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煥賢
(廣州市住宅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75)
在現代勞動用工管理中,人事檔案的作用包括兩個方面:對職工個人而言,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可以據此為員工提供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的政審手續;提供婚姻狀況證明;為流動人員提供身份認定和辦理社會保險。對企業而言,為員工代辦申報職稱;根據檔案確定退休年齡;根據檔案中從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年限推算提前退休年齡;代為繳納職工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大病醫療統籌、工資調整;出具與人事檔案有關的證明材料。
人事檔案的社會價值,是由其自身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人事檔案是我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它具有重要的憑證價值和參考價值。無論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只要進行人事管理活動,就會形成相關的人事資料,就需要開展收集、整理、歸檔、立卷、保管和利用等人事檔案工作,人事檔案就具有存在和利用的社會價值。
在計劃經濟時期,人事檔案是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人員身份的重要憑證,也是辦理招工、提干、調動、退休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和參考;人事檔案工作是組織人事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組織人事管理體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人事檔案的價值作用曾被扭曲和過分地夸大,重檔案記載輕現實表現成為人事檔案工作的一大弊端。一份檔案定終身的現象,更是讓不少人一度對人事檔案談虎色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社會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已成為重要的社會資源,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也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社會工程,作為人員信息主要載體的人事檔案有了更加廣闊的價值空間。市場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企業和從業者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企業自身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培養、日趨社會化的人事管理和社會保障工作等都需要真實、科學的人員信息為依據、支撐和連接,而這些信息的獲取和利用,離不開人事檔案工作的有效運轉。
因此,要正確認識人事檔案的社會價值,充分發揮人事檔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人事檔案是對一個職工的個人學習、工作經歷、生活狀態和工作成績的原始記錄,是職工享受各種社會待遇的憑據以及解決勞動糾紛的依據。它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社會的發展,原有的企事業人事檔案管理辦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和新型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問題。
2.1 人事檔案管理政出多門
現有的人事檔案管理體制處于新舊體制轉制時期,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襲舊體制,但又有突破舊體制的趨勢。人事檔案總體上是單位、部門管理,分別由黨委組織部門、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流動服務中心、勞動部門所屬就業服務中心、教育部門所屬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企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以及有人事管理權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管理。人事檔案的多頭管理是傳統“檔隨人走”的人事管理模式的反映,它既是束縛人才流動的障礙之一,又是影響人事檔案管理質量的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體制的改革和人事代理制度的逐步推行,在大中專畢業生學籍檔案的管理上,個別部門拘泥于傳統管理模式和自身利益的誘因,檔案管理權限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矛盾沖突。
2.2 部分企事業的職工檔案存在著客觀性、準確性、完整性差的問題。沒有嚴肅、負責地填寫好每一份檔案材料,致使有的檔案錯漏百出。職工檔案中記載的出生時間、參加工作時間前后不一致,工作經歷記錄不完整等。一些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的領導認為職工檔案沒什么用,不給新招用的職工建立檔案,甚至隨意更改,給勞動保障部門辦理職工失業、退休等手續增加了困難。
2.3 檔案管理的軟硬件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急需提高。檔案管理是一項政策性、規范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多數檔案室設備陳舊,管理手段落后,防火、防潮、防蛀等達不到標準,檔案管理只滿足于不丟失,裝進袋子,鎖進柜子里。
3 加強人事檔案工作的主要措施
建立用人與管檔相分離的人事檔案管理體制,要改革現行“人檔合一”的單位、部門所有的人事檔案管理體制,按照“人檔分離”和集中統一的改革思路,將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流動機構、勞動部門所屬就業服務機構、教育部門所屬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以及政府其它部門所屬的相應機構承擔的人事檔案管理職能剝離出來,將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人事檔案管理權重新收回來,歸政府所有。成立政府所屬的統一的人事檔案管理中心,除公務員身份的人事檔案仍由黨委組織部門管理外,企事業單位人員(包括改制破產的企事業單位置換身份后的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非公有制單位的人員以及其他社會流動人員的人事檔案統一由政府所屬的人事檔案管理中心管理。人事檔案管理中心應設立為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益型事業單位。
嚴肅檔案管理。當年人事檔案是極為神圣的,單是“檔案”這個詞匯就有著極大的威懾力,記得小的時候,老師就經常嚇唬我們說,如果表現不好,你的劣跡會記入檔案。而到了今天,人事檔案管理卻出現了混亂,如有“工齡越來越早,年齡越來越小,文憑越來越高,資格越來越老”等現象,檔案中甚至還出現了假身份、假學歷,極大地破壞了檔案的嚴肅性。為此,人事檔案管理要以制度化、規范化為基礎,提高檔案的內在質量,為人事工作提供準確、真實可靠的數據。
改善人事檔案管理設施,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素質?,F階段的人事檔案管理不論是在檔案保管、保護還是開展檔案業務工作,對所需的設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代化的設備和技術手段是實現人事檔案管理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人事檔案管理部門要積極爭取領導支持,改善檔案管理設施和設備。首先是要建立堅固的防火、防潮專用庫房,庫房內配置鐵質的檔案柜、空調機、去濕機、滅火器等設備,定期對庫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光、防高溫的設施和安全措施進行檢查。其次是根據單位資金實力,合理配置計算機、復印機、掃描儀、數碼相機等現代化設備。這些現代化設備的使用,尤其是人事檔案的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將把檔案管理從傳統手工操作中解放出來,減少對檔案材料的磨損,延長檔案壽命,減輕檔案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促進人事檔案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為領導決策工作開展提供及時,準確、詳細的人員信息。檔案管理是一項政策性、規范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因此,要不斷提高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加強業務培訓,系統地學習黨和政府制定的有關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規,用新的人事工作知識武裝頭腦,開闊眼界,指導工作,以適應新時期對人事檔案管理的新要求;同時教育他們要堅持原則、嚴守紀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嚴謹認真、吃苦耐勞、甘于奉獻。
人事檔案可以證明一個人從學校到各個工作崗位不同時期的人生軌跡,是工作經歷的記錄。是組織、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在各類人員的合理分配、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事業單位結構調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人事檔案中還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問題,諸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國家推行的福利政策。它在個人辦理相關手續時,比如報考公務員、工資提升、職稱評定以及退休、辦理養老保險、辦理出國手續等,都是最原始的依據。根據目前我國有關規定,只有將人事關系及檔案交給各級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或人才流動管理機構保存的人員,才能享受應有的待遇,比如保留原有身份、工齡連續計算、國家規定的檔案工資調升等。因此,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我們一定要重視它。
[1]李瑋.對高校人事檔案整理的幾點思考與設想[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