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奧”商標案和“鱷魚”商標案為出發點進行研究"/>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商標確權中的信賴利益保護
——以“博奧”商標案和“鱷魚”商標案為出發點進行研究

2010-04-05 10:07:17陳文煊
電子知識產權 2010年3期

陳文煊/文

商標確權中的信賴利益保護
——以“博奧”商標案和“鱷魚”商標案為出發點進行研究

陳文煊/文

人民法院在商標確權行政案件中,明確地對行政相對人的信賴利益給予肯定和保護。通過對相關案例的討論,總結出司法實踐中的初步經驗,對有關信賴保護的含義、客體、適用條件和救濟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初步的思考。

商標確權 信賴保護 信賴客體 適用條件 救濟

信賴保護或者合法預期保護[1]128-139原則,已成為現代憲政國家行政法上的一項基本原則。作為舶來品,該原則在我國行政法立法上缺少含義明確的規范,而僅于《行政許可法》第8條有所體現。然而,許多人未曾注意到的是,我國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已緊隨學理研究的步伐,在商標確權行政案件中對信賴保護原則在行政法上的司法適用進行了大膽而有益的探索。下面,以兩個典型案例的分析為基礎,對信賴保護原則的司法適用進行探討。

一、“博奧”商標確權行政糾紛一案概要

1999年7月14日,原告青島博奧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商貿公司)在第10類“奶瓶、振動按摩器、避孕用具”等十項商品上經核準注冊了“博奧”商標(即涉案商標)。2002年7月22日,第三人博奧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生物公司)以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為由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請求撤銷涉案商標。博奧商貿公司提交了1999年7月22日至2002年7月21日在“奶瓶”一項商品上使用涉案商標的證據。商標局作出了維持涉案商標在所有注冊商品上繼續有效的決定。博奧生物公司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復審申請,認為博奧商貿公司并無在除“奶瓶”之外的其他商品上使用復審商標的證據,請求撤銷涉案商標在其他商品上的注冊。在復審程序中,博奧商貿公司補交了涉案商標在“振動按摩器”等六項商品上的使用證據,但對于“避孕用具”等三項商品未提交使用證據。商標評審委員會依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41條1.《商標法實施條例》第41條規定:“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注冊商標,撤銷理由僅及于部分指定商品的,撤銷在該部分指定商品上使用的商標注冊。”的規定,對涉案商標在“奶瓶”等七項商品上的注冊予以維持,對“避孕用具”等三項商品上的注冊予以撤銷。在該案庭審過程中,商標評審委員會明確在《商標法實施條例》施行前,商標局在審查實踐中對于能夠證明涉案商標在一種核定使用商品上使用的,維持該商標在全部核定使用商品上的注冊。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具體行政行為審查的對象為在1999年7月22日至2002年7月21日之間原告是否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使用了涉案商標,而《商標法實施條例》于2002年9月15日起才施行,除非法律、法規有明文規定,根據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商標法實施條例》不應被適用,而應當適用當時仍然有效的《商標法實施細則》。雖然《商標法實施條例》第41條的規定確實符合《商標法》的立法本意,但在該條例頒布施行前,商標注冊人無法預知該條例規定的內容,無法預見其行為的法律后果,如果適用該條例的規定,將會損害商標注冊人的合法權利。

在《商標法實施條例》施行之前,無論是《商標法》還是原《商標法實施細則》,均沒有明確規定對于在多種商品上注冊的商標,如果連續三年在部分商品上停止使用,可以撤銷該部分商品上的商標注冊。原《商標法實施細則》第29條并沒有明確注冊商標僅在部分核定商品上使用的,應當在全部核定商品上維持注冊還是撤銷注冊。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存在多種解釋可能的情況下,應當以維持權利而不是限制權利的解釋作為理解法律的一般規則。因為注冊商標專用權作為一項法定權利,在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不得予以剝奪或者限制。

此外,在《商標法實施條例》施行之前,商標局在實踐中對于商標注冊人在一項核定使用商品上使用了涉案商標的,均視為涉案商標在其他商品上也進行了使用。行政機關的這一執法標準是商標注冊人可以預見的法律后果,已經使商標注冊人形成了合理的預期和信賴。綜上,一審法院判決撤銷涉案決定。

