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在經濟危機中的『危』與『機』
石偉平、劉曉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31期撰文指出,2008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職業教育產生了極大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使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其次,由于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減少以及銀行借貸利率的提高,導致職業學校辦學經費緊張,成本提高;第三,企業經濟低迷,使得職業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校企合作受到重創;最后,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大量裁員,使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之間產生偏差,為結構性失業埋下隱患。放眼世界,發達國家在應對經濟危機的過程中都對職業教育采取了強有力的改革措施:1.加強職業學校與企業的合作與聯系,催生與發展了 “學校——企業”職教模式;2.開放教育市場,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3.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就業競爭力;4.突出辦學的主體性與靈活性。作者最后指出,此次經濟危機對我國職業教育是“危”、“機”參半,職業教育應當充分利用經濟調整的有利時機,借鑒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積極做出戰略調整和改革:1.積極轉型,主動適應,培養產業升級所需的新型人才;2.勇擔重任,完善體系,加強下崗職工和返鄉農民工等失業人口的培訓;3.把握時機,整合資源,進一步加強國內外交流與合作;4.報團取暖,共渡難關,建立緊密型的校企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