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產品線和管理組織上的連續失誤,讓索尼愛立信即使換掉銷售主管也難挽在華下滑頹勢。
對盧健生來說,離職或許是一種解脫。
這位來自香港的職業經理人自從2007年擔任索尼愛立信中國區銷售主管以來,質疑聲和壓力就一直不斷。三年多的時間里,這個一度擁有大批“粉絲”的品牌在中國節節后退:新品上市緩慢,缺乏明星機型,品牌影響力也日益下降——在很多繁華地帶,索愛的廣告甚至已經銷聲匿跡。同時,由于受到本土手機廠商的強烈沖擊,索愛的在華市場份額持續下滑,目前早已經在前五名之外。
如果把這家有過短暫輝煌歷史的公司在華衰落看成是盧健生一人的原因,自然有些偏頗。事實上自2008年起,索尼愛立信的全球業務就出現下滑,在1月底公布的最新財報中,其2009年手機出貨量相比2008年下降約40%,全球市場份額也降至5%,虧損更是超過了8億歐元。為挽救頹勢,索尼愛立信先是換上來自索尼的小宮山英樹,但無奈一直未能奏效,去年10月,來自愛立信、有硅谷工作經驗的柏諾德(Bert Nordberg)登場。
“也許他的離開對我們來說不是壞事。”一位索尼愛立信的內部員工對本刊說。作為解決方案,公司讓主管營銷的副總裁法國人方和偉出任接替,繼續帶領這家日益喪失優勢的手機公司在中國市場尋找可能的機會。
持續的錯誤
2007年6月18日,瑞典人古尼拉出現在北京順義天竺工業區,為索尼愛立信在中國的新廠房舉行奠基儀式。在會上,這位前索尼愛立信中國區總裁顯得雄心勃勃,她拋出豪言壯語,要帶領中國團隊沖進手機市場前三強。但不到24小時內,古尼拉閃電離職。
古尼拉離開后,公司沒有再設立一個統籌全局的人選和職位,而是招來盧健生負責市場和銷售,同時安排曾經在中國工作多年的羅杰·愛立信做為索尼愛立信中國的實際法人代表,管理法律、政府關系等。此舉雖然看似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但是在公司內部,實際銷售體系和其它的體系協同合作的局面卻變得少了,更多的只是一些信息的簡單溝通。
“整個公司不像一個整體,就像幾家公司共用一個辦公大樓。”一位熟悉索尼愛立信的人士甚至極端地認為。
如果市場依然如同當時般繁榮,或許接下來發生的一切便不會如此糟糕。在通訊市場的大躍進年代,索愛由于率先推出了音樂手機并讓手機變得更時尚化,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喜愛,其銷量甚至一度沖上全球第三名的位置。這種情況下,索尼愛立信決定在全球擴張產能。
這個決策如果放在市場依然向好的形勢下可能不會出錯——事實上在三年多前,不僅索愛大舉擴張,包括蘋果在內的其他廠商也開始在手機上動腦筋,試圖在此分一杯羹。然而經濟危機改變了一切。隨著消費支出的放緩和智能手機的迅速流行,索尼愛立信很快發現自己落伍了:低端手機數量不足;高端手機的新產品也不夠豐富,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缺乏亮點;中端領域曾經實力最強的音樂和拍照手機更是被同行趕超,先發優勢變得越來越小。
由于中國市場始終在索愛的全球布局中并不算重要,因此很多產品根本不在中國發售,這就使得智能手機在國內大肆流行的時候,索愛的產品很少出現在消費者眼中。換句話說,就是盧健生在索愛的三年時間里,其多數情況下不僅沒有王牌產品,甚至是“沒有好產品”可賣,一個可以為之做注的事實是,索愛2008年推出的智能手機X1從未在國內上市,而在海外,該機型卻受到了相當程度的關注。
此外,索尼愛立信產品的發布時間與上市時間一直周期過長。最典型的是U1,這款1200萬像素的手機是所有手機廠商中最先對外發布的一款,但上市時間上,卻被韓國廠商三星和LG借空擋搶先推出。
所有這些,都使得索愛在過去一年中成為最讓人失望的手機廠商。在全球市場,iPhone已經帶動智能手機成為下一個行業增長點,而Andriod的火爆,也讓同樣陷入困境的摩托羅拉看到希望。相較之下,索愛顯然反應太慢,只拿出了一款基于Andriod的產品X10。而在中國市場,3G開始商用后,幾乎所有的跨國品牌都不斷在更新產品,盡管索愛最先與聯通合作推出T4款WCDMA手機,但在TD-CDMA領域卻始終比競爭對手走得更慢。
直到現在,索尼愛立信無論全球還是中國市場,依然沒有拿出強有力的拯救方案。總結過去索尼愛立信失意的原因,在于當拍照和音樂手機突然成功后,公司實際并未做好大規模擴張的準備。無論人力配備、研發安排、供應鏈管理,甚至對未來市場的判斷,都沒做足功課。“如果他們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也許一年后情況會更不樂觀。”一位和索尼愛立信有長期合作的經銷商對《環球企業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