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話或網絡詐騙情況相當嚴重,讓社會各界感到困擾。我們常會發現,其實騙子的技巧并沒有什么特別高明之處,騙子也不是什么有獨門絕技的高智商的人物, 他們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古已有之的老騙術的翻版,其策略和方法不過是在今天的信息時代稍有發展和變化而已,其思路其實沒有什么新意,但效果卻仍然在,實在令人感慨。但騙子能夠對我們造成困擾,說明他們還是抓住了我們人性的弱點。因此,只有對騙子的思路有充分的了解和洞察,我們才可能不上當,甚至對我們當下處理事務也會有所裨益。
騙子的思路看起來千變萬化,難以捉摸,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有其規律可尋。今天的電話或者網絡詐騙無非是利用了兩個基本的人性弱點:
一是對于事物過于天真樂觀,難以抑制對天上掉餡餅的幻想,于是騙子就用極為逼真的方式讓你覺得自己獲了大獎。他們的邏輯是,你既然得到了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大好處,那么付出一點點小的費用也就會覺得無足輕重。于是這個大獎的完成一定要你給他們匯錢。這個邏輯是按中彩票的方式來展開的。彩票人人可買,而得大獎的機會雖然微乎其微,但總有一種可能性存在。我們對于運氣的期望其實是一種常常會主導我們的心情。于是,騙子就讓我們得到突如其來的滿足和快樂,讓我們昏頭昏腦地被他們的鬼話所誘惑,最后上當。這種騙術可以說是利用了我們樂觀的情緒和對于偶然性的崇拜,我們會覺得,從報上或者網上常常讀到的那些意外的幸運故事為什么總是不能垂青于我?好運輪流轉,應該到我這里了,殊不知一下子成了騙子利用的工具。
二是利用我們對于危機的恐懼,利用我們的惴惴不安的情緒。我們也常常有對于自己或周圍事情的過度的擔心,擔心出現意外的、不可控的情況,導致嚴重的問題。這種過度的憂慮和不安其實也是人性的一部分。過于樂觀常常有人提醒,而過于憂慮則往往被視為合理,因此不少人就有更強烈的憂慮,擔心不可預料的、負面的偶然性會造成危機。騙子就是要利用這個弱點。于是,諸如電話欠費、銀行賬號被人盜用、家人遇到危險等等就成了騙子牟利的理由。利用你的樂觀,相對還容易察覺,因為人們往往以為這樣的幸運可能太離譜;但利用你的憂慮,則讓你更難以察覺,因為這往往顯得比中大獎更加逼真、更加切己。騙子又會將這些和執法機關等相聯系,更增加你的信任感。這樣,騙子把恐懼感利用得淋漓盡致,讓你不得不匯錢。我們常常會擔心隨時可能出現我們不可掌握的問題,隨時準備做危機處理,這種擔心最后往往反而讓騙子鉆了空子。
從這兩種情況看,騙子所利用的一是樂觀和天真,二是憂慮和不安。兩種心理其實都是人性的常態,但一旦過度就會有問題。過度樂觀,不防范危險,忽視問題,一旦問題和危機到來,就會不知所措。過度悲觀,一點小事就放大到全局,做過分的危機處理,也會導致新的問題。這給了我們相當的啟發。我們面對事物,既需要樂觀和自信,也需要隨時防范危險和問題,但都不能過度。如何對于事物有客觀的認識和了解,超越各種情緒所主導的片面性,其實是社會和個人必須關切的問題。騙子的技巧并不高,只是知道我們自己會幫他們圓謊,因為我們心理中的極端化的狀態正應和了他們的騙局。我們被騙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心魔束縛所致。
由此看來,無論對于一個社會還是一個人,盡量避免過度的判斷,全面掌握和了解信息是重要的;同時,理性地面對情況,清楚自己的處境,不盲目期望的同時不盲目悲觀也是需要的。只要有準確的判斷和理性的認識,我們就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做出理性的決策。
(摘自張頤武新浪博客,有刪改)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當代文學、大眾文化和文化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