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虎
(廣州中一藥業有限公司產品開發部,廣東省廣州市云埔一路 32號,510530)
對中醫藥產業現狀、面臨機遇及未來發展的思考
王 虎
(廣州中一藥業有限公司產品開發部,廣東省廣州市云埔一路 32號,510530)
本文分析了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現狀、面臨的機遇,并對如何加快發展中醫藥產業進行了思考。
中醫藥產業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CM industry,opportunities it faces,andways to stimulate bette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TCM industry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瑰寶,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民族醫藥體系之一,她擁有系統完善的醫藥理論、療效可靠的成方驗方及數量豐富的藥用資源,是人類醫學寶庫的共同財富,在增進人民健康、防病治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伴隨中醫藥的不斷發展,傳統中藥產業也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筆者擬對中藥產業的現狀、面臨的機遇及發展的對策進行思考和探討。
1.1 中醫藥產業化已初具規模,且發展前景良好 中藥產業是我國獨具特色和優勢的民族產業和戰略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藥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全國現有中藥生產企業一千余家,中藥經營企業一萬多個,藥材種植面積近 600萬余畝,正式批準的藥材專業市場 17個。中成藥產品已達 43種劑型、5000余個品種,總產值已達數百億元人民幣,這充分顯示出中醫藥工業化程度已初具規模,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提高生產力、振興經濟等方面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2 中藥生產企業組織規模小而分散,社會化水平低,市場競爭力弱 盡管經過多年的大力發展,我國中醫藥產業總體規模已經基本成型,但仍然存在較多問題。醫藥企業數量眾多,但真正具有較大規模、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并不多見。大多數企業存在著小型分散、工藝落后、產品重復、信息不靈、單打獨斗等嚴重問題,缺乏整體競爭力。重復生產特別是低水平重復生產,已成為我國中成藥生產中的嚴重問題。例如全國有 8家藥廠生產清開靈注射液,幾十家藥廠生產六味地黃丸、川貝枇杷止咳露 (糖漿)、復方丹參片、板藍根制劑等,許多企業仍停留在傳統的丸、散、膏、丹等老品種的生產上,由于低水平重復建設,產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廠家除了打價格戰之外別無他法,而價格過低又導致沒有充足資金投入新產品研發,不得不繼續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中醫藥企業的發展,嚴重制約了產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下游深加工產品領域的延伸,無法及時跟上和滿足市場需求。由此造成我國的中醫藥產品在國際醫藥分工中長期處于低端領域,國內市場的高端領域也主要被進口或合資產品占據。
1.3 缺乏名牌產品及名牌企業,在國內外醫藥市場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我國中藥企業雖然眾多,但真正擁有獨創品牌、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的企業并不多。以糖尿病市場為例,盡管有以“消渴丸”為代表的少數幾個降糖中藥品種一枝獨秀,但仍然掩蓋不了整個降糖市場上西藥占據主導地位 (長期占有市場份額的約 80%),而中藥始終處于輔助地位的尷尬事實。有資料顯示:自 1985年至今,國家藥政管理部門審批的 1000多個中藥新藥中,以劑型改革獲準的新藥最多,真正創新藥物很少,加之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競爭力,以至于在“洋藥”面前處處被動、市場不斷萎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占國際中藥市場年銷售額僅約 5%左右,并且在極為有限的出口額中,絕大多數還是原料初級品,這與我國中藥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
1.4 專利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傳統優勢地位不斷被侵蝕 目前中國醫藥市場上許多外企利用我國目前傳統中藥大多沒有專利的弱點,加緊搜羅研究分析整理,利用先進科技手段深入開發成新產品,獲得國際認可的專利后賺取高額利潤,并且反過來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和科研力量、先進的生產技術、強大的市場營銷陣營搶占我國的中藥市場。早在 20世紀日本就已經十分注重開發我國經典古方,并成功開發出“救心丹”等產品并大量返銷我國。近 10年來境外在我國申請的中藥專利數量占中藥專利申請總量的 10%以上,其中日本、美國和韓國申請量最多,中藥這種“國寶”的知識產權,正以驚人的速度流失,其嚴重程度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1.5 中藥資源的無序過度開發使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后繼乏力 20世紀 8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藥產業化也獲得較大發展。但由于對藥材的過度無序開發以及缺乏有效的立法保護等原因,我國的藥用植物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就草藥而言,我國中草藥資源也正在大幅度減少。野生甘草在解放初的蘊藏量達 200萬噸,目前已不足 35萬噸。麝香資源也減少達 70%以上。中藥資源的濫伐濫用已嚴重影響了中藥產業化的持續發展。
在承認存在以上問題的同時,還必須看到,我國的中醫藥產業也正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具體體現為三大機遇。
2.1 世界醫藥保健發展潮流的機遇 隨著社會和環境的變化,疾病譜發生了改變,對人類極具威脅的傳染病基本得到了控制,而對免疫功能障礙性疾病、環境污染疾病、腫瘤、心腦血管類疾病等,現代醫學并沒有良好的治療方案,中醫學的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方法論卻具有獨特的優勢。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養生保健的需求越來越大,面對機體平衡失調的“亞健康”者,人口老年化而產生的龐大老年病患者,中醫藥都有著現代醫學無可比擬的優勢,這為中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2.2 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機遇 中藥行業的發展已被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國務院已經發布實施了《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 (2006-2020年)》,這是國家全面推進中醫藥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為我國中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和重要政策保障。中藥產業持續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項具有較強發展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戰略性產業。這也有利于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
2.3 全球市場需求旺盛,中藥產業面臨良好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尋找天然藥物、研究使用天然藥物替代化學合成藥物已成趨勢。據統計,由天然藥物制成的藥品約占全球藥品市場總量的 30%,而國際植物藥的市場份額已達 300億美元,已和生物制藥平分秋色,并且還以每年 10%的速度增長。目前中藥因為開發周期短、風險小、研制費用低 (一般不足西藥的 1%)、療效好,市場競爭力強等特點而被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低收入群體稱之為“救命藥”,其社會需求必定會隨國內外醫藥事業的進步而不斷擴大,中藥產業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
中藥產業的現代化是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不是短期就能一蹴而就的,如何能健康、快速的發展中醫藥產業呢?我以為以下幾點值得思考:1)繼承與創新并重,提高中藥產品的核心競爭力。2)積極向國際規則靠攏,制訂和完善現代中藥標準與規范體系。3)集中力量建設現代中藥產業基地,以大企業為龍頭,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現代中藥企業集團。4)發揚中醫藥原創優勢,促進行業自主創新。5)重視中藥資源的持續開發利用。
總之,中藥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面臨的困難也是非?,F實的。落后的現狀為我們提供了追趕的距離,更給我們創造了前進的動力。中醫藥是我們的國粹,面對落后的嚴峻現實、日益高漲的回歸自然的世界潮流和國際植物藥市場的巨大商機,相信隨著中國政府對中醫藥產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廣大有志之士的不斷努力,中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必將取得長足進步,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
(2010-03-12收稿)
Thoughts on the Situation,Opportunity and Development of TCM Industry
Wang Hu
(R&D Department,Guangzhou Zhongyi Pharmaceutical Co.,Ltd.,Add.:No.32,Yunpu First Road,Guangzhou,Guangdong Province,Post code:5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