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曉瑋
ICT推動下的物聯網
——聚焦“ICT中國·2010高層論壇”
文 王曉瑋

一年一度的“ICT中國·2010高層論壇”于通信展首日正式開幕,作為本屆通信展的主題論壇之一,來自政府機關、行業協會、運營商以及主流廠商等各方代表就我國通信業現狀、演進方向進行了交流分析,其中對物聯網這一年度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表示,目前物聯網應用為3G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也為TD-LTE奠定了非常好的市場空間。對于TD產業來說,需要進一步強化并且優化相關工作。首先要結合物與物的特點,優化傳統通信模式,加強物聯網終端,真正實現人對人、物對物整個設備的實現和整體思維的轉變。同時,要實現從端到端的應用,并且實現TD網絡的優勢和業務運營的模式。
物聯網的應用未來是多網絡融合,要完成這樣的工作,標準必須先行,否則的話就可能形成彼此之間信息流通不暢。所以涉及到物聯網應用的方方面面都要從標準入手,先來定義標準。
因此,從物聯網發展的角度來說,楊驊秘書長認為必須要從頂層開始做頂層設計,做群系統的整個網絡的融合考慮,而不是由單一的行業發展單一應用,最后連接不到一起。同時,安全機制的研究是未來物聯網應用良性發展的可靠保證,當然有大量的基礎性工作需要去推動。
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院長李安民提出,通過這幾年的探索,中國電信認為目前互聯網市場具有碎片化的特征,物聯網在談技術之前一定要審視市場。物聯網如今已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同時它又是碎片化的大市場,還不成熟。這其中的原因有三:一是缺乏行業主導;二是缺乏領導品牌;三是缺乏標準體系。
即使如此,目前物聯網應用仍層出不窮,需求也較多,這就提示我們要聚焦物聯網需求。而聚焦需求則應從滿足、挖掘和引領三方面入手。對于現有需求,要用性價比較好的產品竭力滿足。但是不能僅看到眼前需求,要進一步挖掘潛在需求。
目前,物聯網應用主要在行業應用領域,而物聯網行業需求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聚焦:一個是水平市場,如石油、電力、環保等行業市場;另外一個維度是垂直市場,不同的垂直行業呈現共同的特點,比如監控業務、數據采集業務、定位、支付等。此外,中國電信認為機器到機器的應用可能是目前物聯網最好的切入點,而對于未來,中國電信認為物聯網的應用主要在行業應用方面。
對于標準化,中國電信認為物聯網的標準化跟任何一次的技術標準都不同,物聯網接觸的用戶需求和商業模式是極其廣泛的。中國電信認為要根據不同的領域和發展階段,采取不同標準的方法。在初級階段,在應用模式不是很穩定的時候,標準要適當放寬一些,然后再逐漸收斂,而對于已經成熟規模推廣的應用則要加強約束。所以強和弱是一對矛盾,要根據不同的領域和發展階段區別對待,處理好這個平衡極為重要。
中國聯通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玫表示,據預測,2010年物互聯的業務和人互聯的業務將達到30-1,下一個萬億級的互聯將是物聯網。目前中國聯通響應國家號召,遵從市場發展和社會需求,參與了更多的物聯網業務實踐。首先中國聯通是國家發改委確定的首批國家信息化試點單位,建立了無錫物聯網研究院,以專門的機構開展物聯網的基礎研究以及應用研究、研發。同時,中國聯通系統集成公司也承擔了國家工程院的軟課題研究。
目前中國聯通在環保信息監控領域已有成功案例。在內蒙重點污染區監控中,中國聯通采取了3G、3S物聯網概念,利用五層體系,實現了綜合信息智能化的重點污染源監控系統。另一個成功案例是智能公交,中國聯通智能公交管理系統在山東有很好的應用,提高了公交服務質量,也保證了乘客生命財產安全。
物聯網的業務實踐對于運營商,尤其對于中國聯通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首先,物聯網能與3G業務、寬帶業務整合,互相促進,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增值業務。其次,傳統語音用戶的爭奪已經趨于白熱化,開拓市場也是運營商面臨的新挑戰,物聯網業務恰恰開展了一個全新的市場,也成為了運營商新一輪的發展動力。物聯網應用是ICT發展的新動力,物聯網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豐富了業務種類,使產業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第三,物聯網促進了工業化與信息化的發展,推進了ICT業務的深入融合,實現運營商和供應商的共贏。

