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將至,8天的假期足夠你發現一個城市:尋找有意思的街道、最潮的小店和最地道的美食,《都市麗人》特邀5位名人帶你尋訪他們的家鄉,指點最本土的玩法!
陳奕迅說到香港后先買張八達通卡,坐地鐵一站一站玩過去;作為新一代廣州人,周筆暢已經開始為珠江新城一帶的廣州新城區而驕傲;郭妮和滄月兩大才女作家認為只有用最閑散的旅行方式——漫步和騎單車才能體會出詩意江南:王嘯坤眼中的秦皇島,除了山與海,便是燒烤的天下……
在香港尋找地道美食和有意思的店家,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措乘港鐵。從上環到銅鑼灣,從荃灣到尖沙咀,總能如愿找到心中大愛。
美食老字號
去上環找九記牛腩(歌賦街21號,上環站A2出口)是件很有誠意的事。畢竟不在市中心,出了地鐵還得在街巷穿梭,走過高高的樓梯,終于找到那小小的店家,還得排長長的隊。若是在下午三四點之前來,招牌的上湯牛腩爽(港幣52元)還無法品嘗到。老板說牛腩角邊的一塊肉“腩角”,才是爽之所在。腩角有瘦肉、有筋,熟的時間各不相同,要煮到肉不柴、筋爽脆,全憑功夫到家。
何洪記(霎東街2號,銅鑼灣站A出口)在香港是名聲響當當的粥面專家。美食家蔡瀾曾撰文說這里的“干炒牛河”全港最贊,我倒是覺得他家的粥更熬得令人五體投地的佩服。生腸及第粥(港幣30元),脆脆的生腸配上豬肝、豬肚、手打肉丸,用料十足,粥更是綿滑爽口、層次分明,為了這碗“黯然銷魂粥”,打飛的來吃都值得。
站站有潮店
在香港10余條地鐵線中,港島線、荃灣線和西鐵線這3條最有特色。
港島線周邊既有太古廣場和IFC等大型購物商場,也有匯集本地眾多創作潮流店鋪的百德新街。Flea+Cents(皇后大道東34-38號1樓,金鐘站F出口)是香港著名的家品店,店里的懷舊氣息濃郁,出售的貨品有些是老板從世界各地的跳蚤市場淘來,有些是自家引入的設計師作品。逛累了,去灣仔找間舊式茶餐廳坐下,能感受到傳統港式風情。
荃灣線跨越了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如球鞋店鋪林立的旺角波鞋街;西鐵線沿線有不少如魚蛋粉等香港地道小食,在元朗還能吃到圍村菜。
現在到廣州,不該再像以前那樣,先去找尋帶有古韻的舊城區,因為那些古雅的騎樓和滿洲窗始終沉著安靜地等待著你,不用著急。反倒是與老城一江之隔的珠江新城。就像一個初長成的英俊少年,那種朝氣和帥氣。是值得爭分奪秒地去欣賞的。
遙望對岸新地標
廣州原本標志性的最高建筑“中信廣場”對面,已經遙遙豎起了兩座高塔——新電視塔和西塔大廈,它們一座纖細挺拔,一座沉穩奢華。英國建筑大師扎哈·哈迪德,讓廣州也有了不輸北京和上海的歌劇院,它像伏于流水上的“沙漠”和“礫石”,折射出無聲的旋律。此外,圖書館、博物館、科學中心……這些美妙的現代建筑有些尚未完工,有些已經建成,但都用異常大氣的身姿證明,廣州未來最大的看點便是自己。
廣州人已經開始為自己的新城區驕傲,而作為游客,目前來看,欣賞這批新地標的最佳方式是在老城區,隔著珠江與新城遙遙相望。
羊城的咖啡慢生活
