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釗
對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若干問題的思考
□胡學釗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迅速壯大,大學生黨建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同時也面臨不少挑戰和問題。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開展黨員入黨后的繼續教育,更好地發揮黨員的作用,必須引起黨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需要用改革創新的精神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
大學生;黨建;挑戰;對策
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尤其是培養年輕一代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現代知識的共產黨人,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石。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是適應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是提高大學黨員思想政治素質的需要。
目前,在學生支部中普遍存在著“重入黨前的發展,輕入黨后的教育”的現象。發展前,對發展對象進行重重考察和層層教育,參加組織推優、黨校培訓、黨章學習小組、群眾座談等多個環節。發展后就認為任務完成了,忽略了黨員的再教育工作,導致了部分新黨員入黨后,出現了“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松一半”的現象,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懈怠思想,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突出。
近幾年來,高校大學生黨建正步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發展黨員的數量增長較快,但在保證發展黨員質量的個別環節把握上還存在一定問題。如在高中階段發展的黨員,由于各地方黨組織對黨員標準的把握尺度有差異,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水平和個人素質也參差不齊;在吸收新黨員時,經常會出現被考察的對象人數遠遠超出正式黨員和預備黨員的人數,考察的工作量較大,黨支部很難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深層次的了解;考察發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規范化和系統化,容易導致新發展的黨員質量出現偏差;基層組織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有些高校在配備黨的基層干部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學生黨支部書記多是由輔導員擔任,他們大多數剛剛畢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黨齡和從事黨務工作的時間很短,也很少接受過這方面的專門培訓,缺少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缺乏黨務工作經驗,不少人也處于吃不透精神、抓不住關鍵、找不到方法的狀態,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新發展黨員的質量。
政治修養和理論知識水平是衡量學生黨員是否符合黨員條件的重要標準。現在部分大學生入黨動機呈現功力化的特點:把入黨與個人發展聯系起來,把入黨作為參與現實生活的一種身份和資格,作為一種實現個人發展的現實條件。部分學生黨員僅注重組織上入黨,不注重思想上入黨,只看到黨員身份帶來的榮譽和利益,忽視黨員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政治健康穩定的時期,使得沒有經歷過各種政治斗爭考驗的大學生黨員,淡化政治修養的提高,造成有些學生黨員政治意識、政治敏銳性、政治素質不夠強。對改革攻堅階段中所必然出現的一些新舊交替、新舊長消的復雜情況,缺乏正確的政治立場、觀點和認識,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模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根基不牢。部分學生黨員政治理論學習的自覺性不強,把理論的學習看作一種形式,當作一種機械的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有明顯不足。這些傾向無論對高校黨組織和大學生黨員本人都潛藏著危機。
學生黨員應該在群眾和集體活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總體上看學校在發展學生黨員上把握較嚴,但有些大學生黨員入黨后并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不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甚至少部分人中組織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松懈,出現了表現最積極的是入黨積極分子,其次是預備黨員,最后才是黨員的怪現象。有些剛轉正的新黨員,缺乏黨內工作基本經驗,缺乏黨內生活鍛煉,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強。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容易暴露出來了,思想上麻痹,行動上松懈,學習成績直線下滑,甚至出現一些違法違紀現象,嚴重損害了黨員在學生中的形象。也有不少支部的黨員缺少凝聚力,使得學生黨組織的整體影響力不明顯,在各種學生活動中發揮的作用有限,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性沒有得到根本體現。
面對學生黨建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高校黨組織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黨支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規范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和新黨員的考察、培養、教育工作,以制度建設為切入點,切實推動黨支部的自身建設,更好地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核心作用,體現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性,提高黨建工作在高校的地位。
高校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有其特殊性,必須嚴格按照黨章規定,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建立一套符合各高校學生發展黨員的完善的標準和機制。把入黨積極分子由原來的“一次培訓”變為“三次培訓”。首先對所有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的學生進行初次培訓,著重解決對黨的認識問題;其次對入黨積極份子骨干的培訓,著重解決入黨動機問題;再次是對預備黨員的培訓,著重解決如何做一名合格黨員的問題,確保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要注重學生黨員的結構分布和梯隊建設,保證黨員隊伍建設的穩步發展。
對學生黨員來說,共產主義的世界觀還處在形成階段,還需經過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事實上學生剛成為黨員時一般沒有經過黨內政治生活的嚴格鍛煉,同時也缺乏履行黨的義務的實踐和經驗,黨建工作一定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跟蹤考察、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增進他們的自我修養能力。通過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教育,提升黨性覺悟和黨性觀念,增強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的決心;通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養責任意識和道德修養;通過黨紀和法律法規的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和組織紀律性;通過對黨的優良作風的教育,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真正達到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要求。
大學生中不可能自發的產生馬列主義思想,對他們應不間斷地進行馬列主義基礎理論和知識的教育。特別是在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國際國內形式下,在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思想浪潮的沖擊下,引導學生黨員在比較與區別中分清是非、辨別主次,掌握思想武器,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識別能力。高校必須加強馬列主義理論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堅定不移地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黨員。在進行系統灌輸,加強正面教育的同時,還須不斷聯系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現實,用生動鮮活的社會實踐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也必須跟上時代步伐,密切聯系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使學生黨員從生活中認識黨,親近黨,激發他們的愛國熱忱和工作熱情。
(四)加強學生黨建工作者隊伍建設,增強黨支部的戰斗力和活力
高校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兼結合學生黨建工作者隊伍。一方面要加強對他們進行黨務工作的知識培訓,提高他們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另一方面,要適應信息時代的社會發展,積極鼓勵他們開拓信息領域的黨建工作,探索新方法,用青年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宣傳馬列主義意識形態,使網絡成為學生黨建工作的新載體。新時期的大學生自主意識在不斷增強,作為學生黨建工作者要不斷改進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同時,必須制定、完善學生黨支部工作中的各種規章制度,如黨員組織生活制度、聯系人考核制度、黨校學習制度、思想匯報制度等等,做好黨員的監督考核工作,使支部開展的工作有章可循,逐步引導學生黨建工作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必須改革創新精神。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研究黨建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要增強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立足基層的實際,努力探索新時期學生黨建工作的運行機制和管理程序,為大學生黨建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
[1]王鳳林.努力做好高校學生黨建工作[J].中國高等教育,2002⑼.
[2]劉富春等.大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⑶.
[3]楊金廷等.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積極推進大學生黨建工作[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2007⑵.
責任編輯 顏小兵
G715
:A
1001-7518(2010)35-0069-02
胡學釗(1955-),男,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副研究員,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