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工業與信息化部電信規劃研究院 馬軍 李怒放
近期,全球各市場手機數據出爐,全球手機市場上呈現出的競爭格局動蕩、新興廠商異軍突起、智能手機發展成為熱點、操作系統競爭激烈等特點展現在我們面前。
2009年,我國的終端行業出現了新的發展態勢,在分析2009年全球手機市場發展特點的基礎上,我國的終端行業應當根據當前的市場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發展策略。
2009年全球手機制造業表現出整體市場小幅萎縮,市場競爭格局變化深刻,震蕩加劇。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發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手機銷售量總計為12億1100萬部,較2008年略微減少了0.9%。但是在2009年第四季開始走出低谷,全球手機市場銷售量超過3.4億部,較上年同期增長8.3%。從市場結構上來看,全球手機市場份額增長的廠商包括了三星電子和LG電子這樣的新興廠商,而諾基亞、摩托羅拉和索尼愛立信的市場份額都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

>> 全球手機出貨量前五
2009年智能手機是全球手機市場的熱點。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發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在2009年總體手機銷量呈下滑趨勢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了23.8%,其中第四季度銷量同比上漲41.1%。
在這一背景下,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競爭更加激烈,市場格局變化很大。一方面,在2009年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中,傳統巨頭持續疲軟:由于相應高端手機銷售持續疲軟,以及功能缺乏新意和亮點,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的份額不斷降低,盡管Symbian仍然保持領先地位,但其市場占有率比2008年下降了5.4%。另一方面,新進入者變現亮眼:RIM等新興廠商份額穩步擴大,尤其是谷歌的Android和蘋果的iPhone OS市場份額增加最為明顯,分別比2008年提升了3.4%和6.2%。
2009年,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主要市場,成為影響市場環境的重要因素。對比新興廠商和傳統廠商在金融危機后的表現,可以發現,以下三個因素是影響他們市場份額的關鍵。

>> 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格局
首先,金融危機后新興廠商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韓國政府在金融危機發生后就宣布貨幣大幅貶值,2008年韓元相對于美元和日元分別貶值25.7%和40.7%,這一政策極大刺激了包括三星、LG等新興廠商的出口,同時,由于三星、LG在韓國經濟地位較高,金融危機后受政府的扶植力度更大。諾基亞在芬蘭地位重要,但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政府相對謹慎,美國、日本的主要扶植對象是金融、汽車等巨頭,而摩托羅拉、索愛在本國經濟地位并不突出。

其次,擴張發展的策略使得新興廠商受益匪淺。在全球金融危機不斷擴散加劇的情況下,三星、LG等新興廠商面對危機,逆勢操作,積極尋求擴張。一方面,新興廠商逆勢采取擴張型財務政策,大幅增加財務支出投入到研發和渠道建設方面,尤其是新興市場的渠道建設。這些措施使新興廠商在2009年的發展中不僅絕對實力大增,而且進一步縮小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實現了“彎道超越”的效果。另一方面,新興廠商也非常注重在基礎電子工業的擴張,三星、LG在存儲、顯示器等多個關鍵領域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綜合優勢,為手機終端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成本和技術的協同優勢。根據相關報道,三星在主要電子工業領域均有絕對優勢,如內存方面全球第一,占據接近40%的市場份額;LCD面板全球第一,占據24.5%的市場份額。
最后,傳統廠商在金融危機下遇到了不同的問題導致其市場下滑。作為行業的領頭羊,由于發達國家通信消費下降和受到iPhone等新進入者沖擊的雙重原因,導致了諾基亞高端市場份額的下降,而高端市場是其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索愛在金融危機后由于全球需求萎縮導致資金鏈壓力大,其在觸屏、全鍵盤等主流領域擴展步伐緩慢,缺乏亮點。摩托羅拉則由于市場應變和創新不足,近年來一直陷入巨額虧損,直到2009年第二季度在全鍵盤等智能手機上的成功使得凈利回升。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作為移動互聯網接入的第一界面,是引發激烈競爭的主要原因。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素來是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傳統手機廠商的領地,Symbian系統至今仍占據著最高的市場份額。隨后PC操作系統廠商的進入,微軟的Windows Mobile和開源系統Linux加入戰團,逐步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也使得市場產生了三強鼎立的格局。在融合和轉型的背景下,互聯網增值,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增值業務將成為重要的行業增長動力。手機的應用從簡單的通話轉向多功能融合,智能手機是實現多功能手機應用的重要發展趨勢。而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是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接入界面,地位日益重要,是搶占未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制高點的關鍵所在。

RIM系統憑借黑莓手機的成功而迅速崛起,蘋果憑借著iPhone手機終端異軍突起,搶占了一部分一直被諾基亞控制的高端市場份額,加上與其網上應用商店APP Store的協同效應,全面向下游操作系統領域和上游的內容應用領域滲透,甚至通過簽約捆綁的銷售模式,實現了與基礎運營商收入分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蘋果的成功介入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對整個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之后不僅谷歌等廠商成為新進入者,更引發了諾基亞、微軟等傳統巨頭的效仿。2009年谷歌推出的Android操作系統市場表現搶眼,隨后推出的Android Market更是強化了這種優勢,完善了市場競爭優勢。諾基亞推出了在線應用商店Ovi,微軟也推出了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不過由于傳統巨頭們的網上應用商店推出較晚,人氣聚集不夠,在2009年難以形成很好的效應,從市場反映上來看效果并不明顯。2009年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的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進入者是中國移動,在推出自主操作系統OPhone之后,中國移動進一步推出了網上應用商店Mobile Market,效仿蘋果的意圖明顯。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對整個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全球終端格局的震蕩給我國終端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觀察和學習的機會。從三星、LG發展來看,政府的政策支持、產業的協同作戰以及企業的創新和適應市場發展是關鍵,從我國終端產業的發展來看,有以下建議。
一是要鼓勵終端企業加大終端研發的投入和創新。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終端雙模/多模芯片的研發,降低終端成本;加大對終端操作系統的研發力度,尋求在終端操作系統方面的技術突破;引導終端制造企業積極跟蹤業內最新商業模式和用戶的需求特征,推動終端企業在產品研發、功能設計、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
二是要鼓勵終端制造企業、芯片制造企業、增值服務企業和基礎運營企業等產業鏈各方協同合作,共同發展。尤其是要重視包括基礎電子工業在內的發展,在閃存、內存、面板等領域引進最新技術,并積極展開創新。充分利用中國臺灣地區電子工業的優勢,強化合作,積極引進當前國際最新技術,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三是要整合優勢資源,鼓勵終端企業兼并重組,發揮規模效應,突出優勢品牌效應。在財稅、信貸等政策方面,積極支持大中型終端制造企業開展兼并重組,盡快做大做強;指導終端企業重視產品質量和渠道建設,積極推動國內終端制造企業的品牌化運作。
一是及時把握最新的技術演進,積極消化整合引進的技術,加大終端研發的投入和創新,實現款式多樣化、功能差異化,以滿足用戶的多種需要。
二是深入洞察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特征,在產品研發、品牌渠道方面加大投入,積極開拓市場。加大終端定制力度,進行高中低端的深度定制;利用多種銷售渠道,積極探索終端推廣模式,加大終端補貼力度,降低用戶的購機成本。
三是要把握未來終端行業發展趨勢,在芯片核心技術、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先進商業模式等方面加強競爭,搶占終端產業發展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