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月19日社論,原題:中國維和人員不會白白犧牲 8名中國維和人員上周二在海地地震中犧牲,表明維和任務是多么危險。他們在處理社會動蕩、熱帶疾病和自然災害方面訓練有素。在太子港與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會談的過程中,他們和數十名聯合國人員一起不幸罹難。他們的離去對他們的家人和中國來說都是個悲劇,凸顯出拼命給我們的動蕩世界帶去和平和穩定的藍盔部隊每天面對的現實。
承擔維和這一角色難度頗大。它需要奉獻和決心。一旦踏上執行維和任務的征程,就不可避免地奔赴遙遠和動蕩的異國他鄉,生命隨時都有可能逝去。
中國公安部官員和維和人員最終獻出了生命。他們懷有人道主義精神和守望和平的信念。這些基本原則激勵著正在營救幾百萬海地受災者的134名同事、9100多名國際維和人員和救援組織。他們的努力將被銘記。
中國自2004年以來先后派出8支維和隊伍赴海地,贏得了很高贊譽。在地震中也犧牲的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團長安納比稱贊過中國維和人員的敬業和獻身和平事業的精神。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談及中國派出12753名官兵和1571名警察執行18次聯合國維和任務時,表達了同樣的態度。中國現在是世界十大資金和維和力量貢獻國之一。
通過承擔這些義務,中國正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的理想。為使這一目標更接近現實,中國和其他國家需繼續為聯合國維和做貢獻,并進行全球安全合作。8名維和人員的犧牲提醒人們,參與的代價可能很高。然而,應對全球不穩定同樣重要。聯合國憲章這樣寫道: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要實現它,我們別無他路。▲(向陽譯)
環球時報2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