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店新規的背后不只是稅收,更沉重的是民生。
在兩會關注民生的熱潮中,網店注冊、收稅的話題再次被代表們炒得沸沸揚揚。在傳出網店新規或將在2010年重新出臺的消息后,不少兩會提案和議題,也涉及到網店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然而,這次輿論的焦點,不僅僅存在于電子商務的規范,也包含著更多對網絡民生的關注。
2008年,北京市工商局曾實行網店新規,下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北京市信息化促進條例》加強電子商務監督管理的意見”,意見稱網絡商店應在工商局注冊后方才合法,否則將以無照經營予以取締。該規定一經發布,引起各方激烈反應,最后不得不擱淺。
時隔近兩年,不久前,又有消息稱,國家工商總局擬對個人網店實行實名注冊,具備條件的還應辦理工商登記注冊。隨后,國家工商總局表示,相關辦法尚處于調研論證階段,待時機成熟后再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網店新規之所以一直受到人們的強烈關注,在于不斷壯大的網商隊伍和網購經濟。據CNZZ最新公布的數據,目前電子商務網站數已達1.56萬家,有超過50%的企業搭建了電子商務網站。有數據顯示,2009年,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達1.08億人,年增長45.9%,網絡購物使用率繼續上升,目前達到28.1%。網絡市場的火熱吸引了眾多企業與個人開始踏入“網商”這一行列。
網絡就業的3.8效應
當網絡電子商務紅紅火火之時,人們不僅看到了其廣闊的市場“錢”景,還有涌入電子商務尤其是C2C中的滾滾創業大軍。網上開店不僅成為不少人的副業,也成為大學生的第一職業,甚至不少大學生把其當做事業看待。網上開店已經成為不少大學生難就業后的第一選擇。這一行業直接為解決目前社會就業難的問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教授表示:“網絡創業具有倍增效應。一人開網店,可以帶動3.8人就業?!备鶕莆盏臄祿刂寥ツ甑?,淘寶網共創造了80.88萬個就業機會,帶動物流、支付、營銷等產業鏈就業機會為230.51萬個。
辜勝阻認為,政府應將網絡創業帶來的就業納入就業統計體系內,并積極探索和創新網店營業執照制度,對網絡創業平臺和網絡創業者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有條件的地方,還應建立主要面向電子商務創業型企業的創業園,對入園的創業者給予租金、稅收等方面的優惠。
就業問題一直是民生的核心問題,它與億萬人民息息相關,也是中央和政府工作的重點。2009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面臨著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經濟增長與勞動就業增速下降的局面,就業壓力巨大。截至2009年10月底,各地登記的180萬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中尚有近50%未實現就業;從就業群體看,30%~40%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屬于靈活就業,部分已就業農民工崗位不穩定、收入降低。
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要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中央財政擬投入433億元用于促進就業。溫家寶總理強調,要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和退伍轉業軍人就業安置工作。
而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大渠道,網店式就業越來越得到重視。據報道,在江蘇沙集鎮,由3名回家開淘寶店的年輕人開始,四周鄰居紛紛效仿,目前該鎮已有數千戶在網上做起了木制家具生意,同時衍生出來32家木材加工廠、數10家物流公司進入該鎮、鎮上破天荒的出現了5家賣電腦的商店。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之下,網店式就業應當得到各地相關部門的重視,積極保護網店生意的發展,使其為就業等民生問題做出貢獻。
網絡致富的夢想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開網店不僅成為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也在為農民致富提供幫助。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副主任于輝達建議,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鼓勵農民開網店,增加農民收入,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綠色食品擺上城里人的餐桌。于輝達說,網購已成為越來越多城鎮居民的消費習慣。在此大環境下,農民網上開店大有可為。不過面臨的困難也不少,一項調查顯示,在農村非網民中,38.8%的人是由于不懂電腦和網絡而不上網,19.7%的人是由于沒有電腦等上網設備,3.5%的人是由于當地沒有網絡接入。
于輝達建議,除了大力發展農村物流體系、加大培訓力度,政府還應出臺具體的支持政策,包括商品檢驗、營業執照申請、商標注冊、創業補助等,鼓勵農民開網店,并帶動周邊更多的人一起創業。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審計署原副審計長劉鶴章在兩會期間透露,他去年在農村考察的時候,看到有些村辦企業,年銷售額竟然高達幾個億?!八麄円揽哭r村新型的合作組織,生產獨具特色的農產品,借著網絡的大力推廣,迅速贏得了國內外的市場。”在農民增收問題仍是國家關注重點的大背景下,網絡這個推廣渠道值得推廣,并讓農民們在使用中獲得收益。
三5原則
在網店對就業和增加人民群眾收入受到廣泛關注的同時,人們期望,相關部門對于電子商務的管理,不應僅僅是注冊、收稅,還應當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讓其充分為就業和其他民生問題發揮積極地作用。不過,社會各界認為,在網店生意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監管部門應當為其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而不是在收稅方面過分關注。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呂本富,提出了管理網絡零售產業“三5原則”:1、網絡零售占全社會零售在5%以下,政府不應管它;2、全中國網商人數在500萬在以下,政府不應管它;3、網商人均年收入在5萬元以下,政府不應管它。
呂本富教授希望通過“三5原則”,可以為政府提供一個可以操作的底線,在這三項目標沒有達到之前,政府不應該出臺各種限制性的措施,而應該大力扶持網絡零售產業行業。
近日,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在博客中發表了《關于制定鼓勵電子商務大力發展專項政策的提案》,其中寫到:對于管理部門來講,電子商務領域現在遠不是收網、漁利的時候,而是放水養魚、種草種樹的時候;針對企業、個體戶、個人電子商務的交易征稅應該暫緩實行;必須認識到電子商務網絡就是企業商務的未來,也是這個國家未來經濟的現實生態。
“網上做生意,也是發展經濟的工具,要依靠市場的力量讓其自我淘汰發展,而行政力量不要過早地介入?!眲ⅩQ章如此表示?!叭绻暇W開店創業剛開始就收稅,很可能就發展不起來,死了,誰都沒有好處。”
社會各界對于網店生意的認識和態度,都集中表達了網商們渴望自由、規范化發展的愿望,也突出顯示了電子商務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它的發展對民生和就業問題的重要作用。
期待規范政策
然而,在看到電子商務發展的廣闊前景和重要性時,對于網商們的開放式管理,也并不意味著不收稅就不管理,而是需要相關部門通過立法和政策措施讓其朝著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廣東公司總經理徐龍建議中國盡快制定統一系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在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環境下,電子商務既是未來國際貿易的發展方向,也是中國實現自主創新、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然而,中國電子商務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卻遭遇傳統法律規則和商業慣例的障礙,電子商務的又好又快發展迫切需要立法保障?!毙忑堈J為,為了保障和促進電子商務的科學發展,引導和規范電子商務活動,防范和減少交易風險,中國迫切需要制定統一系統的電子商務法。
兩會期間,民建中央在《民建中央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國創業政策體系的提案》中也建議,國家應該將網絡創業帶來的就業納入到就業統計體系內,對網絡創業平臺和網絡創業者給予稅收優惠和適度寬松的管理政策。
就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來看,社會各界一致認為規范的法律制度、一定的政策傾斜和稅收優惠,將能讓電子商務更加健康地發揮作用,并推動我國民生問題的改善以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