廣州在變,游玩廣州的地圖也一定要變。廣州人現在流行玩什么?他們不再局限于樸素而雷同的消費場所,而不斷發掘和培養著富有個性的小店、咖啡店、餐廳和藝術空間。如擁有九號花園、唐會酒吧、陸街咖啡等藏在深街樹蔭里的個性咖啡店而著稱的建設六馬路。
應該說“表現咖啡”(越秀區中山三路3號509室)的所在地很隱秘,開在地鐵出口處,周圍商鋪林立,很熱鬧,可那個電梯就像隧道一樣,一下子從熱鬧中把我們抽離。它四面都刻著“表現咖啡”和反轉的英文字母“E”(取自英文“EXPRESS”),藝術優雅地矗立在嶺南藝術城的露臺上。這里分成室內室外兩部分。室內地方不大,但還是辟了半地方隨意地做著展覽。紅黃藍為主調的沙發和椅子帶點上世紀60年代的波普味道,是客人最喜歡的角落。室外的大露臺與室內有著不同的景致。大盆的植物把露臺裝扮得生氣勃勃,簡約的現代派鋼雕與石雕放置其中,再配上撐開的紅色太陽傘,仿佛人在園林做客。
在上海找景點挺費神的。倒不如鎖定一片區域,靠一雙腳慢慢逛,或是一輛單車,穿行在梧桐樹和老洋房之間,一點點懷舊,一點點文藝,還有那么點自得其樂,最合這城市的調調。
閑逛步高里
沿著陜西南路上的小店一路逛,轉角到建國西路,不經意地抬頭,步高里的牌樓就在眼前,中國特色的牌樓上同時書寫著中文和法文,還有街邊粗壯的法國梧桐樹干,告訴你這里的過去。
曾經是法租界的步高里,是典型的舊式里弄住宅群,走進去,是舊時的上海人家:小天井、晾衣竿、搓衣板、馬桶刷等仍能在此找到蹤影。中廳、廂房、灶披間,幽暗的木樓梯,玲瓏的亭子間。推開房間窗戶,似乎伸手就能觸及對面人家的門墻,鍋碗瓢盆叮叮當當。只是一點綠色的點綴,懷舊的上海味道就變得動人不少。
這里是生活著的石庫門:虛掩的石庫門里,老人家正擺弄著一盆盆花草:路口水果攤的老板看著人來人往搖著蒲扇;小小門面的洗衣店里卻掛著數不清的衣物,門口晾曬的玩偶不知是哪家的寶貝……生活著的上?;蛟S才是最有魅力的吧。
不一樣的小地方
在上海這個多元的城市,一些富有創意的空間也值得駐足?!疤镒臃弧笔遣簧偕虾M鐘情的地方,在這里坐就可以是一個下午,曬一點慵懶的陽光。叫上三五知己,就是最地道的感受上海的方式?;蚴侨ァ?933老場坊”這樣的地方,誰能想到曾經的屠宰場留給這里的是敦實卻復雜的建筑結構,一些創意的點綴裝飾,便成就了今天又一處閑逛的好地方。其實這樣的角落在城市里還有很多,蘇州河畔的老廠房、鬧市中的創意園區……都是上海迷人的所在。
靠雙腳來發現上海這座城市,交通成本自然省去不少。不用挨個跑景點,一條條馬路,一個個公共空間,都是上海最值得去的地方,自然也不用支付什么門票費。最愜意就是走過大街小巷之后,找一處曬得到太陽的街邊小食店,只一杯飲料的支出,出游的心情就已經滿分。
杭州是一個以湖為中心的城市,占盡了江南的柔美。可黃金周里拜訪杭州,擁擠的交通是個問題,倒不如利用杭州的自行車租賃系統,騎著單車游遍西湖。
西湖邊小試牛刀
選擇杭州騎行,一是因為西湖太美,二來是因為杭州的自行車租賃很方便。整個西湖沿線都設有自行車租賃點,采用統一的色彩鮮艷的自行車。帶上身份證,在任意一個點辦好一張卡,就能騎車逛遍西湖。收費是象征性的,1小時內免費,2小時內1元,3小時內2元,可以每隔一兩小時在指定租車點??浚粌H自行車不易被竊,也可以重新開始計費,是精明的做法。

