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報》2月1日文章,原題:中國嚴管外企代表機構 中國正在嚴管外企駐華代表機構,每個代表機構的外國員工一般不得超過4人。這導致很多公司急忙向律師和其他顧問咨詢建議。外企通常在進入中國時設立代表機構。這些機構簡單,不費錢,無需資金支持。
各代表機構禁止參與直接獲利的業務,特別是涉及資金業務發生在中國而非外企所在國的活動。但在很多情況下,代表機構一直以相對寬松的方式運營。現在一切都結束了。中國國家工商總局和公安部最近聯合發布通知,對外企代表機構加強登記方面的監管。通知說:“近年來,一些代表機構變更登記,并且違法運營。”從現在起,駐華分支“須嚴格執行相關條款”,對代表機構統一頒發有效期限為一年的登記證,對有效期限超過一年的登記證,應當在代表機構辦理變更或者延期登記時進行換發。“正常情況下,代表機構代表(含首席代表)人數不得超過4人”,通知說。代表機構需要提供其所屬公司已成立兩年以上的證明,以及同該企業有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出具的資本信用證明。通知稱,在代表機構成立的3個月內,應當對其駐在地址等登記事項進行“現場核查”,對代表機構收取費用從事經營活動的,將“予以處罰”。
北京君澤君律師事務所認為,該通知是一種警告,那些以前被容忍和忽視的行為現在可能要受到檢查和控制。北京艾信佳華顧問有限公司總裁倪昂利昨天表示,很明顯中國渴望減少在華外國人的數量,這些外國人很多可能被認為是投機和吹牛人士——有些人確實如此。他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準備階段就開始調整,當時政府開始實施更加嚴格的法律,現在我們看到政府正封堵另一個漏洞。▲(向陽譯)
環球時報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