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躍福
(貴州省遵義市道路橋梁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貴州 遵義563000)
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是混凝土質量的直觀體現,因此搞好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對混凝土工程有其重要意義。本人針對T梁的外觀質量存在許多問題,經過實踐的摸索,現場總結分析,逐步完善整改措施,使T梁的外觀質量得到有效控制,收到了滿意的實施效果。
1.1 梁腹側表面、T梁端頭錨固截面有蜂窩現象,馬蹄上口斜面氣泡較大。
1.2 梁端頭第二道橫隔板下耳板附近、腹板變厚處、馬蹄上口斜面有“狗洞”。
1.3 馬蹄根部、側模拼縫、堵頭模板兩側處跑漿較多,有“爛邊”、“爛根”現象。
1.4 梁腹表面有明顯的層印。
1.5 模板拼縫處有“錯臺”,個別梁有“跑模”現象。
1.6 T梁張拉起拱后,梁兩頭馬蹄底部缺棱掉角。
1.7 T梁翼板頂面板收縮裂縫較多。
2.1 蜂窩
蜂窩是指砼表面無水泥漿,骨料間有空隙存在,形成數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窩,形狀不規則,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
2.1.1 原因分析
(1)模板漏漿,加上振搗過度,跑漿嚴重。(2)砼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3)砼澆注方法不當,沒有采用帶漿法下料和趕漿法振搗。(4)砼攪拌與振搗不足,使砼不均勻,不密實,造成局部砂漿過少。
2.1.2 預防措施
(1)澆注前必須檢查和嵌填模板拼縫,并澆水濕潤;澆注過程中有專人檢查模板質量情況,并嚴格控制每次振搗時限。(2)塌落度過小時拉回拌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搗工具的性能必須與砼的工作度相適應;一名振搗手跟著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搗手隨后細振,按規定的振搗間距精心振搗,尤其加強模板邊角和結合部位的振搗。(3)嚴格執行帶漿下料和趕漿法振搗,注意砼振實的五點表現。(4)砼拌制時間應足夠;分層厚度不得超過規范規定,防止振搗不到。
2.2 孔洞、狗洞
孔洞是指砼表面有超過保護層厚度,但不超出截面尺寸1/3的缺陷,結構內存在著空隙,局部或部分沒有砼,狗洞是指可以望穿砼結構的空洞。
2.2.1 原因分析
(1)內外模板距離狹窄,振搗困難。骨料粒徑過大,腹板鋼筋過密,造成砼下料中被鋼筋和抽拔管卡住,下部形成孔洞。(2)砼流動性差,或砼成分出現離析,粗骨料同時集中到一起,造成砼澆注不暢。(3)未按澆注順序振搗,造成漏振點;沒有分層澆注,或分層過厚,使下部砼振搗作用半徑達不到,形成松散狀態。(4)水泥結塊、骨料中含有冰塊、泥塊等雜物。
2.2.2 預防措施
(1)采用流動性良好的砼,在鋼筋密集處采用細石砼澆注,振搗時設專人在模板外敲打協助振搗并檢查砼振實情況。對構件角點和結合部重點檢查,特別注意振搗,不能用機械振搗時,可改用人工插搗,插搗應反復數次,確保砼不出現孔隙。(2)砼配比中摻加高效減水劑,確保砼流動性滿足工作要求;在砼運輸、澆注的各個環節采取措施保證砼不離析。(3)振搗應密實,不允許出現漏振點,吊斗應按布灰厚度,走動卸灰,避免吊斗直接將砼卸入模板內,一次卸料過多。(4)嚴防雜物出現在拌制好的砼當中。
2.3 “爛邊”和“爛根”
2.3.1 原因分析
“爛邊”和“爛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縫不嚴密、接縫處止漿不好,模板下底邊與臺座包邊角鋼結合不緊密,振搗時砼表面失漿造成。漏漿較少時邊角出現“毛邊”,漏漿嚴重出現砼蜂窩麻面。另外附著式振搗器布置過密、過低、太*近拼縫也是造成T梁“爛邊”和“爛根”的一個原因
2.3.2 預防措施
