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 400米到3 600米的青藏高原東緣,保存著被國際濕地專家稱為“世界上面積最大、最原始、沒有受到人為破壞的最好的高原濕地——若爾蓋”。它地跨四川、甘肅兩省,總面積達100萬公頃,是維系西藏-喜馬拉雅動植物區系及其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基礎地帶以及高寒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
在中國的沼澤濕地里,恐怕再也找不到像若爾蓋這樣,獨特性、原始性、生物多樣性及觀賞性高度一體的地方了,因此,它被冠上了“中國最美的高原濕地” 的美譽。
若爾蓋中西部和南部為典型丘狀高原,丘間河溝縱橫、流水不暢,同時這里氣候寒冷濕潤,泥炭沼澤得以廣泛發育,沼澤植被發育良好,于是形成了大面積的沼澤地。若爾蓋濕地就由散布于低山間的泥炭沼澤及眾多湖泊、濕草甸、苔草沼澤、干草地等組成。
若爾蓋地形復雜,這里的河流迂回曲折,牛軛湖、水塘星羅棋布。主要河流有嘎曲、墨曲和熱曲,從南往北匯入黃河。位于唐克鄉的九曲黃河第一彎,猶如仙女的飄帶自天邊緩緩飄來,在廣闊的草原上蜿蜒迂回。當晚霞滿天、夜霧降臨時,九曲黃河就像從天而降的銀河,在夕陽下閃爍著耀眼奪目的金光。此時,若登上唐克寺旁的山頂遠眺,可以看見云在水中起、船在天上行的壯美景色,此景還被中外專家譽為“宇宙中的莊嚴幻景”。值得一提的是,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若爾蓋濕地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地,為黃河提供了超過30%的水量,因而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母親河的“蓄水池”。
若爾蓋沼澤濕地的生態環境極其復雜,生態系統結構完整,生物多樣性豐富。據初步調查,區內植物(包括菌類)有207種,其中星葉草、冬蟲夏草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脊椎動物21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頸鶴、胡兀鷲、禿鷲、大天鵝等30多種。
有人曾這樣形容這里:“漫步若爾蓋,聽黃河濤聲,賞日落牧歸,共水天一色;臥花湖棧道,看鷗翔鶴舞,任云卷云舒。跨駿馬、入峽谷、喝酥油茶、吃烤全羊、煮黃河魚,如品詩賞畫,其樂融融。”這樣獨特的景致難道還沒有讓你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