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研 馮阿芳
(哈爾濱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現代教育思想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目的,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創造性人是最終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實現教育思想的轉變。與此同時,計算機和軟件的發展十分迅速,軟件工程的理論和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需不斷把最新、成熟的軟件開發理論和技術加入到軟件工程課程體系中。
首先,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把握重點。作為專業基礎課,《軟件工程》有相對成熟和相對穩定的教學體系,但是由于計算機軟件技術發展極其迅速,也需要不斷更新其內容,以便在教學中體現出前沿性。其次,對于沒有做過軟件項目的學生來說,《軟件工程》理論性強、內容多、深奧、枯燥。而其后繼課程《軟件需求分析》、《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技術》等有很多相關內容與《軟件工程》重復,使得學生感覺各門課程內容類似,抓不到學習重點,從而喪失學習興趣。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嘗試將《軟件工程》和《軟件需求分析》、《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技術》等相關課程整合成一個整體,形成一門系統課程。在整合后的課程中,先由《軟件工程》的授課教師講授軟件工程的由來、概念、基本原理、軟件的開發方法以及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等基本知識,然后用一個實例按照軟件生命周期進行分階段有不同的教師進行講解。首先,由《軟件需求分析》的授課教師結合這個實例進行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階段的任務、過程、方法、技術、適用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ASE)工具以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的講解,并且在講解分析方法時,要使用結構化分析和面向對象兩種方法進行對比分析,以便加深學生的印象,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應方法;由《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的授課教師結合這個實例對比講解設計階段所使用的結構化設計方法和面向對象方法,并介紹該階段適用CASE工具和注意事項;進入編碼階段,由程序設計語言的授課教師介紹程序設計語言的選擇、編碼的風格、指導方針以及文檔等共性問題;然后,《軟件測試技術》的授課教師使用這個實例講解軟件測試的目標、準則、方法、步驟、適用于測試軟件的CASE工具和注意事項;軟件進入維護階段,由相應的授課教師結合這個實例講解軟件維護的任務、特點、軟件維護類型、過程、軟件的可維護性以及軟件再工程等有關軟件維護的知識;最后,由《軟件項目管理》的授課教師結合此實例對項目的計劃和管理方面知識進行講解,其中包括估算軟件規模、工作量估算、質量度量、復雜性度量、可靠性度量、軟件開發過程的管理、軟件配置管理、項目管理計劃的組成等基本內容。
到課程的后期階段,由各位教師共同討論給出規模適當的題目,讓學生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課程設計題目,并要求提供完整文檔。把每個學生項目文檔按階段進行分類,送給該階段授課教師進行評閱,結合最終的項目運行情況給出該學生在各相關課程中的成績。最后,由《軟件工程》的授課教師結合各階段授課教師所給成績和項目總體運行情況進行綜合,給出一個成績作為該學生的《軟件工程》成績。
除了教學內容之外,還應在師資隊伍、教學硬件、教學規章制度等方面進行綜合建設,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軟件工程》這一學科建設好。
好的課程體系必須結合好的教學方法才能實現,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軟件工程這門課程,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發現問題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起點,所以“問題式”教學法是許多現代教育家所提倡和推崇的教學方法?,F代教育思想強調以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目的。正確使用“問題式”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素質,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圍繞問題而展開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自覺思考、主動探索,引導學生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精心組織多種方式、多種目的、多種層次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自問自答,作為問題或一段內容的引入,避免交待式的講解;還可以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做出判斷并回答,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教學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學手段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軟件工程課程,通過采用現代教學手段,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為直觀,使原本比較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現代教育理念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整合各種教學因素。網絡的平臺作用、教學資源、教師、學生都是關系到互動式網絡教學的因素。教師在基本保留傳統課堂教學環境的前提下,創設多元化的軟硬件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利用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通過人機交互方式去主動地發現、探索和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認知能力,即“雙主”教學模式。在網絡環境中,教師利用郵箱、網絡教育平臺、視頻等各種現代技術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研究、探索、解決問題,采用任務驅動,圍繞問題、項目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獲取知識不僅通過教師的直接講授,還可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計算機網絡、與他人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方式來實現。“雙主”教學模式的應用推廣,有利于學習者認知潛力的開發,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認知能力。
上述所說的方法只是個人一點見解,一個想法,在實際中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教師在授課時,采用的方法應該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盾浖こ獭返慕虒W改革還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和改進,才能把這門課程建設好。
[1]黃陳容,袁宗福,楊晨宜,廖雷.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5,(6).
[2]陳觀林,楊起帆.談“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及教材建設[J].計算機教育,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