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以來,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增長,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果斷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此背景下,國家相繼出臺了增值稅轉型改革、成品油稅費改革、小排量乘用車車購稅減征等多項結構性減稅政策,并調整了再生資源、資源綜合利用等增值稅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匯總合并納稅政策,并先后7次調整出口退稅率,這也是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力度最強的稅收政策調整。
總體來看,我國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出臺的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體現了多稅種并用、多手段并舉、多環節并促的特點。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實施,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了投資結構的優化、消費結構的改善和內外需結構的均衡,在擴大就業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市國稅部門認真貫徹上級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將結構性減稅政策落到實處,促進了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實施結構性減稅,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加了企業和居民個人的可支配收入。
2009年全市國稅部門通過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納稅人負擔17.8億元,其中:增值稅從生產型轉為消費型的改革將有效避免對企業購置設備的重復征稅,有利于高新技術等產業的發展,全年累計辦理增值稅固定資產抵扣稅額4億元,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從6%(工業)和4%(商業)統一下調為3%,有利于降低中小企業的稅負和經營成本,全年減征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2737萬元;累計辦理高新技術企業、涉外企業等各項減免稅金和出口免、抵、退稅12.1億元,較上年增加2.1億元,增長21%,增強了我市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繼續執行暫免征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政策,2009年減征個人利息所得稅6111萬元,增加了居民的實際收入,增強了消費需求;減半征收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的車輛購置稅,暫將稅率從10%調低至5%,共減征1.6升排量以下車輛購置稅8059萬元,明顯減輕消費者購車的稅收負擔。
實施結構性減稅,有效刺激了企業的投資欲望、居民的消費欲望,支持了擴大出口,增強了經濟發展活力。
增值稅轉型政策的全面實施,進一步降低了我市企業投資成本,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增強了企業再投資能力,對擴大固定資產投資有明顯的激勵作用。同時,減稅對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作用已經初步顯現。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導致我市出口連續出現下滑,但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對泰安出口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努力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全年全市審批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72299萬元,其中辦理退稅48690萬元,同比增長39.62%,進一步增強了我市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增加了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有效遏制了外貿出口下降的勢頭。
實施結構性減稅,促進了企業技術更新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
新一輪結構性減稅政策逐步取消了區域性的稅收政策差異,這對泰安這樣一個中東部地區二線城市來說就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同時,增減稅負體現在產業之間、行業之間、產品之間,本身就反映了稅收政策扶持方向,比如增值稅轉型就是避免重復征稅,最大限度地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進一步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對老企業的設備更新改造也將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實施結構性減稅,有效保障了地方財力需求。
結構性減稅政策刺激經濟回升的同時,也擴大了自身稅基,促進了財政收入的增長。同時,一些結構性增稅政策的實施和稅收征管的加強,也為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提供了較好的支持,如煤炭增值稅因稅率提高增收3.1億元,企業所得稅因總分機構政策調整增收1.72億元,卷煙批發環節消費稅增收5353萬元等。據初步核算,2009年全年國稅稅收收入形成我市地方財力23億元,為我市財政增收做出了突出貢獻,較好地保障了我市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財力所需。
稅收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2010年,全市國稅部門要按照上級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大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政策落實、經濟發展、稅收增收的科學發展目標。一是深入開展政策調研。二是廣泛開展宣傳輔導。三是強化跟蹤管理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