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語言的三要素之一。自然教學法的倡導人特蕾西認為:詞匯學習對于理解語言和言語輸出都至關重要。有了足夠的詞匯量,即使對結構的了解幾乎等于零,也可以理解和說出大量的第二語言。可見,詞匯量是制約外語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抽象思維能力較差,興趣不濃,結果導致單詞成為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只攔路虎。那么,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策略來提高目前農村小學英語單詞教學效果呢?
一、寓趣于教
心理因素對英語學習成績的影響極大。調查結果顯示,不少學生掌握不好英語詞匯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認識到詞匯學習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勤奮學習的性格品質以及學好詞匯學好英語的毅力。德國教育家福祿貝認為,游戲是6-12歲兒童生活的一個要素,是發展兒音自助性的最好活動形式,是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兒童學英語應像嬰兒學母語一樣,在游戲中無負擔地學,快樂自信地學;在游戲中感知世界,得實踐的機會。而且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在學習外語時運用音樂、運動、節奏可以感到松弛、愉快和滿足,產生興奮的情緒,達到長時間記憶的目的。
為了便于學生更好地記住單詞,可引導學生將新舊知識相銜接。將新單詞的發音、形狀與以前所學過的單詞相比較,找一找“老朋友”——發音相似的音節,使單詞之間形成有機溝通。 如學習chair時就找一找hair,在學習look時,記一記book.“找朋友”這樣一個形式出現,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而且引導學生正確發音,增強學生的辨別能力,便于學生自己尋找規律,快速記憶單詞。
二、巧學巧記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機械識記在大腦皮層留下的痕跡是孤立的、膚淺的,很容易被遺忘,只有將新的知識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將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舊知識結構中去,才會不易被遺忘。”而英語單詞百變不離26個字母,許多單詞具有規律性,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設計了一些巧妙的方法幫助學生輕松記憶單詞。
1. 合二為一

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bed+room=bedroombath+room=bathroom...
2. 其義自見
例一:教學fat、thin、long、big、small等形容詞時,可通過單詞本身夸張、形象的變化,將其意思表達出來,fat就寫得胖胖的,thin就寫得瘦瘦的,long就寫得長長的,big就寫得大大的,small就寫得小小的,給學生以直觀而深刻的印象。通過這些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單詞在學生的頭腦中一定會鮮活跳躍起來,也就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三、巧設情境
在學習中創設真實的情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實施詞匯教學時,盡量把詞匯置于能聽、能看、可觸摸、可感受的情境中去,使學生不至于感到詞匯學習單調乏味而失卻興趣,可以使學生大膽地運動他們學到的知識,學生就會主動地去記憶詞匯,不斷拓展自己的詞匯量。
1. 抽象概念簡單化
遇到抽象概念或難以用圖片、動作去幫助理解的抽象的形容詞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習得的語言知識,創設相關的情境,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去理解、獲取新知。如教favourite一詞時,可以創設以下的幻燈片。
I like apples.★★★
I like pears.★★★★
I like bananas.★★★★★
So, my favorite fruit is banana! Banana is my favorite fruit!
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對比及借助已有知識like的理解,很快明白favourite就是“最喜歡”的意思。
2. 聲樂演染情境式
例如要教交通工具這類單詞時,我們可以事先用一盤磁帶錄好各種交通工具的獨特聲音,讓學生聽音辨別交通工具,來教學單詞。這種方法趣味性強,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3. 現實生活情境式
例如在教Colour時,教師可以帶學生去欣賞校園內多彩多姿的花草樹木,學習有關顏色的單詞,同時可以拓展一些內容進行教學,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這種方法的活動性很大,能把語言回歸自然,用于真實的情境中。
通過這些策略大大刺激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得學生不再懶于記憶,且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知識,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們不僅記得輕松,而且記得牢固,使得背記單詞不再是一種難事,而變成一種內心需要,積極的情感活動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