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眼中,她是良師益友,是溫柔的母親;在同事心中,她是教研楷模,是知心大姐。王文芳在教育戰線一干就是24年,從師范畢業之后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三尺講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她敬業愛生,從一名普通的師范生成長為優秀的專家型語文教師,并榮獲江西省特級教師和全國模范教師稱號。
見到王老師時,她正在輔導學生做課外作業,臉上充滿著燦爛的微笑。她24年如一日,認認真真教書,踏踏實實做人,用真情和智慧點亮著美麗人生,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著平凡與偉大。
奮進中感悟人生的真諦
1967年,王文芳出生于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初中畢業時,她面臨人生重大抉擇,但是她唯獨沒有想過要當教師。因為,父母教育人生的坎坷經歷讓她對教師職業并沒有多少親近感。1983年,她以總分510分,語文成績全縣第一的高分,帶著淡淡的失落和無奈,走進了萬年師范學校。
在學校里,她不斷充實自己。在演講技藝班,她練就了出口成章的好口才;在文學社,她不僅愛上了寫作,而且還練就了優美的文筆……圖書館書架上那一排排好書讓她如饑似渴閱讀著,文學修養和思想情操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學校三年里,她就像一塊海綿,歡暢地吸納著一切她自己熱愛的營養,完成了她人生中第一次豐厚的知識儲備和積淀,為她日后成為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她當時沒有想到的,但正應了一句古話:無心插柳柳成蔭。
她向記者說起了她剛參加工作時的一段往事。畢業那年,她第一次教四年級語文。期末考試后,校長指著她班上的考試成績嚴厲地批評了她。年輕的她,面對困境感到心慌和無助,也正是因為那次批評,她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痛定思痛之后,一個倔強的聲音告訴她:只要肯鉆研,是一定能找到解決教育問題的好辦法的!
在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除了正常的生活和休息,她幾乎不參加任何社會娛樂活動,讀各類教育書籍、鉆研教材、寫教學日記,成了她生活的唯一內容,并把這些應用到實際課堂中。
1989年她兒子出生,產假一滿,她就回到學校繼續擔任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工作。那個時候,許多女教師哺乳期內都享受了學校的照顧。她沒有向學校提出任何請求,硬是咬牙堅持著,在近一年的哺乳期內從未耽誤過一節課,未請過一次假,也沒有一次遲到早退。就是在這段時間,她也沒有停止過業務的研修,在學校各種業務比賽中,她開始頻頻獲獎,所任教班級的學生成績逐漸受到校領導的關注,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她始終牢記一點:一個教師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真正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她通過每天變換書的封面,講書中的故事,逐步引導學生不犯錯誤。這件事讓她深思,教育不是要不要懲罰的問題,而是如何合理地、科學地利用懲罰手段的問題。反思演講比賽的意外收獲,她更加相信:成功的教育在于把握了教育的契機,對于教育來說,學生人格品質的成長遠遠重要于學業的進步。
求解人生,在教育人生中她找到了許多答案。她發現,教育是需要智慧的。只有充滿智慧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智慧的教育人生才能獲得職業的快樂感。
灑向師生都是愛
王文芳說:“教師職業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真情,需要發自內心地愛教育,愛學生,愛身邊的人。”
每當看到她手背上貼著輸液后留下的止血貼,孩子們都會滿懷關愛地問:“王老師,你又打點滴了?”采訪前,記者就了解到王老師身體不太好,但當問起她目前的身體狀況時,她只是淡淡地一笑說:“還好,因為免疫力比較差,加上頸椎病引起的供血系統障礙,所以經常會頭暈。暈得厲害時,就要去輸液,打完點滴后再上課?!彼ǖ奈⑿ψ屓烁杏X不到她身上有任何傷病。
學生李可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下崗外出打工,只能寄宿在一家民營寄宿部里。三年來,王文芳給了她母親般的溫暖。她給李可買學習用品,織毛衣。李可生病時,送她去醫院,付醫藥費。李可說:“王老師很關心我,就像我媽媽一樣,做王老師的學生,感覺很幸福?!睒闼氐脑捳Z中包含著這個失去母愛的孩子多么真摯的情感。而類似這樣關愛學生的故事太多了,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列舉出一大串來。