秋日的杭州最適合放風,從斷橋附近出發,先是寬寬的白堤,游人不多時從橋上俯沖而下,恍若飛翔在西子湖上。左手邊遙望雷峰塔,右手邊是寶石山,籠罩在一團清霧中的湖面牽起柔情萬千,這份開闊的視野,比整日所見的高樓林立要可愛許多。
進入蘇堤,路面窄了不少,一座連一座的橋更是給騎行添了些挑戰,下車推行比較好。這里游客沒有那么集中,堤邊的長椅也總能空出幾張來,選一張坐下,不同的角度所見的是不一樣的西湖,邊上,三五好友嬉鬧,或是情人間的低語,在這里都如此應景。
另辟蹊徑隨意走
從蘇堤出西湖景區后騎到中央美院,頗有中國畫意境的美院校門本就是一道風景,附近的咖啡店、酒吧最適合文藝青年們。再往前是吳山廣場,小吃街上摩肩接踵,倒不妨在一旁的知味觀里點一客西湖雪梅娘,地道的杭州風味。
從蘇堤騎行到以上這兩處只需10分鐘,要是時間充裕,可以一路騎到楊公堤,這里最清靜,再沿著有些坡度的公路往山上而去,在更貼近自然的地方深呼吸,雖然路途有些辛苦。滿覺隴的桂花正要盛開,龍井山的茶園依然翠綠,在周邊的山里,盡可以體驗發現的樂趣。
對游客而言,秦皇島的名氣遠沒有它下轄的山海關或北戴河響亮,不過,也正因為有后2位的“幫襯”,秦皇島打造北方最大濱海旅游度假基地的宏愿正逐步實現中。
長城的起點在海上
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關”,除去“天下第關”的那座城樓不說,這里還有一些很有趣的體驗項目。城樓下,花10塊錢可以買張通關文牒,一個穿著守衛裝束的“古代人”有模有樣地幫你念一遍,你就能進關了。
上城樓,還有坐轎子體驗,抬轎子的左搖右晃,快趕上《紅高粱》鞏俐的待遇了,刺激程度可想而知,旁邊還有一人奏樂的,吹奏起來十分熱鬧。山海關里的這些項目不是很貴,而且頗有娛樂性,花不多的錢,留下難忘的回憶,生意很是興隆。
若想要領略完整的長城景色,還得去老龍頭(門票50元)看看。明長城的起點,就在山海關不遠的南海上,俗稱“老龍頭”。龍之頭,當然有些不一樣,站在老龍頭看海上的長城,一股氣勢與豪情油然而生。
北戴河不是只有療養
秦皇島還是避暑的好去處,作為避暑勝地的北戴河每年都吸引游人無數。北戴河是臨著海的,因此平時在超市里很貴的海貨,到了這里就相當便宜。要買的話建議去石塘路市場看看,那里是北戴河主要的海貨集散地。
北戴河的旅店主要分兩個檔次,家庭旅館和療養院。推薦入住當地的家庭旅館,大都分布在劉莊的旅館區,走到海邊就幾分鐘,很方便。也很便宜,自己買的海鮮還可以讓老板加工,舒服地享用海鮮大餐。
到了海邊,坐著吹吹風,聽聽海浪的聲音,在礁石縫里面抓小螃蟹玩,都很自在。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嘗試一下雙人自行車和海上的大輪腳踏船,車子是10元/小時,繞著海邊的公路騎;腳踏船是100元/小時,不過只要跟老板砍價,30元左右就可以拿下,時間也不會有限制,最適合情侶。到了晚上,這里更熱鬧,不少人在沙灘上放煙火,站在遠遠的岸邊,看那騰空升起的美麗的火光,伴著海浪的聲響,還有海風吹來的新鮮的氣息,很難不陶醉其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