一審判決作出后,原告、被告均服從一審判決,第三人不服提出上訴。

二審法院認為:2002年9月15日施行的《商標法實施條例》第41條并未特別規定可溯及既往,依照《立法法》第84條的規定,本案不能適用該規定。在《商標法實施條例》施行之前,無論是《商標法》還是原《商標法實施細則》均無對于在多種商品上注冊的商標,如果連續三年在部分商品上停止使用的,可以撤銷該部分商品上的商標注冊的明文規定。在《商標法實施條例》施行之前,商標局在處理連續三年停止使用而撤銷注冊商標的案件中均采取“僅在部分商品上使用注冊商標,即可在全部核定使用商品上維持該商標有效”的做法,且當時對于決定維持商標有效的案件,商標局作出的決定即告終局。在《商標法實施條例》第41條施行前,商標注冊人無法預知其內容,并據此調整其因信賴商標局的一貫做法而為維持自己注冊商標有效而采取的行為,因此無論從《立法法》的規定,還是從保護當事人信賴利益的角度出發,應當維持涉案商標在全部核定使用商品上的注冊。據此,二審法院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鱷魚”商標確權行政糾紛一案概要

1990年3月26日,拉科斯特襯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拉科斯特公司)提出“鱷魚”商標的國際注冊申請,并申請在第25類商品上的保護延伸至中國。國際局于1990年6月19日在瑞士出版的國際商標公告中用法文對上述商標申請進行了公告。中國商標局經審查予以核準。

1993年1月5日,宜賓鱷魚公司以涉案商標與其于1985年9月30日被核準注冊在第25類服裝商品上的“鱷魚”商標(引證商標)構成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相同或近似商標(即違反了修改前《商標法》第17條)為由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撤銷申請。1993年,引證商標經商標局核準轉讓給本案原告林維爾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維爾公司)。

法院查明,在1990年第18期(總第291期)《商標公告》上刊登了商標局關于國際商標公告的說明,其內容為:“中國于1989年10月4日加入 《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簡稱馬德里協定),并已開始受理商標國際注冊申請。為此,我局在《商標公告》中開辟了《國際商標公告》專欄,對經我局核準的馬德里聯盟成員國在中國申請領土延伸的國際商標及有關事宜實行一次公告。有關人士可以依中國現行商標法提出異議、爭議、注冊不當等申請。”原告證據表明,直至1993年第12期(總第393期)《商標公告》中仍刊登有國際商標公告。但遺憾的是,商標局未在任何一期《商標公告》中公告拉科斯特公司申請領土延伸保護的“鱷魚”商標在中國的核準注冊情況。

針對林維爾公司的撤銷復審申請,商標評審委員會認為,修改前《商標法》第27條第2款規定,以修改前《商標法》第17條提出爭議的,爭議期限為經核準注冊之日起一年內,而宜賓鱷魚公司提出本案申請超過了法定期限,遂裁定涉案商標的注冊予以維持。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當時仍然有效的《商標法實施細則》第24條的規定,商標爭議期限自他人商標刊登注冊公告之日起算。這一規定與《商標法》的規定并不矛盾,其區別在于著重強調了爭議期限的起算日為公示日。在中國于1989年10月4日加入馬德里協定并開始受理商標國際注冊申請之后,對于國際注冊商標的爭議程序并無明文規定。由于爭議商標為國際注冊商標,按照馬德里協定的規定,系由國際局就其申請進行國際商標公告,而不是刊登注冊公告,故無法以國際局的公告日起算商標爭議期限,修改前《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關于商標爭議期限自他人商標刊登注冊公告之日起算的規定不能直接適用于國際注冊商標。

中國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的行政部門——商標局于1990年在《商標公告》中開辟了《國際商標公告》專欄,對經中國商標局核準的馬德里聯盟成員國在中國申請領土延伸的國際商標及有關事宜實行一次公告,并明確告知有關人士可以依商標法提出爭議。商標局的該行為已經設定了其對國際注冊商標進行公告的義務,并解決了不能以國際局的公告起算商標爭議期限的問題,因此,結合修改前《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對于國際注冊商標提出爭議的期限應當自爭議商標在中國《商標公告》上進行公告之日起計算。由于爭議商標一直未在中國進行公告,原告無法得知該商標已經被核準注冊,故對爭議商標提出爭議的期限應當自原告實際得知爭議商標注冊之日起計算。

