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個人適合參與融資融券業務?什么時候加入融資融券業務比較合適?融資融券該怎樣操作呢?
在最新的窗口指導中,監管部門基本確立了對投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參與融資融券的標準。硬性指標方面,要求參加融資融券業務的個人投資者的開戶資金在50萬元以上,機構投資者開戶資金在200萬元以上;此外參與投資者開戶時間不低于18個月。
融資融券業務將保守面世
“因為中國股市的特殊性,考慮到投資者的承受力,相比較國外市場,國內即將啟動的融資融券肯定將比較謹慎。”中國證監會一位官員對《小康#8226;財智》記者說。
據上述官員介紹首批試點將在11家測試券商中選擇六七家作為融資融券業務首批試點,計劃于春節前完成評審,“兩會”后融資融券業務將正式上線。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文件,券商最新2010年版融資融券方案需要調整的重點包括:投資者準入條件、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擔保品折算率、大小非參與融資融券業務以及投資者教育等,主要指標相較于2008年版本更加嚴格。
不難預測,被投資者寄予厚望的融資融券業務勢必以較為保守的姿態面世。
證監會基本確立了對投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參與融資融券的標準。硬性指標方面,要求參加融資融券業務的個人投資者的開戶資金在50萬元以上,機構投資者開戶資金在200萬元以上;此外參與投資者開戶時間不低于18個月。
顯然,這一標準較原有試點辦法有了明顯提高。
早在融資融券工作試點啟動之初,監管部門便要求證券公司對參與客戶做開戶時間限制。2006年6月,證監會公布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稱,對在證券公司從事證券交易不足半年、交易結算資金未納入第三方存管、證券投資經驗不足、缺乏風險承擔能力或者有重大違約記錄的客戶,證券公司不得向其融資、融券。
不過,部分券商計劃對融資融券客戶資質做出更嚴格的要求。包括招商證券、東方證券在內的公司均要求客戶開戶時間在2年以上;部分券商還要求個人投資者資金達到100萬元。券商人士介紹,個人投資者還需要接受包括風險評估、承受能力測試、個人征信調查等一系列考驗。
與此同時證監會還要求各參與試點券商提高了融資融券的保證金比例。
根據2006年滬深交易所分別公布的《融資融券交易試點實施細則》(下簡稱《實施細則》),券商向客戶融資、融券,應當向客戶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證金,保證金可以用有價證券充抵;而投資者融資融券時,保證金比例不得低于50%。
但上述官員透露,在融資融券業務試點階段,監管部門建議融資業務保證金從原有的不低于50%調高至不低于80%,而融券業務保證金比例則要高于融資業務保證金比例。
個人參與融資融券手續繁雜
對于有望參與試點的券商來說,他們需要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對個人投資者進行風險評估、承受壓力測試和個人征信調查等;對于證券投資經驗不足、缺乏風險承擔能力或者有重大違約記錄的投資者和券商股東、關聯人,券商都不得向其融資和融券。
符合上述條件的個人投資者,在融資融券試點開始之后,需要選定一家試點券商簽訂融資融券合同,每個個人投資者在一個證券市場只能委托券商開設一個信用證券賬戶;同時,在與該券商有三方存管協議的商業銀行開立信用資金賬戶。
上述完成之后,個人投資者需要接受投資者教育,具體了解融資融券業務。
如果該業務分為融資買入和融券賣出兩種申報。其中,融資買入需要向開設信用證券賬戶的券商提供足額的保證金,按照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為不低于80%,保證金可以用證券充抵。不過各券商的保證金比例可能還有略有差別;同時,投資者還需要注意各試點券商對于擔保品的折算率也不盡相同。
同樣,對于不同券商來說,根據其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產的證券不同,作為個人投資者通過進行融券業務獲得的標的物也會不同,不過作為監管部門的交易所會公布一個擔保品的范圍。
如果投資者進行融資交易,則先向券商提交融資買入報單,如果欲買入證券不在融資標的池,則被視為無效委托;如果證券屬于標的股票,則由證券公司考察該投資者賬戶中保證金可用余額是否滿足要求,如果滿足,則融資買入成交。
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后,可通過賣券還款或直接還款的方式向券商償還融入資金,如果投資者選擇賣券還款,則通過其信用證券賬戶申報賣券,結算時賣出證券所得資金直接劃轉券商融資專用賬戶;投資者也可以選擇在協議期內繼續持有。
這一過程中,投資者需要關注賬戶保證金狀況,一旦保證金比例跌破維持線,券商將向投資者發出追加保證金通知,投資者需要在規定時間內追加至初始線,如果未能及時補款,將被券商強行平倉。
融券賣出的流程與融資買入類似,證券是否在融券標的池以及賬戶保證金充足仍為必需條件。需要指出的是,為了防范操縱風險,作為投資者在融券賣出的申報價格不得低于該證券的最近成交價,否則視為無效申報。
而對于融券賣出之后的個人投資者可以選擇直接還券或者買券還券兩種方式償還融入證券。需要說明的是,在投資者尚未了結相關融券交易前,其融券賣出所得資金除了用于買券還券外不得另作他用。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監管部門的規定,券商和個人投資約定的融資、融券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中小投資者慎入
從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對市場的影響看,融資融券對市場的總體波動相對有限,但是對個股的波動可能會加劇。
融資融券成倍放大了個股操作的收益,更成倍放大了風險,中小散戶謹慎參與,最好不參與。然而即使不參與融資融券的炒作,但是由于市場的主力機構們都參與了,個股的漲跌更具突然性和復雜化,對于普通股民而言,市場風險將大大超過從前,這一點要在心理和手段上都做足準備。
銀河證券衍生產品部總經理丁圣元認為,在股市上操作規模沒有超過200萬的投資者,最好不要做融資融券。人大金融與證券所所長吳曉求也表示,融資融券風險較大,不排除大的機構操縱市場的行為,不建議資金在5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參與。
對此,建行資深理財師徐冰建議,如果投資者未完全掌握相關知識和規定的前提下,還是觀望為主。投資者在進行融資交易買賣過程中,還需關注賬戶保證金狀況,一旦保證金比例跌破維持線,券商將向投資者發出追加保證金通知,投資者需在規定時間內追加至初始線,如未能及時補款,將被券商強行平倉。
“你拿10多萬塊錢只買一手,一手保證金率是10%,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如果你做多的話,當然如果股價也往上漲,你判斷對了,股價如果上漲10%,你的收益率達到100%。如果你判斷反了,股價跌了10%,你這10多萬塊錢就成為零了。你參與進去,至少得做一手吧,你在里面可能就要把你的身家或者很多錢都搭到里面去,一旦你判斷反了,很容易在瞬間消化光了。”
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講,由于做一手需要10多萬,其實風險是非常大的。 因此,郭田勇建議,中小投資者對融資融券不要太踴躍。他希望,中小散戶能夠真正地了解這套交易規則,了解它里面的風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