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VC都喜歡有過成功經驗的連續創業者,但歷史上很多偉大的公司
都是由第一次創業的人所打造。
很不幸,紅杉資本的合伙人邁克·莫里茨(Mike Moritz)是極少數在選擇創業者時不要求對方具備“完美背景”的風險投資家。大部分風險投資人都想要有完美可靠的技術,有經過驗證有效的商業模式,以及資質已被驗證的優秀團隊。確實,有這樣一個很流行的理論:擁有很多財富的連續創業者不會輕易垮掉一家新公司,他們是創造下一個大事件的最佳賭注。
但是,正是那些未經證明過的創業者開創了像惠普、蘋果公司、eBay、Google、Yahoo!和YouTube這樣偉大的公司。我的理論是,連續創業者很容易因為下面這些理由而在下一次創業中失敗:
1 連續創業者想要證明自己上一次的成功并非僥幸:連續創業者不會從最基本的技術和最基本的客戶出發。原因是,“我想證明自己是很有天賦的”,相比于解決人們碰到的問題和改變世界這樣的出發點,這個原因真是不靠譜。
2 連續創業者往往會傲慢自大:上一次成功的原因可能是誤打誤撞的好運氣,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這點,更沒人會承認。這些自大的人會讓人們相信自己成功不是出于運氣,而是經過考驗和證明的。傲慢自大是連續創業者身上的一大壞習慣。
3 連續創業者喜歡故技重施:你怎么能相信他們還正在使用的老套方法是促成第一次成功的原因?例如,如果第一次創業時,他們開發了一種高端計算機,那么這一次也會搞個類似玩意;如果他們上次令人大跌眼睛的把公司賣給了一家又大又有錢的傻公司,那么這次他們也會想這么干。
4 連續創業者使用同一撥人重起爐灶:你怎么能敢保證雇傭前一個公司的那撥人不是錯誤?當然,你會說這些人已經被證明了能成功,但第二次成功要有新的火花,你需要用具有新鮮創意的人來打破固有的舊思維,用全新的方法來開拓全新的市場。無知的表現不僅僅是因為愚蠢,也因為權力欲望膨脹。
5 連續創業者不會(也不能)再一如從前般努力:當你有了孩子、大房子、名車時,你的態度和地位已經完全改變了。確實,態度是應該要改變的,但心境完全不一樣了,最初是為了生活而工作,而現在只是為了完成工作。他們現在可以說“餓了,選個好地方去吃飯吧”,但第一次創業的人不會這么說。
6 連續創業者不會再聽到很多“逆耳忠言”:現在他們的生活狀態很好:高視闊步的走進來,告訴人們自己的上一家公司賣了千萬美元,現在要做另外—家公司了。誰會捅破他新公司戰略上的漏洞呢,人家可是被“證明過的”,沒^愿意這樣干。這樣就會最終導致他的嚴重錯誤,因為在自大的連續創業者面前,沒人愿意去扮演魔鬼代言人的角色。
7 連續創業者會在新公司擔任新職務:比如,在第一家公司里,這個人從一個技術人員變成了工程副總裁。那么在下一次創業時,他可能就是創始人和CEO了,但是擅長設計芯片并不意味著就是當CEO的料。你可能最后的尷尬狀態是,放棄自己擅長的事情,做了自己不擅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