學生張瑤說:“王老師不僅傳授給學生課本知識,更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還促進了我們對社會的接觸和了解。”
一天晚上,一個學生發短信問:“王老師,你們大人是不是把婚姻都視為兒戲呀?”這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如何給一個孩子滿意的答案,如何撫平因父母鬧矛盾給孩子心靈帶來的創傷?她認識到自己的回答應該慎重而中肯。經過近40多分鐘的思考,她撥通了這個學生的電話,耐心地進行心理疏導,終于化解了孩子心中的疙瘩。
“進步,不是獨自前行。用自己的學識引領教師成長,是我的責任?!彼粌H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教師蔡姬說:“每一次我們出去參賽,她都是盡心盡力地幫助、輔導我們。她跟我們一起鉆研教材、搜集各種材料、修改課件。參賽的是我們,但很多時候,她把參賽的內容吃得比我們還要透,探討得比我們還要深?!痹谒膸酉拢@所縣城小學頻頻涌現出優秀青年教師。她先后輔導蔡姬、陳潔等多位青年教師參加省市、全國性學科競賽,三人次獲國家級一等獎,五人獲省二等獎,多人獲市一、二等獎。
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您就是亮麗的紅燭,為我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彼褠蹫⒔o了學生,灑給了同事,也灑給了家人。在給予他人無私關愛的同時,她的人生也更加豐滿了。
燦爛競放“教研花”
在小學語文教學科研的道路上,她是一個探索者,也是一個前行者。
聽過她上課的人,總會為她自然的教態、精湛的教學藝術所折服。她的教學方法別出心裁,打破了傳統教育理論的“瓶頸”。她反對告訴學生“怎么樣”,她重視語言的感悟和積累,重視語文能力的訓練。在上《現代廚房新成員——微波爐》時,她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廣告創意,為某廠家推銷微波爐,立刻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向了高潮。
1995年夏,她以全市青年教師閱讀大賽第一名的成績赴南昌參加江西省第二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在比賽中,她執教的《小音樂家揚科》反響極大,會場上一次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21世紀初,她被入選跨世紀園丁工程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這次培訓,她開始第一次學習做課題研究。多年前,受葉圣陶“作文與做人”思想的影響,她就開始了“生活與作文”的作文教學改革。如今她系統地讀了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又從網絡中搜索出大量與“生活作文”相關的研究成果,借鑒了其他教師成功經驗,最終確立了“小學生活化習作教學研究與實踐”這一課題研究方案。后來,她的《習作要走生活化道路》等多篇相關研究論文先后發表,并獲得江西省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她的這一研究也逐漸被同行所了解,在校、縣、市進行了廣泛的傳播與推廣。
近20年來,她先后十多次在市、省、全國教學觀摩活動中執教觀摩課和示范課,有五節課獲市、省、國家級獎勵,《小珊迪》一課在中國教育電視臺面向全國播送,博得廣泛贊譽。迄今為止,她已獲各級各類獎勵50余項。
由于她對語文教學的刻苦鉆研,她先后榮獲江西省特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殊榮,先進事跡曾多次被省、市、縣媒體宣傳報道,這是一朵燦爛盛開在贛西北德藝雙馨的“教研花”。
面對各種榮譽,她平和地說:“生命,才是教育的真諦!生命是用來使用的,不是用來虛度的。因此,教師要有所作為、有所創造才對得起自己的生命,教師的人生才有意義;生命是需要尊重的,需要呵護的,同時又是需要教化的,需要塑造的。因此,教育的一切手段都要建立在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這樣的教育才是以人為本的生命教育!”
王文芳的教育人生是快樂的,因為即使是面對困境和艱辛時,她也從不動搖信念,始終如一地用真情與智慧導航,永不停步地向著追求生命教育的真、善、美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