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在我少年的時候,有一次,我和父親排隊買看馬戲的票。等了很久,終于,我們和售票窗之間只隔著一家人了。
這家人給我的印象很深。他們有八個孩子,看起來最大的也還不到十二歲。從他們的穿著可以判斷出他們家并不富裕,不過,他們的衣服雖然都是些便宜貨,卻非常干凈整潔。孩子們都彬彬有禮,言談舉止間顯露出良好的家教。他們手拉著手站在父母身后,排成一隊。他們都顯得很興奮,一直在嘰里呱啦地談論著小丑、大象以及當晚他們可能看到的其他角色。從他們的談論中可以判斷出:他們以前從未看過馬戲。可以想象,這個夜晚會成為他們童年生活中最精彩、最珍貴的一部分。
他們的父母站在這個小隊伍的最前面,臉上都是很驕傲、很滿足、很幸福的表情。妻子正牽著丈夫的手,抬頭仰望著丈夫的眼神,似乎在說:“你是我最英勇的騎士。”而丈夫正微笑著沐浴在驕傲里,他看著她的眼神,似乎在回應著:“你是對的。”
女售票員問孩子們的父親想要買多少張票。他驕傲地回答:“請給我八張兒童票和兩張成人票,我要帶全家人去看馬戲。”
女售票員報出了應付的錢數,妻子卻立即放開了丈夫的手,低下了頭。男人的嘴唇則開始抖動起來,他把身體向著柜臺靠近一點,然后問道:“你說要多少錢?”
女售票員再一次報出了票價。
男人的錢不夠,可他怎么能轉身告訴八個孩子,他沒有足夠的錢帶他們去看馬戲呢?
預想到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我父親把手伸進口袋里,掏出一張二十美元的鈔票,故意把它掉在地上(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也不富裕)。父親彎下腰,從地上拾起那張鈔票,拍了拍男人的肩頭,說:“請原諒,先生,這是從你的口袋里掉出來的。”
男人立刻明白了。他并沒有乞求別人的施舍,但在這種令人絕望、心碎和尷尬的處境中,有人自愿伸手幫他一把,他當然是非常感激的。他直視著父親的眼睛,牢牢地捏著那張二十美元的鈔票,眼淚像小溪一樣流下面頰,嘴唇顫抖著說:“謝謝你,先生,謝謝你,你真是幫了我和我的家人一個大忙。”
我和父親開著車回家了。那天晚上,我們沒看成馬戲,但并不覺得遺憾。
助人為樂也許不太難,難的是如何在助人為樂的同時維護對方的尊嚴,這需要善良,還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