馬德里協定中并未明確規定國際局公告刊物的名稱以及查詢辦法,在本商標爭議發生前,中國商標局亦未公示相關的查詢辦法,也未規定國際公告日作為計算爭議期限的依據。事實上,中國直至1996年才在 《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實施辦法》中明確了國際局商標公告的名稱、取得辦法以及爭議期限。故在本案商標爭議發生時,有關部門并未告知公眾應當對國際商標注冊情況進行查詢以及取得這些信息的正當途徑。此外,商標局在設定了對國際注冊商標及有關事宜進行公告的義務之后,應當嚴格履行義務,不得隨意變更和撤銷。公眾基于對行政機關的信任,有理由相信商標局應當對所有經中國核準的國際商標進行公告,無必要也無義務另行查詢國際局的商標公告。在被告沒有撤銷其公告義務的情況下,其要求原告另行查詢國際局商標公告,既與其對公眾的承諾相悖,也必然損害原告的預期利益。綜上,判決撤銷被訴行政裁定。

一審判決作出后,被告商標評審委員會和第三人拉科斯特公司均不服提出上訴,原告林維爾公司服從一審判決。

二審法院認為:國際注冊商標一旦注冊,其注冊日期就是申請日期。根據馬德里協定的規定,領土延伸至各成員國的注冊申請,其商標主管當局必須在12個月內作出是否給予保護的決定,并在該期限內通知國際局。本案中,在截止到1991年6月19日的一年內,拉科斯特公司沒有收到中國商標局就本案爭議商標現有狀況的任何駁回通知。在此情況下,根據馬德里協定第5條第(2)、(5)項之規定,爭議商標立即進入不得拒絕保護的狀態,亦即我國修改前《商標法》第27條第2款所指的 “經核準注冊”的狀態。因此,1991年6月19日即是“核準注冊之日”,該“核準注冊之日”是計算爭議期的唯一合法依據。

馬德里協定明確規定國際局的公告為國際注冊商標的充分有效公告,因此中國商標局對國際注冊商標沒有公告的義務。中國商標局于1990年6月30日開辟的《國際商標公告》雖名為“公告”,但并不是我國修改前《商標法》第16條、第19條和馬德里協定第 3 條第(4)、(5)項、第 3 條之三第(2)項所規定的具有法律意義的公告,因此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中國商標局在不影響和不改變國際注冊商標在中國實際核準保護日的前提下,可以進行提示性的二次公告,但在商標已過駁回期并已進入注冊狀態的情況下,再進行任何公告以及依據此公告作為評判國際注冊商標是否注冊乃至作為計算爭議期起點的做法,都是違反馬德里協定規定的。中國商標局關于國際商標公告的說明尚不能構成規范性文件,其沒有任何理由損害國際條約的實施。綜上,二審法院判決:撤銷一審判決,維持被訴裁定。

三、以“博奧”商標案和“鱷魚”商標案為基礎研究信賴保護原則的司法適用性

由上述兩案例可見,信賴保護原則具有豐富的含義,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在實踐中甚至存在不同的認識。筆者認為可總結出如下審判經驗:

(一)信賴保護適用的客體不僅限于授益性行政行為

有學者認為,信賴保護原則一般僅適用于授益性行政行為、業已發生效力的行政行為或對行政行為的變更或者撤銷的行為。由于行政行為的概念在行政法上具有特定的含義,特指享有行政權能的組織或個人運用行政權對行政相對人所作的法律行為[2]175,因而這些學理觀點大大限縮了信賴保護原則的適用范圍。

綜觀各國立法,對信賴保護的客體有不同范圍的規定。我國《行政許可法》第8條針對的是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的變更或者撤銷。德國《行政程序法》第48條針對的是授益性行政行為的撤銷。日本《行政程序法》也強調信賴保護原則適用的是授益性行政行為的廢止和撤銷。我國臺灣地區的“行政程序法”第8條規定:“行政行為,應以誠實信用之方法為之,并應保護人民正當合理的信賴。”從文義上理解應僅限于行政行為。而韓國《行政程序法》第4條大大擴大了信賴保護原則的適用范圍,認為“法令之解釋或行政機關之慣例”均可成為信賴的客體。而英美法國家的“禁止反言原則”的外延則比在大陸法系中廣得多,只要是行政機關作出某種行為或者陳述之后,其他人以該事實為依據作出了不利的行為,行政機關就無權推翻自己的行為或者陳述。在這里,行政機關的作為或不作為并不強調必須是行政行為,也不強調已經生效,更不強調具有授益性的因素。