>> TD產業聯盟秘書長 楊驊

>> 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院長 李安民

>> 中國聯通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葉玫

>> 中國移動集團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馬華興

>> 大唐電信副總裁 陳山枝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研究項目總監馬華興表示,物聯網的需求類型可以分為公共需求、行業需求、個體需求。其中行業的需求指各個大的行業領域,比如說包括電力、樓宇、農業、生產等等,是行業所花的錢,最終也落實不到個體用戶。物聯網的最大特點是公共需求和行業需求,尤其是初期需求非常大,但公共需求和行業需求是不產生利潤的。對于個體需求,在現階段相對比較少,但是需求度非常大。因為物聯網的應用很多都跟安全有關,把這樣的節點布設下去,可以提高大環境的安全度,從而使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安全感得以上升。其實各行各業都蘊含著對物聯網的需求,但是每一個客戶對單一的需求又很少,這就造成物聯網的市場是一個長遠的市場,產業鏈非常長。如何解決大市場跟小市場的矛盾,中國移動認為就是對需求的快速反應。比如說新產品的創建速度,需要有大量的應用儲備,可能這些儲備暫時都不是賺錢的,當規模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就可能產生利潤。
馬華總監提到,對于物聯網來說,更核心的是在管理平臺,就是以平臺結構加各種各樣的功能,加各種各樣的中心,或者各種各樣的處理方式,或者各種各樣的系統結合起來。只有到這個管理平臺逐漸成熟完善的時候,有很多問題就會解決。比如物聯網業務之間不兼容的問題。
大唐電信集團陳山枝副總經理表示,TD-SCDMA作為物聯網承載平臺,為我們的農業、共有監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遠程醫療、智能家具、智能交通,環境檢測等等方面服務。大唐電信面向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管理需求,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包括煤炭及核電信息化解決方案,水利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應急聯動解決方案等等。在煤炭行業,大唐電信就有已應用于我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的物聯網應用,包括瓦斯的傳感器、通風的傳感器、電力監控的傳感器,通過TD的網絡和底下的工業網絡提供綜合管理平臺,為地層的勘測,為煤炭行業的安全方面,包括提高工業效率方面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大唐電信希望進一步推動TD技術和物聯網在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應用,包括能源、交通、智慧城市、民生服務等重點行業和領域,與供應商、制造商形成共贏的局面。
上海貝爾戰略部應用技術戰略總監、企業與戰略部應用技術戰略總監任紅菊表示,上海貝爾的主流業務是網絡的應用,對物聯網的解決方案分三個層面。首先,上海貝爾擁有高性能網絡,更適合物聯網的要求。第二,數據采集、傳送上來之后,無論是個人的應用還是企業或者行業的應用,當前數據客觀存在的時候,上海貝爾提供開放API,通過這樣的應用更好地挖掘、利用這些數據。第三,上海貝爾有一個專門的客戶體驗管理,可以更好的增強業務的黏性。這樣的解決方案,面臨的客戶不僅是運營商,還可以面對行業和企業的用戶。總而言之,上海貝爾的一個觀點就是:開放關鍵能力,簡化流程,促進物聯網的應用與開發。

>> 上海貝爾企業與專網戰略總監 任紅菊

>> 中興通訊物聯網總工程師 葉云
對于物聯網的整個產業鏈長的問題,上海貝爾也做了很多嘗試。比如ng Connect,這個項目匯集了創新的企業,能夠加快產品的上市,向運營商提供新的業務和管理模式。
就目前物聯網的技術而言,技術本身是能夠提供一些比較好的保障,但是如何把這些技術應用到人群管理之上是一個法律法規、安全的問題。在這個方面,如果在物聯網發展初期不能非常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從個人隱私到國家安全,都會受到影響,而且是長久而深遠的影響。當所有數據被開放出來,被挖掘出來,訪問權利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興通訊的物聯網總工程師葉云提出,要實現物聯網的規模化發展,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橫向欠缺整合,第二是縱向亟待深入,第三個問題是整個基礎網絡針對物聯網的優化。關于物聯網橫向整合,中興通訊有三個重要的觀點:一是應該形成社會公共的分層的架構;二是形成標準化、規范化;三是在價值鏈分工上的產業聯盟。在縱向深入這個環節上,中興通訊認為應該抓住一系列的機會推動我們物聯網在各個行業的深化。首先要抓住新技術帶來的變革契機,快速產品化并且推向市場。其次是抓住社會示范項目的契機,通過與設備的制造商和電信運營商充分的合作,形成合力實現對重點行業的突破。這次的上海世博會中興通訊就和上海電信合作完成了車輛監控的項目,這個項目剛剛獲得了CDG頒發的物聯網創新獎項。
中興通訊在物聯網領域已經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層次結構,處在金字塔頂端的是物聯網業務支撐平臺產品;處在第二層的是標準化、規范化的物聯網通信模塊產品;第三個層次是關鍵行業應用方案;第四個層次是物聯網的基礎網絡優化。
在系列化、標準化的物聯網模塊方面,中興通訊現在提供的是全球范圍內最全的物聯網的模塊產品,支持三大標準,不包括TD-CDMA以及WCDMA根據不同的產品形成多種形態。中興通訊在物聯網模塊領域,在一些行業里已經占據了突出的市場地位。比如在國內的電力行業,就具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同時中興通訊還積極地和國際上的一些運營商,包括國家政府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