相信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