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去年負13%的實際出口增長率,打亂了近十年來中國每年出口增幅都保持在20%以上的勢頭,并直接拖了GDP的后腿(2009年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是負40%),但12月份超出預期的回暖,尤其是中國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的喜訊,卻激發(fā)了市場對于今年出口將會大幅增長的希望。德意志銀行就預計今年的實際出口增長有可能會達到20%,名義增長率更是將達到25%。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鑒于目前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比較脆弱、國際市場需求依然疲軟、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更趨明顯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現(xiàn)在形成樂觀預期還為時尚早。
姚洋 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
我們在最近一次會議中了解到,美國經濟學家和商界對美同今年的經濟形勢的悲觀預期比我們預想中嚴重得多:實體經濟仍然面臨流動性緊縮,企業(yè)投資信心不足,失業(yè)率難以下降,儲蓄率仍維持5%至6%的高水平。因此,他們覺得有可能再次陷入衰退而美國經濟起不來,全世界的需求就會受到很大影響,中國的出口形勢也難以樂觀。另外,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形勢也不利于中國出口。美國的財政赤字還會增加,意味著美元會持續(xù)貶值,人民幣要釘住美元的難度越來越大、如果中國的匯率不動,下一波貿易保護主義馬上會起來,比如美國就有可能提前通過《清潔能源法案》,并對中國全面征收碳關稅。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 馬 駿
中國的出口歷史上與發(fā)達國家GDP的相關性非常高,歐美目的GDP每上升一個百分點,中國出口會大概上升7個百分點。基于我們對于歐美日,尤其美國的樂觀判斷,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長從底部到高點可能有40至50個百分點的上升,去年年中的時候是負20%,最近估計在今年二季度可能達到正的20%,但看到12月份非常正面的數字,現(xiàn)在估計今年二季度同比出口增長可能達到30%。遠遠超出原來市場的預期。不過這個30%未必會持續(xù)很長時間,估計會有二次下行,即在今年的下半年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放緩,這個趨勢是根據德銀對美國經濟的判斷。美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是一季度環(huán)比見頂,下半年會有所放緩。
沃爾克法規(guī)(Volcker Rule)
當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1月21日宣布針對大型金融機構的新監(jiān)管措施時,白宮經濟復蘇咨詢委員會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正站在他的左邊,這也恰恰說明了這項被并稱為“沃爾克法規(guī)”的新措施與這位前任美聯(lián)儲主席之間的緊密關系。沃爾克一直主張銀行不應自恃有政府救助這張安全網進行具有風險的投資,并為此游說國會。去年秋天開始,白宮漸漸采納了他的建議。
新方案對銀行未來的業(yè)務范疇和規(guī)模做出限制,規(guī)定銀行不得擁有、投資或資助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以及從事非客戶指令的買賣活動。其實早在1930年代,美國就通過《格拉斯一斯蒂格爾法案》,嚴禁商業(yè)銀行從事投資銀行和證券買賣的業(yè)務,只不過因金融業(yè)及經濟發(fā)展蓬勃,遂在1999年將該條款廢除。而后不到十年,次貸危機爆發(fā)。
華爾街對“沃爾克法規(guī)”反應消極,美國銀行股價當天下跌5%左右,但長遠來說,這樣的改革有助于全球市場擺脫極端的盛衰傾向。只是明顯的政治色彩,讓其實際可操作性蒙上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