(1)接縫處夾帶橡膠海面條或無紡土工布止漿,拼縫設計成搭接企口縫,并用鋼木壓板、橡膠壓條止漿,預制臺座包邊角鋼表面粘帖橡膠海棉,防止模板激振時底邊脫開臺座。(2)在保證馬蹄振搗的情況下,將最先每兩道橫隔板之間4個附著式振搗器減少到3個,并將振搗器位置調高,避免振搗器太*近模板底邊、拼縫。(3)拼縫兩側的振搗器起振時保持同步,異步后模板拼縫漏漿加多。
2.4 層印
2.4.1 原因分析
(1)砼澆注順序控制的不好,澆注下層砼時,上層砼等待時間過長,砼出現明顯的接茬痕跡。(2)在砼拌制、運輸、澆注三個環節中機械故障,停歇后繼續澆注。而未按照施工縫的要求進行檢查處理。(3)分層澆注時砼振搗過度,造成石子下沉,水泥砂漿上浮,漿多的地方顏色發青,石子多的地方顏色發白,形成對比。(4)模板上機油涂刷過多往下流,拆模后在構件表面呈現若斷若續的假“分層”。
2.4.2 預防措施
(1)預制梁澆注順序一般從模板一端開始水平分層澆注,當梁較高超過2.5米時,采用馬蹄、腹板、翼板同時澆注。從模板一頭開始,先澆注一段馬蹄,反回頭澆注腹板段、翼板,再向前澆馬蹄,再回頭澆注腹板、翼板,如此反復保持澆注斜面不斷推進。由于正截面段馬蹄部分抽拔管集中、變截面段的起始部分腹板較薄,橫隔板鋼筋密集,大料砼流動性不如小料,下料過程中容易卡料,導致馬蹄、橫隔板下耳出現孔洞。針對以上問題龍王廟大橋采用小料、大料兩種配比的砼,前兩罐灰拌小料,水平分層澆注馬蹄部分,附著式振搗器振搗,其它部位砼采用大料按上述方法澆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2)砼停歇后繼續澆注,雖未超出施工縫停歇時間,亦應參照施工縫的要求進行檢查,情況嚴重時嚴格按照施工規范的規定處理好施工縫。(3)精心組織振搗,注意砼振實的5點表現,振搗棒插入下層砼5-10厘米,避免砼發生離析。(4)涂機油時以模板現油光為準,采用質量品質較好的機油涂刷均勻。
2.5 錯臺、跑模
2.5.1 原因分析
(1)模板拼縫經反復拆裝企口變形嚴重或支模時模板垂直度控制的不好,相鄰兩塊模板本身嵌縫。(2)相鄰兩塊模板對拉螺桿松緊程度不一,模板激振后漲開程度不一。(3)砼側壓力比較大;拉桿滑絲、螺母絲扣有損傷,激振過程中出現螺母脫絲。
2.5.2 預防措施
(1)定期修整模板,確保模板底邊和拼縫處平整度滿足規范要求。(2)設專人緊固模板,手勁一致保持對拉螺桿松緊一致。(3)裝模時叮囑操作工人檢查拉桿的工作情況,杜絕使用壞絲的拉桿螺母和已變形拉桿。砼側壓力比較大時,拉桿上雙螺母。激振強烈時螺母底下加墊減振彈簧墊片,防止拉桿崩絲,出現跑模。
2.6 “切角”
切角指T梁張拉起拱后,梁端頭馬蹄底邊砼發生斜截面破壞后掉角
2.6.1 原因分析
T梁張拉起拱后,支撐方式發生變化,由張拉前的面支撐改為線支撐,加之梁端有5CM素砼,很容易發生斜截面剪切破壞。
2.6.2 預防措施
支T梁側模板時,提前在梁頭鋼筋籠底下墊一塊10厘米寬,1厘米厚的薄木板,將T梁支撐線前移10厘米。
2.7 收縮裂縫
砼的收縮分干縮和自收縮兩種。干縮是砼中隨著多余水分蒸發,濕度降低而產生體積減少的收縮,其收縮量占整個收縮量的很大部分;自收縮是水泥水化作用引起的體積減少。收縮量只有前者的1/5-1/10。
干縮裂縫呈現在T梁翼板頂面,寬度多在0.05-0.2mm之間,其走向縱橫交錯,無規律性,分布不均,并隨溫度和濕度變化而逐漸發展。
2.7.1 原因分析
(1)砼養護不當。撒水次數過少,表面損失水分過快,造成內外收縮不均勻而引起表面砼開裂。(2)過度振搗造成離析,表面水泥含量大,收縮量也增大。
2.7.2 預防措施
(1)澆注完砼12小時后開始養護,養護齡期為7天,前24小時內每2小時養護一次,24小時后按每4小時養護一次,翼板頂面用草簾覆蓋,避免曝曬。(2)振搗密實而不離析,對板面進行二次抹壓,以較少收縮量。
影響預制T梁外觀質量的因素很多,造成缺陷的原因分析也很復雜,本人僅就T梁施工中發現的外觀質量問題進行了一些分析,或可提供一些有用的資料,不當之處還望同行指正。
[1]項博威.T梁施工中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分析[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