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林 海
海地的地震災情牽動全世界輿論的關切,中國大陸第一時間派出國際救援隊開展搜索營救行動,同時還提出希望兩岸一起展開聯合搜救,但大陸的善意卻遭到了臺方的婉拒。
據臺灣“中央社”17日報道,臺灣駐海地“大使館”參事張臺輔16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迎接前來參與救災的臺灣搜救隊時透露,中國駐海地商務代表日前曾通過一名臺商向他建議,讓臺海兩岸的搜救隊聯合執行救災任務。而中國救援隊的一名干部當天也搭乘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車輛,到臺灣搜救隊隊部進行了禮貌性寒暄。張臺輔對于大陸方面的提議予以婉拒。
據“中央社”報道,海地發生地震后,臺灣當局于13日派出第一支由23名隊員和2只救難犬組成的搜救隊,攜帶2000公斤的裝備搭乘包機經多米尼加前往海地。但臺灣搜救隊的行程幾經波折。由于海地機場部分受損,電力設備也損毀嚴重,機場能供起降的容量降低,臺灣搜救隊在多米尼加等了一天多,最后不得不改乘汽車由陸路向海地首都太子港推進,并于當地時間16日13時抵達。在聯合國救難隊的安排下,他們與法國、巴西救難隊合作搜索被震毀的聯合國機構,當地時間17日上午8時30分左右,他們找到一位聯合國職員生還者。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道,臺灣的第二支救援隊17日已經正式啟程。而根據臺灣“外交部”的聲明,當局將租用民間航空快遞貨機在18日晚間啟運首批向海地提供的救援物資,其中包括高雄縣佛光山(佛教組織)準備的1萬箱礦泉水、30箱嬰兒奶粉等物資。此外,臺灣“農委會”也宣布將為災區提供200噸的大米,而臺灣“路竹會義診團”近日也將啟程前往多米尼加與海地邊境所設置的緊急醫療中心。
目前島內外輿論關心的還有即將啟程赴中南美洲訪問的馬英九,是否會“順道”赴海地進行慰問。據臺灣《中國時報》17日報道,由于馬英九日前主動表示,海地作為其“邦交國”,這次出訪“已經到了人家門口了,不去關心一下說不過去”,因此臺當局目前正積極就馬英九出訪相關情勢進行評估。臺“總統府”高層透露,基于安全及不增加對方負擔的立場,馬英九不會進入海地。目前準備的方案是安排馬英九訪問洪都拉斯途中轉往多米尼加向海地贈送救災物資與賑災款。臺方相關官員也證實,“過境多米尼加,不會入境海地”是正確方向,但目前仍需與海地及多米尼加政府進行聯系。▲
環球時報201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