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道海西 佳作靈動譜新章──《海峽法學》發刊詞
新年伊始,萬物吐芳,《海峽法學》應景而生,勃勃生機,自不待言。
福建省在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居主體地位,與臺灣地區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福建省在與臺灣地區法學有效對接,進行積極探索的過程中,《海峽法學》具有開拓性的意義,其將廣納兩岸法學界的創新成果,展示探討法學的最新學術觀點,必將引發兩岸法學界的極大熱情,以及他們所關注的法學精神的祈向,是至關重要的一種價值向度。
《海峽法學》以《臺灣法研究》、《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為原始平臺和經驗載體,秉承“思想新且正,宗旨明且高,內容富且當,作品新且立”的原則,立足海峽兩岸,輻射港澳、東南亞乃至亞太地區,以涉臺法律問題研究為主,兼具臺灣地區政治、經濟等領域的研究,并使涉臺法律研究服務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服務于祖國統一大業。同時,它依托“海峽法學論壇”,致力于推進兩岸法律界的交流,是福建對臺法律交流的重要載體,開展海峽法學對外學術交流活動的有力承接,實現學思同步,知行合一。可以說,《海峽法學》確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富于學緣背景和價值尺度的交流平臺。有道是:
百家爭鳴揚四海,一幟獨起出平峽。
群策辦刊只為法,生花妙筆唯倡學。
《海峽法學》的創辦,得益于主辦單位福建省臺灣法律研究所獨一無二的雄厚實力。臺研所自成立以來,圍繞對臺政策,團結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積極開展涉臺法學理論與實務研究,與近百家學術機構建立了信息往來和學術協作關系。其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對臺交流的便利,以充分的經驗力證其有著主辦《海峽法學》的專業實力。而臺研所參與創辦的“海峽法學論壇”則是福建對臺法律交流的重要載體,有力地推動海峽兩岸經濟建設,推進兩岸法律界的交流,其規模和影響力日增,為《海峽法學》提供一個強大的外力支持和展現平臺。同時,協辦單位福建省涉臺法律研究中心可以有效地整合學術資源,提升學術成果質量,使《海峽法學》成為學術交流的一個品牌。
當今正值承平之日,民康物阜,人文日新,百家爭鳴,立言之才輩出,《海峽法學》必以嚴謹求實自律,不以媚俗欺世邀寵,創刊后特以鼓勵原創為宗旨,文章不拘形式、不拘篇幅,惟要有新意和創建,期待宇內賢士達人賜予經世致用、有創見、有深度之法學佳作,以求共勉。
福建江夏學院臨時管委會主任
《海峽法學》編委會主任
胡曉鶯教授
20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