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結束了對南亞的訪問。在訪問期間,蓋茨勸說印巴兩國放下糾紛,共同應對南亞恐怖主義威脅,同時又向印度建議簽訂《后勤支援協議》與《通信兼容與安全備忘錄》兩項重要的軍事合作協議。但是印度再次婉拒了美國的這一建議。
1月20日,蓋茨與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會談,除推銷軍事裝備外,蓋茨還希望雙方簽署《后勤支援協議》和《通信兼容與安全備忘錄》。蓋茨表示,兩個協議能使兩國相互為對方提供后勤支援,交換敏感通信設備,而印度也能得到更高性能的軍事裝備,“一切都是為印度利益考慮”。但是,印度對此建議沒有積極回應,而是在21日表示還需仔細考慮。《印度時報》評論稱,印度的表態實際上是一種委婉的拒絕。這兩項協議有可能使印度受制于美國,因此印度對美印軍事合作仍心存疑慮。
美印就相關協議展開接觸始于2002年,但印方一直態度消極。分析人士認為,這首先是因為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國之一,加入兩項協議有變相與美國結成軍事同盟的可能,將縮小印度在第三世界的周旋空間。其次,盡管兩個協議都帶有“相互”的字眼,但由于美國正在印度身邊進行反恐戰爭,所謂“相互支援”,極有可能變成印度對美國單向提供反恐作戰物資和情報。而《通信兼容與安全備忘錄》甚至會直接威脅印度國防安全。該備忘錄協議具備C4ISR(指揮、通信、控制、計算機、情報、監視、偵察)系統軟件和硬件對接甚至“互操作”的擴展內容,根據該協議,戰時美軍前線指揮官可以直接通過聯合C4ISR系統調動盟軍戰機、無人機等發射精確制導彈藥打擊目標。若簽署協議,印度使用的武器系統有可能被美軍控制、裹脅到本來不想參戰的戰斗中。
盡管表示將提供12架無人偵察機并擴大巴空軍的F-16戰機陣容,蓋茨21日開始在巴基斯坦的訪問也并非一帆風順,先是被巴國內反對派議員下逐客令,然后又遭印巴媒體同時炮轟,指責美國同時向印巴出售先進武器,加劇地方緊張局勢。美國《洛杉磯時報》23日將蓋茨此行概括為“一邊拉架勸和,一邊煽風點火”。而一位隨行的美國官員在接受采訪為蓋茨辯護時,更是語出驚人,稱“美國多提供一個中隊的F-16戰機,只是為了讓巴基斯坦在印巴戰爭中輸得慢一些。”對于美國赤裸裸的“南亞平衡術”,巴基斯坦《黎明報》24日評論稱,不信任感纏身,蓋茨南亞之行難有收獲。▲(張 宇)
環球時報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