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麗
(七臺河職業學院,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隨著因特網向寬帶、高速、多媒體化方向的迅速發展,世界發達國家正在全面地致力于因特網在學校教育、社區教育、社會教育及在職訓練方面的應用與研究。開放的網絡教育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學習者利用網絡可以隨時隨地接受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所以利用網絡教育可以彌補我國教育資源的匱乏的缺陷,提高全民素質,構建終身化學習體系。
開放性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學源的開放性。網絡教育的"寬進"原則降低了入學的門檻,給那些沒有機會進入傳統大學的學生再一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職人員也可以通過網絡教育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第二,資源的開放性。基于互聯網的網絡教育具有豐富的資源。它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也可以讓學生了解與之相關的更新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優質資源的共享性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優秀教師的共享。參與網絡教育的學生不需要與優秀教師面對面就可以通過網絡觀看優秀教師的授課過程。第二,資源共享。通過網絡,學生可以訪問到其他學校甚至國外學校的電子圖書館、閱覽室。實現資源最大范圍的共享。
網絡教育雖然是一種教的行為與學的行為相分離的學習形式,但是它給學生提供了大量與指導教師或同伴進行交互的途徑。交互既包括非實時交互,也包括實時交互。學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與教師進行交流。每位教師也都會定期安排時間與學生進行在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網絡教育中涉及的教務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是通過計算機進行的。這減少了人力的消耗,同時也減少了人為的失誤,提高了工作效率。
將電大定位為遠程教育中心和高等學校,全民終身學習的支柱,學習型社會的平臺。這個定位己經很清楚了,關鍵問題是我們如何圍繞電大的定位開展工作,如何讓電大的定位及早得到全社會的承認,特別是將電大的定位列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規劃并得以關注。
電大四級辦學中的教學點建設日益規范但數量逐年下滑,但還不夠成電大的硬傷。然而當電大成為普通高校的一個部門或一個部門的內設機構后,他們將無法獨立開展電大的工作,電大的特色將不再保持,電大的優勢將不再存在。這將嚴重威脅電大的生存。如何杜絕地方電大整合趨勢進一步發展下去,筆者認為目前應做好下面三件工作:一是要加強政府干憂力度,通過立法行為確保地市電大的獨立法人地位不受損害;二是上級電大要以情留人,要在增加電大凝聚力上下點功夫,通過政策、經濟、文化等手段將地市電大團結在自己的周圍,片面強調經濟效益無異于殺雞取卵,涸澤而漁;三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特別是對地市電大領導干部,要讓大家認清形勢,明確職責。只有這樣,電大系統才能得以壯大,電大事業的發展才能得到保障。
事物變化離不開量變質變規律,任何一種競爭都會從量的競爭開始,到質的競爭結束,然后再開始新的量的競爭。轉向遠程教育領域并重視教學質量時,當學習型社會稚形初現時,我們還有今天這樣輕松嗎?怎樣保證地市電大的教學質量?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目前教育環境下,要嚴抓考紀考風,但如僅局限于此將會事倍功半,作為直接與學生和教學班打交道的地市級電大,我們必須要抓住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從招生宣傳入手到畢業生追蹤調查訖,從確定每門課的學習計劃起到參加每門課的考試訖,我們不能放過每個環節的管理,其實在試點過程中我們大都己制定了具體管理細則,并積累了系列經驗,關鍵在我們是否去執行了。
在網絡教育還沒有得到社會完全接受前,網絡教育應該在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領域施展拳腳。網絡教育強調自主學習,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網絡教育是種時空分離的教育,學習者不需要到固定的地點接受教育。網絡教育的這些特點非常適合那些因為某些原因,不能進入傳統學校接受教育的在職人員。在成人教育及培訓方面積累的經驗也可以促使網絡教育向更廣的范圍發展。
首先,對申請網絡教育試點院校進行嚴格把關。已經批準的試點單位定期進行全面評估。全面評估包括對試點單位硬件及軟件的考核。硬件主要指試點單位的基礎設施,軟件則指試點單位網絡學院的師資力量及資源建設。更重要的是需要對網絡學院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因為提高學生素質才是開設網絡教育的終點目標。其次,在試點院校建立校外學習中心(點)時,應先向上一級遞交申請。相關部門在對校外學習中心(點)進行實地考核后,再決定是否給予批準。首先,為學生設置電子檔案袋,收集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的表現以及學生的平時作業,作為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的依據。其次,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考核時加強監督,提高證書的含金量。
試點院校間的合作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依據中國現代遠程教育教育技術標準體系,試點院校間合作開發網絡教育資源。這樣既可以節省開支,也可以使資源在更大程度上共享。
第二,試點院校間學分互認。學生可以選修其他試點院校的課程,享受更多優秀資源。
對學生的評價既應該包括總結性評價也應該含有形成性評價,同時可以將重點放到形成性評價上。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并給出相應的改善措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首先可以為學生設置電子檔案袋,收集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的表現以及學生的平時作業,作為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的依據。其次對學生進行期終考核時加強監督,提高證書的含金量。
網絡教育的特點適合我國的國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提倡。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網絡教育市場缺少規范,各試點單位的自主權過大。所以政府加強對試點院校的管理和監督是很有必要的。政府可以站在更高點制定政策,實現資源共享減少浪費。同時收回部分權利,比如專業設置、學制學歷等。在試點單位走上正規后再下放權利,實現網絡教育的靈活性。由于網絡使得遠程教育的資源得到了共享和優 化,、促進了社會資源的節約和優化,同時也促進了國內外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增大了學習者接觸各國信息與文化的機會,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1]王鳳華,張新艷.關于網絡教育現狀及發展的調研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1,10.
[2]王興輝.我國網絡教育的現狀及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3.
[3]張珠龍.網絡教學的現狀及其對未來教育的影響[J].開放教育研究,2000,5.
[4]魏海靜.中國大學網絡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