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育者抓住一切的契機,以自己的思想、人格、行動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教育者營造的春風化雨般的氛圍中,得到心靈的滋潤,行為的向善。
作為校長,我每天都在問自己這個問題,并就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不斷地實踐著教育的工作。
每天早上,只要我在學校,必然先到每個教室與每個班的孩子們互相親切的問好,“孩子們,早上好!”“陳校長,早上好!”拉開了我和孩子們幸福校園生活的序幕。
這天一早到校,我按慣例先到教學樓巡視一遍。從一樓一年級的教室一直往上走,來到六年(1)班,早讀鈴剛打響,學生散亂地開始讀書,大隊委嚴同學和另一位男生在課室內走動著,在小聲地說著話,似乎在催同學們交作業。我知道對于在學校生活了六年的孩子來說,校園的生活常規他們是最清楚的,早讀時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怎么做,根本不用老師再去說教。我站在了教室門口,用眼睛掃視了每一位學生,個別還沒有開始讀書的孩子,當我的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時,他會意地拿起了書本,發出了瑯瑯的讀書聲。真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早讀有序地進行著。
當孩子們已進入了正常的學習狀態,我輕輕地邁步走進教室,職業的習慣,讓我從關注孩子,轉到了關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我總希望孩子們生活的家——教室是干凈、整潔的。于是我默不作聲,邊聽孩子們讀書,邊用手勢示意學生把自己桌椅擺放整齊,把桌椅旁邊的小紙屑撿起來扔到垃圾桶,把窗簾卷起來,把書架上凌亂的書收拾妥當。最后我來到了專門裝孩子們午休用的柜子前,這個位置是教室最顯眼的地方,站在教室外的走廊,遠遠地就能看見,看見那堆得像小山似的被子,橫七豎八、亂七八糟地堆放在柜子的上面,整個教室的室容十分不雅觀。其實開學以來,我就一直在留意這個角落,以為是由于柜子太少,被子太多,無法把被子都放進柜子,因此雖然總看不順眼,但也覺得一時難以解決,算了吧!但是今天,既然已經走進了教室,我倒要嘗試嘗試,看經過自己的雙手能否把這個難題解決掉。我一個一個柜子打開,觀察、思考、分類、整理,旁邊的孩子看見了也主動過來幫忙,只花了十分鐘時間,被子竟然都被我們塞進了柜子。做完了這件事情,我很有感觸,是呀,平常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通過自己的雙手是會成功的呀!關鍵在于你是否有行動!這時我發現班主任已經站在了教室里,這位年輕的男班主任臉紅紅的,一臉的愧疚。哦,我剛才的一舉一動,全收在他眼底了。我微笑著向他點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并向他舉了下手,然后來到他的身邊,輕輕地告訴他:我想給孩子們講幾句話。在男老師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后,我向六(1)班的學生作了兩分鐘的簡短講話:孩子們,今天我做了一件我自己一直以為不可能的事情,就是把你們午休用的被子全部放進了柜子,使教室更整潔、美觀。由此,我深有感觸,很多事情都可以通過我們的雙手變成現實,關鍵是你去做還是不去做。孩子們,你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在將要離開母校的這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里,你是想讓自己留下美好的形象,使大家為你而自豪,還是想讓自己留下丑陋的形象,讓大家為你感到羞愧。其實我從你們純真的眼里,讀到了積極向上的愿望,努力吧!我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先從整理被柜開始,就按現在的堆放位置,每個柜子都安排一位組長負責,確保整齊美觀。我會不定期地來看看你們。
講完這番話,我就與孩子們揮揮手,離開了教室。說實在話,我心里并沒有底,孩子們是否真的能夠做好這件小事情呢?
下午午休后,我特意又來到教室。遠遠地我就看見了那整齊擺放的柜子,一直都亂七八糟地堆放在柜子上面的被子都被孩子們收拾干凈了,心中不禁竊喜,真想表揚孩子們!但為了不影響他們正常上課,我還是停住了腳步,轉身下樓去了。我也沒有去找男班主任說些什么,因為他紅紅的臉、愧疚的眼神已經告訴了我,他懂了。
教育就是這么簡單,一句問好,一次微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起到暗示、提醒、贊揚的作用,都能產生無窮的力量,讓孩子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教育就是這么簡單,有時無聲勝有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教育就是這么簡單,寬容比批評,更能讓人感悟深刻。
教育就是這么簡單,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是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只要教育者身體力行,孩子們也將受到感染,也會以實際行動回報你的付出。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