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復雜的BI系統終將走向傻瓜化、扁平化。
傳統企業在實施信息化的過程中,往往遵循先用ERP系統把物料管起來,然后建設CRM系統把客戶關系管理起來,之后是財務系統,最后才會在數據的壓力之下,實施商業智能系統(BI)。那么,這種順序會不會延伸到SaaS領域呢?
易用型BI
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09年第3季度中國管理型SaaS市場付費用戶數達7.7萬個,環比增長30.9%。到了2009年年末,眾多SaaS廠商也在高調宣稱企業用戶數量。盡管沒有權威機構給出實際數字,但當SaaS觀念為更多人接受以后,中國國內1000萬中小企業給SaaS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
由這些數據可以想象,2009年,SaaS正趨于成熟。單從用戶基礎來看,Saa SBI在此時出現萌芽并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情。Forrester的分析師Boris Evelson就認為:“公司放在云中的應用系統越多,它們越可能接受SaaS BI,而不太可能自己來部署或者運營BI應用。”
進入2010年,SaaS應用已經從早期的CRM、人力資源等逐漸滲透到越來越廣泛的領域。在一批初創公司的帶動下,SaaS BI開始為人們所了解和關注,而隨著越來越多傳統BI廠商的加入,整個SaaS BI市場逐漸熱鬧起來。近日,管理軟件巨頭SAP發布SAP BusinessObjects BI OnDemand,更是給這一市場添了一把火。
登陸OnDemand.com,通過簡單的注冊,就能夠在Web上獲取BI服務的支持,使用者無需相關經驗或培訓即可上手。借助SAP BusinessObjects BI OnDemand解決方案,用戶通過利用SAP BusinessObjects Explorer軟件能夠對各種來源的數據進行訪問和可視化地檢索。即便是企業中最普通的使用者,也可以通過簡單地點擊幾下鼠標來組合數據,再根據詳細用戶指引來生成報告、進行詳細分析。
SAP中國商業用戶與平臺事業部卓越中心總經理張俠介紹,SAP采用SaaS模式的BI目前在業界還尚無競爭對手。主要的BI提供商還沒有提供SaaS模式的BI,盡管美國有一些創新公司試水SaaS模式的BI,但在技術深度和客戶數量上,和SAP都不在一個競爭級別。
BI OnDemand分為三種版本:個人版、基本版和高級別。個人版,完全免費,基本版每月每用戶收取20多歐元,高級版每月費用為60多歐元。由于全球同步上市,BI OnDemand現在還只有英文版,但能夠支持中文,只是界面還沒有漢化,漢化工作已經在進行中,中文版不久就會推出。
BI需要SaaS嗎?
相比傳統的管理軟件,SaaS軟件具有節省成本、簡單易用、實施時間和周期快的特點。
SaaS不僅減少或取消了傳統的軟件授權費用,而且廠商將應用軟件部署在統一的服務器上,免除了最終用戶的服務器硬件、網絡安全設備和軟件升級維護的支出,除了個人電腦和互聯網連接之外,客戶不需要其它IT投資就可以獲得所需軟件和服務。這種優點難免使得需要信息化幫助但又手頭不寬裕的廠商動心。
傳統的管理軟件為了滿足業務的需求,在本身業務需求的情況下,會附帶很多對于企業本身不需要的功能,這些功能對于一些企業的業務應用人員,尤其對于業務人員計算機業務水平的限制,直接導致了應用計算機的水平不是很高,附帶的系統功能直接影響著業務人員的可操作性及給系統帶來了復雜性。而SaaS則是按企業特定的需求來進行應用,簡單易用,對于計算機應用水平比較低的企業或者員工來講,更加適用。在這一點上確實給計算機應用水平不高的中小企業帶來了福音。
管理軟件實施周期比較長,一般從系統建設到企業最后的應用,需要少則七八個月多則三到五年時間,對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三到五年的實施周期也許就會讓企業被淘汰。在這一點上,對許多經歷或見識過信息化失敗經驗的企業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作為SaaS軟件的一種,SaaS BI也繼承了這些優點。SaaS BI能快速地給用戶交付一套標準的分析工具包,同時無需用戶自己花時間、資源來開發一套BI系統,給用戶提供了非常大的靈活性,因而受到用戶歡迎。
現在,BI的客戶主要還是以大型企業為主,SaaS的模式還不是大型企業用戶所認可的模式。而中小企業軟件已經有了不少SaaS的應用嘗試,可他們卻還沒能成為BI市場的主力軍。
BI+SaaS,很有可能會遭到這兩大客戶群都不買賬的情況。張俠坦誠這種顧慮的存在,不過在他看來,這兩類客戶依然能夠成為這種模式的最受用者。
大型企業的部門級應用可能會垂青這種方式。大型企業的一個個部門,更像一個中小公司,他們也會有BI的應用需求,BI OnDemand 恰恰就迎合了他們。而中小企業客戶也有數據挖掘、分析的需求,但相對而言BI的需求復雜度不高,BI OnDemand正合適。
道路曲折
盡管SaaS BI具備如此之多的優點,但并不能因此就說它的發展是一帆風順的。
目前,真正部署SaaS BI的企業還不夠多。根據Gartner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已經采用SaaS BI的企業不到10%。一方面是企業接受SaaS BI有個過程,另一方面是產品還需要優化。比如,現在市場上的SaaS BI提供的功能通常局限于有限的幾種模板,采用的是多租戶的架構,這使得SaaS BI具有很明顯的經濟效益而且很容易部署,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很難像企業自己開發的BI應用一樣滿足那些比較復雜的需求,且定制能力也比較差。
此外,人們對這種SaaS BI模式最主要的擔心是其安全性、可用性和傳送數據時可能會有的帶寬瓶頸。盡管供應商們在這些方面采用了很多方法,特別是在安全方面,但是,很難徹底消除人們的這些擔心。
對于SaaS BI的前景,各權威調查機構也給出了不少意見。IDC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盡管與傳統的套裝BI軟件相比,現在SaaS BI所占市場份額相對較小,但今年的增長率可能相當驚人,預計會以BI市場平均增長率3倍以上的速度增長,2010到201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2.4%。
也許有人會對這類數據表示懷疑,但一個事例就可以說明中小型企業是否會用到SaaS BI。對許多中小企業主來說,因為存在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他們在接單時可能會接一些報價極低的訂單。但他們在接單前的一刻必然要明白,這一單的實際成本是多少,利潤是多少。否則,等待他們的,可能是一樁既費力又賠本的買賣。而這些數據的獲得,遠不是按幾個計算器就可以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