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在立夏有稱人的習俗。到了這天,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吊在秤桿稱一稱,小孩胸前還要掛個咸鴨蛋。
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代。那時,蘇州是東吳孫權的勢力范圍。孫權對劉備借荊州不歸還十分不滿。先施嫁妹之計,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后又假說母親吳國太病重,將妹妹孫尚香騙回東吳,要挾劉備歸還荊州,但劉備既不肯歸還荊州又擔心孫夫人在東吳的生活,便派來東吳的大臣臨行前去請教諸葛亮。諸葛亮說:“請孫夫人稱一下體重,然后再帶書信回來,劉皇叔就知道孫夫人在東吳的生活得好不好了。”
大臣到了東吳才知道東吳從不稱人,只有在出賣豬、羊等家畜時才上秤。把孫夫人當作家畜當然不妥,怎么能使孫夫人樂意地秤一下體重呢?他看這時東吳人正在忙過立夏節氣,街上的咸鴨蛋特別多,這位大臣仔細一想就有了策略。
在立夏那天,他派人在蘇州的大街小巷口設置了大秤稱人,小孩稱了還送一只咸鴨蛋,鴨蛋放在彩色絲線的小網袋里,掛在脖子上,十分招人顯眼。并傳言說:“立夏小孩這樣稱了一下,是小孩秤鉤勾勾牽,掛了網袋里的咸鴨蛋,是小孩網袋網網牽。”意思不容易夭折,長得快。還傳言說:“大人稱了叫稱心,吊胃口,一個夏天吃得下飯不掉胃口。”這樣大人小孩都上秤稱了體重。孫尚香也非常樂意地稱了體重,大臣很出色地完成了諸葛亮交給的任務。
立夏稱人吃咸鴨蛋,小孩胸前掛彩色絲線網袋,里面放只咸鴨蛋。這個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至今還保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