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 銘
備受國人矚目的《孔子》將于22日全國公映。作為2010年第一部重量級國產電影,又是展現“圣人”的重要題材,《孔子》上映前后,必然引發媒體和觀眾的熱議。雖然該片有周潤發、周迅等明星主演,商業宣傳密集,但影片能否獲得成功,還得看觀眾的反應。
最直觀的反應莫過于票房,然而對于《孔子》這樣一部承載著文化意義的作品,票房并非一切。中國電影市場去年大幅躍進,票房過億并不罕見,成本也不斷刷新,甚至于有些“大片”的票房收入要超過兩億才能維持收支平衡?!犊鬃印返陌l行方就曾宣傳“沖洗了2500個拷貝”來投入院線,以搶占派片份額,由此可見對票房利潤的渴求?!犊鬃印吩谏嫌城捌冢筒扇×舜笠幠C芗男麄鞴?,從周潤發的“下跪門”,到傳言里孔子見南子的“曖昧戲”,以及預告片和劇照中大量的戰爭場面,無一不是在創造賣點,制造噱頭。
這些純商業的企劃宣傳手法雖然達到了吸引眼球的效果,但卻無形中把該片宣傳得像是“愛情大片”,甚至“戰爭大片”。觀眾直到走進影院才發現看到了一部強調思想性的“文化正劇”,難免有些心理落差。
近年來,雖然國產電影發展迅速,但類型并不完整,觀眾也未及細分,如何正確引導目標人群,是《孔子》這樣的國產電影從制作到宣傳時都應該重視的?!犊鬃印氛撎匦П取栋⒎策_》差得遠,卻一味宣傳視覺效果。影片后半段孔子帶領眾徒周游列國的劇情,對于喜歡刺激和特效的觀眾來說,又顯得過于沉悶閑散,不夠娛樂。其實這些都不能算是大缺點,因為畢竟歷史上的孔子生前未能得志。如果宣傳方和觀眾能調整心態,從思想性和歷史性的高度來對待影片;而創作方如能更突出孔子的“理想主義”的悲劇浪漫色彩,打造一部感動人性的“文化大片”,讓觀眾們為之一“哭”也在情理之中。
《綜藝》、《首映》等海外媒體在報道《阿凡達》在中國的票房時,都提及《孔子》的上映:“這部由香港影星周潤發主演,關于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傳記片,將從周四開始,在2D銀幕上遏制《阿凡達》的戰績?!薄?/p>
環球時報20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