從本文所引兩個案例來看,就北京地區的法院觀點而言,首先,信賴保護的客體不限于行政行為。在“博奧”商標案中,法院認定的信賴客體是行政機關的慣常性做法和對法律法規的慣常性解釋。在“鱷魚”商標案中,一審法院認定的信賴客體包括對商標局作出的國際商標公告的“說明”,也包括每一期《國際商標公告》對具體商標的公示內容,前者相當于“承諾”,后者相當于“告示”。其次,信賴保護的客體不限于授益性行政行為。授益行政行為是指設定或確認權益、或者減免義務的行為[2]180。在“博奧”商標案、“鱷魚”商標案中,信賴客體均不包含授益性的因素,而是一種廣義的可期待利益。最后,就信賴客體的性質而言,可以為具有抽象性的行為,也可以為具有具體性的行為。一方面,“博奧”商標案、“鱷魚”商標案信賴的客體,即行政機關的公告、慣常性做法、對法律法規的慣常性解釋,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體現為這種行政機關行為的反復適用性、普適性,進一步而言,對這種行政機關的行為產生信賴的行政相對人具有不特定性。換言之,這種信賴不是產生于具體行政相對人中,而是廣泛存在于作為潛在行政相對人的社會公眾中。另一方面,“鱷魚”商標案中每一期商標公告的內容又可以構成具有具體性的信賴客體,此信賴不僅源于對發布主體的權威性的認同,亦建立在此前行政機關發布的具有抽象性的公告“說明”之上。

目前在行政法學界,亦有學者持上述觀點。例如,信賴保護原則是指“政府對自己做出的行為或承諾應守信用,不得隨意變更,不得反復無常”[2]62,“‘信賴’的客體應該是行政主體的可預期的行為、承諾、規則、慣例及事實狀態等因素”[3]。

(二)信賴保護的適用要件

雖然本文對信賴保護的適用客體給出了一個寬泛的界定,然而,絕不等于說任何行政機關的行為都可以使當事人產生法律認可的信賴。信賴保護原則的適用必須滿足于較為嚴苛的要件。總結各種學說2.學術界對于信賴保護適用條件的研究,可歸納為以下幾種:行政機關的意思是清晰的、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應該由具有職權的人作出、相對人的預期利益或潛在利益應當是明明白白存在的、相對人不能預見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在將來可能改變、預期的內容合法、相對人不明知或應知行政機關的行為越權,參見參考文獻[1]第132頁至133頁;存在產生信賴的可能性、信賴值得保護、已有信賴行為且行為不可逆轉、信賴利益與否定原行政行為所欲維護的公共利益之間形成一定的對比關系,參見李春燕:《行政信賴保護原則研究》,載《行政法學研究》2001年第3期第9頁至第11頁;存在信賴基礎、具備信賴行為、信賴值得保護,參見范曉甘、鄭晶:《略論〈行政許可法〉的信賴保護原則》,載《社會與法制》2006年第5期第189頁,亦參見楊臨宏《行政法中的信賴保護原則研究》,載《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6年1月刊第61頁至第62頁;受益人相信行政行為的存在、信賴值得保護、信賴利益大于因恢復合法性的公共利益,參見哈特穆特·毛雷爾:《行政法學總論》,高家偉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頁;信賴基礎、信賴表現、信賴值得保護,參見城仲模:《行政法裁判百選》,臺灣月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9頁。與案例,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信賴的內容是確定的、穩定的。即信賴內容須滿足確定性、穩定性的要件。信賴內容的確定性和穩定性要求信賴的內容是長期形成的、穩定的、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強調的是行政過程中的不變因素。信賴內容既可以是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也可以是其某種行為。對于意思表示的情形,行政機關須有明確或者隱含的受其表意拘束的表意,并且可以推定在沒有相反的法律規范或者新的意思表示的情況下,行政機關不會變更其意思表示。例如“鱷魚”商標案中,商標局在“說明”公告中向社會公布了其將對所有國際商標在中國領土延伸保護的事宜進行公告,基于《商標法實施細則》關于商標局公告效力的規定,結合國內商標注冊公告效力的合理推論,社會公眾理應對商標局作出的國際商標注冊公告的法律效力獲得了確定而穩定的預期。對于行政機關默示行為的情形,行政機關的行為須為一種反復發生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同樣的問題同等處理而形成的行政慣例。例如“博奧”商標案中,在《商標法實施條例》施行之前,商標局對三年不使用商標采用 “一項商品使用即視為全類商品使用”的處理方式,是一種長期的、不變的行政處理方式。

