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國際零售大鱷沃爾瑪的供貨商是諸多企業的夢想。自沃爾瑪將年銷售額達幾千億美元的商品采購交給設在深圳的全球采購總部及其所屬的采購網絡負責后,進入那張銷售網絡,便成了中國供貨商角逐的目標。
沃爾瑪在華采購的商品主要有服裝、鞋類、家用電器、玩具、日用百貨和家庭裝飾用品等,過去供貨商可以參加沃爾瑪每年在深圳和廈門舉辦的采購會,此外還有每家新店開業前舉辦的供貨商見面會。而2010年以來,沃爾瑪的新政恐怕就會打破這一傳統。沃爾瑪宣布變革一系列采購渠道的相關項目,擬以規模優勢不斷降低商品成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利豐成為沃爾瑪的國際采購代理。業界一致認為,這種合作模式是沃爾瑪采購戰略的一次回歸,未來沃爾瑪將可能與更多國際采購公司成立臺資公司整合采購業務。
利豐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談到沃爾瑪的新戰略伙伴——利豐集團,很多企業都不會感到陌生。利豐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出口貿易商號之一,一直從事消費產品的出口,主要為歐美客戶提供高增值采購服務,其客戶包括連鎖百貨店、超市及著名品牌公司。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今天,利豐可以做到利用供應鏈管理有效地節約成本,通過共享設備、減低庫存等手段,減少占用客戶的資產。相信沃爾瑪將采購業務委托給第三方的利豐來經營’,也正是出于成本的考慮。
根據協議,利豐代理采購的并不僅僅只是中國的商品,也不是單一的某一類商品,而是為全世界的沃爾瑪商店采購所需要的商品。利豐這次為沃爾瑪采購的產品名單,幾乎是遍及沃爾瑪店內所有產品。沃爾瑪方面稱,與利豐合作,可以彌補沃爾瑪全球采購戰略中的薄弱環節,利豐的專業水平和強勁資源,可以幫助沃爾瑪在商品采購價格上更具競爭力,同時還會提升沃爾瑪自有產品設計,發展沃爾瑪綜合采購能力。2010年首個營運財年,利豐就預期采購超過20億美元的商品。
據悉,除沃爾瑪外,另一美國連鎖超市大亨Target也是利豐的客戶。進入利豐的供應鏈網絡,就可以將產品打入美國零售市場。但是,進入利豐采購系統并非易事,利豐有一套完善的采購控制核心——供應鏈管理。傳統的采購、制造一般都在同一個國家或地區進行,而利豐本身沒有工廠,是分散化生產。利豐通常是接到訂單后,才開始安排原料采購和生產工序,并把生產外包給世界各地的生產商。比如,利豐接到來自某歐洲零售商的一萬件成衣訂單,它可能從韓國買紗,運往中國臺灣進行紡織和染色,在中國內地的工廠訂購拉鏈,之后出于配額和工人狀況考慮選擇在泰國生產。
利豐對供應商的要求
利豐在全球有數千家供應商,平時都是通過IT系統保持聯系,另外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會有視察員每天在供應商的工廠之間穿梭,檢查供應商是否嚴格按照利豐貿易客戶的標準進行生產。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利豐嚴密監測生產過程的每個階段。但這并不意味著利豐要取得工廠的控制權。因此,利豐不會在細節上指定工廠應該怎樣完成它們的工作,而是集中于規范最后的產品和生產過程。例如,指示承辦染色的供應商達到最終產品的交貨規格、將紡織品付運的日期、產品顏色、質量和必須付運到的地點等方面的要求。
利豐有一套供應商守則,對環境保護、工作時間等均有嚴格規定。利豐的快速交貨能力為業界之驚嘆,但是其對供應商產能的要求并不苛刻。對于供應商,利豐有所謂的30~70原則,并不要求供應商百分之百的產能供給利豐。這樣做的目的是,利豐希望供應商仍有機會去和別的客戶合作,吸收新的技術與能力,最后達到雙方共贏。另外,利豐也會協助供應商升級,并鼓勵供應商與供應鏈外的公司合作,來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