2.信賴的內容是明確的。即信賴內容須滿足明確性的要件。信賴內容的明確性是指被信賴的內容含義是清楚的、沒有歧義的、不會引發爭論的,更不會有相反的解釋。對于行政機關作出明確意思表示或者承諾的情形,一般爭議較小,例如“鱷魚”商標案一、二審法院均認為商標局刊登的《國際商標公告》的說明內容所表達的含義是清晰的;而于行政慣例的情形,則需要有一個將行政機關的行為內容、慣例進行抽象的過程,例如“博奧”商標案中,“一項商品使用即視為全類商品使用”是各方當事人均認可的對商標局處理相關問題的慣例的歸納。

3.行政相對人的信賴真實存在。韓國《行政程序法》第4條規定信賴的內容須獲得“國民普遍接受”。實際上,行政相對人信賴真實存在的要件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信賴內容的確定性、穩定性和明確性。一般來說,此要件為相對人主觀要件,舉證較為困難,也常常采用推定的方式予以確定。例如“博奧”商標案中,從商標局多年的、通常的做法可以推論出商標權人的信賴是客觀的,而從博奧商貿公司在商標局限期提交使用證據時,在多種商品上均有使用證據的情況下,卻只提交了“奶瓶”一項商品的使用證據可以看出,商標權人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只要提交一項商品的使用證據,即可達到全類商標予以維持的法律效果,即對商標局的未來裁決形成了清晰的預期。在“鱷魚”商標案中,一審法院認為,原告形成了兩種信賴:一是對商標局公告“說明”內容的信賴;二是對每一期商標公告上具體公示內容的信賴。這是基于商標局本身清楚的公示意思表示,以及國內商標公告發生初審、授權效力,而對國際商標公告也應當具有相應的效力所產生的合理推論。

4.信賴是值得保護的。即信賴利益是正當的、合法的。這一要件強調信賴利益不能為非法利益。

5.是否給予信賴保護受到利益衡量的影響。有一種觀點認為,信賴利益與不保護這種信賴所欲維護的公共利益相衡量的結果應當為信賴保護原則是否適用的條件。而另一種觀點認為,信賴一旦發生,則應獲得保護。其與公益衡量只是導致保護方式上的差別:如果信賴利益大于公益,則采用存續保護的方式,即維持信賴;如果信賴利益小于公益,則采用財產保護的方式,即變更、撤銷信賴內容,但給予信賴人以賠償或者補償[4]。從法理上說,后一種觀點更具有合理性。然而,考慮到我國行政賠償的范圍尚較狹窄、行政補償制度尚未建立的現實,在實踐操作中,利益衡量仍為是否適用信賴保護原則的考量因素。在“博奧”商標案中,一審法院不僅充分闡述了信賴保護原則,還著重提出了“有利于保障權利”的法理解釋原則:在法理條文存在多種解釋的情況下,應當以維持權利、有利于權利人的解釋作為一般規則。在此,法院對商標權人和社會公眾、商標權與社會公眾資源進行了利益衡量。在“鱷魚”商標案中,利益衡量更成為案件結果的決定性因素。商標爭議行政糾紛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即商標注冊人、在先權利人的利益均須維護,該案一、二審法院的分歧也正在于如何對二者的利益進行協調和兼顧。二審法院認為,國際商標申請人亦有理由相信國際條約以及國際局公告的效力,因此其也具有可期待的利益需要保護。二審法院傾向于認為國際注冊人的利益要高于信賴中國商標局公告的國內公眾的利益。

6.信賴的內容不能對抗效力層級更高的法律規范,否則推定信賴不成立。在“鱷魚”案中,二審法院認為國際條約的效力更高,在條約規定國際商標公告即構成充分而有效的公示的情況下,作為締約國的中國的商標局所發布的對國際商標注冊人附加條件的公告,因與該條約的上述內容相抵觸,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行政相對人對商標局的公告所形成的信賴并不能受到法律上的保護。而一審法院則強調,在先的權利人無法從商標局的失誤行為中得到救濟。筆者認為,不能從“鱷魚”商標案二審法院的認定中得出只有規范性文件才能給行政機關設定義務的結論,而只能認為規范性文件的明確規定是對信賴保護適用的限制,如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與行政機關的行為相悖,則行政機關的行為不能發生法律效力。事實上,規范性文件是應當被嚴格遵守的,不需要再判斷是否已經使相對人和社會公眾產生了信賴。然而,這可能會引發一定爭議,正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的,信賴保護的適用場合恰恰主要是違法行政的情形。筆者認為,違法行政的情況下應當強調信賴保護,然而這種救濟方式可以主要通過對善意行政相對人或者社會公眾進行行政賠償或行政補償的方式來滿足,并不妨礙法院否定該違法行政行為的效力,這與“鱷魚”商標案二審法院的觀點和處理方式并無矛盾。

(三)信賴保護的救濟

信賴保護的救濟可分為程序性救濟和實體性救濟[1]133-139。由于現有的研究多針對的是衡量授益性行政行為變更或者撤銷時的信賴保護問題,因此一般將實體性救濟限于賠償救濟以及不得撤銷或者變更行政行為的救濟。然而,當信賴的客體以及信賴保護原則的適用范圍均有所擴大之后,還應當包括行政機關應當履行一定行政行為的救濟。

從“博奧”商標案來看,不溯及既往是信賴保護原則的一個重要方面,它要求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時,除非另有規定,對于嗣后生效的法律、行政法規,不得追溯適用于生效前發生的法律關系。雖然《商標法實施條例》對《商標法》關于連續三年不使用商標撤銷的規定進行了進一步明確,但不能認為《商標法實施條例》的有關內容可以溯及適用于該條例生效之前發生的法律事實,否則,將與基于同樣的事實但于該條例生效之前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產生矛盾,有違公平原則。進一步而言,對于該案的情況,由于在當時法律存在多種解釋可能的情況下,行政主管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形成了一以貫之的、穩定的、確定的做法,使公眾對自身行為的法律后果以及行政機關的行政裁決結果產生了明確預期,因此在適用法律時應當對此預期予以維護。此時,法院通過適用正確的法律的方式,對信賴主體的利益予以保護和救濟。

就“鱷魚”商標案而言,由于商標的爭議期限為一除斥期間,在該期限內認為權益受到損害的公眾得以請求撤銷業經公告的商標,過期則無法再行使請求撤銷的權利,因此公眾對該期限享有利益。該案爭議的焦點在于爭議期的起算。一審法院認為商標局的公告已經確定無疑地在公眾中形成了對 《國際商標公告》的信賴,在1996年之前中國未指明國際局公告的查詢方法、亦未規定爭議期限的情況下,同時考慮到國內公眾得悉在瑞士公告的法文版本的內容存在一定障礙,更考慮到國際局公告僅為申請公告,對各國商標局核準或者駁回注冊并不進行授權公告,而對于最終是否核準注冊的事實,無論國際局還是中國商標局在《國際商標公告》之前均無公示,因此《國際商標公告》成為唯一的可以確定國際商標是否獲得中國商標局核準注冊的依據,依照“公示公信”原則,商標局未對爭議商標予以國內公告的法律后果不應由在先權利人承擔,因此對其的救濟為保護其期限利益。而二審法院則認為,中國加入的國際條約高于國內法,更高于國內行政機關頒布的“公告”,雖然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國內公眾在客觀上仍然有條件獲得國際局的公告,馬德里協定明確規定國際局的公告為充分有效的公告,即對于國際注冊人而言,不應對其再附以額外的義務,亦即只要經國際局公告,權利人亦可獲得爭議期起始點的明確預期,商標局疏漏的后果不應當由國際注冊人來承擔。

四、結語

在現實生活中,行政相對人對行政機關總是能形成這樣那樣的預期,而是否適用信賴保護原則進行保護,取決于這種預期的高度。信賴保護原則適用的另一面必然是對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權的限制和削弱,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行政機關實施創新性行政的束縛。因此需要指出的是,對可以獲得法院認可的預期的高度的判斷問題,實質上對應的是法院對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權干預的深度問題,這本源上屬于政策性問題。從定性上來說,上文的分析具有普適性;而對于執法和司法尺度來說,則需要個案的具體把握和分析,司法干預應當是適度的,在動態的司法權和行政權的能動狀態中尋求最佳的平衡點。EIP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

[1]余凌云.行政法上合法預期之保護[J].中國社會科學.2003(3).

[2]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莫于川,林鴻潮.論當代行政法上的信賴保護原則[J].法商研究.2004(5):82.

[4]石佑啟,王貴松.行政信賴保護之立法思考[J].當代法學.2004(5):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欧美无专区|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成人夜色91|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Jizz国产色系免费|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91在线丝袜|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在线国产资源| 日日拍夜夜操|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99精品国产电影|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青青国产视频| 999国产精品|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嫩草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伊人色天堂| 欧美成人区|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欧美另类第一页| 69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99爱在线| 亚洲最大综合网|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天堂成人av|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专区| 成人综合网址| 播五月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乱人伦99久久|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午夜伦|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永久在线播放|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亚洲无线观看| 久久男人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