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年初開始推行的“國家出口計劃”終于贏得了不錯的“開門紅”。7月7日,奧巴馬在白宮宣布,今年前4個月美國出口額較2009年同期的5020億美元上升了17%,增加了約860億美元。借著這一振奮人心的契機,倍受鼓舞的奧巴馬同時對外高調發布了增加“出口智囊團”兵力的消息,從而使得站在總統背后的龐大促進出口智囊團隊更清晰地浮出了水面。
轉型催生“智囊”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美國以依賴金融業、透支消費、信貸擴張和房地產市場繁榮為支點的經濟增長模式受到了質疑和挑戰,因此,實現經濟轉型成為奧巴馬政府不二的抉擇。短期來看,奧巴馬可以通過強化國內金融監管而修復市場信心,但從長期而言,美國必須通過“再工業化”才能重塑競爭優勢,即以促進國內制造業發展和促進出口的“出口驅動”增長模式來開辟美國經濟“成長的新大陸”。
奧巴馬將經濟發展新模式的支撐點放在推動出口之上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一方面,美國作為一個老牌工業化,其工業技術基礎雄厚,完全具備了鮮明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令奧巴馬不能容忍的是,最近10年中,美國在全球制造業總量中雖然占據了不低于1/5的份額,但美國制造業占GDP比重卻在逐年下降,尤其是2009年美國的出口額較2008年急劇減少近3000億美元,使美國的第一出口大國地位遭遇到空前挑戰。更為重要的是,奧巴馬政府清晰地看到了出口提升從而帶動就業與經濟增長的巨大空間。按照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的計算口徑,出口每提高10億美元,在美國國內就會創造約6000個就業機會,但目前美國3000萬家企業中只有不到1%從事出口業務,而在出口企業當中,約58%的企業只出口到一個市場。僅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的出口大有潛力可挖。
基于對出口重要性的認識和把握,奧巴馬早在2009年1月發表的首次國情咨文中就提出了要在五年內讓美國出口額翻番的目標;今年3月,奧巴馬再次提出“國家出口計劃”。按照該計劃所指向的目標測算,美國出口將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5年后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總出口額將超過3萬億美元,解決20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貨物出口額達到2.1萬億美元,美國“將回歸世界第一的位置”。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敲定了出口戰略和藍圖的奧巴馬開始馬不停蹄地人才搜羅和集結行動,一個圍繞在總統身邊且旨在促進出口的國家高級智囊團應運而生。
官商兩大“縱隊”
在美國歷史上,總統根據特殊需要而臨時設立一些智囊機構實際上并不奇怪。如尼克松總統于1973年設立過總統出口委員,克林頓總統設立過對外情報顧問委員會,布什總統設立過應對動亂問題顧問委員會等。如今為了集中力量推動出口,奧巴馬則特地成立了兩大出口智囊機構——出口促進內閣和總統出口委員會。
出口促進內閣成立于今年3月,由奧巴馬直接簽署行政命令成立。該內閣由美國國務院、財政部、商務部、農業部、貿易代表辦公室、小商業署和進出口銀行等多個政府部門的領導共同組成,下設出口促進辦公室,由國務卿負責日常工作運行,但直接聽命于總統。出口促進內閣成立的依據是《美國對外貿易法》,該法案賦予總統可以根據要求從影響對外貿易的主要經濟領域中選擇代表組成特別行動機構的權力。由于在性質上隸屬于行政組織,出口促進內閣的存續往往與本屆政府的任期一致。
總統出口委員會是與出口促進內閣同時成立的特別機構,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一個有少數官方人士參加的咨詢機構。包括奧巴馬日前宣布新增的18名成員,在目前共計20人組成的總統出口委員會中,絕大部分都是來自美國商界的領軍人物,如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福特汽車CEO阿蘭·穆拉利和Verizon的CEO伊萬·塞登伯格等。目前,波音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麥克納尼出任總統出口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由施樂公司首席執行官厄休拉·伯恩斯擔任。按照總統的行政命令,總統出口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任期為兩年,除非總統事先要求延長其任期,而成員則根據實際所需進行必要的裁補。
不難看出,行政與民間力量組成了奧巴馬“出口智囊團”的左右兩翼。其中,出口促進內閣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由總統親領和內閣密切監督且由各政府部門共同組成的出口促進機構,其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個“一站式”的政府出口服務格局。同時,總統出口委員會主要由來自不同行業的工商界人士和老勞工代表組成,如此人員構成既保證了委員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又保證了咨詢意見的獨立性和對政府的監督作用。而從決策的角度看,奧巴馬試圖在出口智囊團的這個機制框架內謀求群策群力的效果。
總統的貼身“外腦”
設立官商并行的出口促進智囊機構在美國還是第一次,但無論是出口促進內閣還是總統出口委員會,他們既不同于像蘭德公司那樣主要推銷自身成果的思想庫,也不同于進行純學術研究的民間團體,雖然從功能上劃分也屬于咨詢機構,但二者卻是為總統提供特定信息服務,同時,盡管他們也接受委托性任務,但這種工作安排卻具有無償性和強制性特征。
按照總統行政命令的規定,出口促進內閣的咨詢職能主要表現三個方面:第一,制定全方位的出口促進戰略,該戰略包括三部分:區域出口促進戰略,包括歐洲、美洲、亞洲戰略,傳統市場、新興市場戰略等;國別出口促進戰略,主要制定對與美國貿易份額較大的國家的出口促進戰略;行業出口促進戰略。第二,制定半年和年度出口具體計劃,該計劃將在綜合整理后作為“國家出口計劃”對外發布。第三,發布月度出口進度報告,出口進度報告要求有明確的行業細分。
一般而言,除總統有特別要求外,出口促進內閣每一個月舉行一次圓桌例行會議,商議和敲定月度進度報告,最后直接提交總統。
同樣,按照總統行政命令的要求,總統出口委員會的職能除直接向總統提供出口戰略和出口政策方面的咨詢意見外,還可以向總統推薦和物色貿易促進代表名單。截至目前,由總統出口委員會推薦并經過奧巴馬批準的外派貿易促進代表團已經達18個,共160家公司在代表團的率領下奔赴24個國家宣傳和擴大市場。另外,總統出口委員會可為私營企業提供出口咨詢服務,包括信息資源服務、出口融資服務。由于總統出口委員會的資金只從總統出口促進辦公室經費中有限列出,而且委員會成員的工作沒有固定報酬,因此,在對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的同時,總統出口委員會可以收取一定的費用。另外,總統出口委員會可以定期經常召開各種各樣的演講會、專題研討會等研究出口形勢和對策,受邀參加這些會議的代表往往是政商學各界名流。
為了使總統出口委員會發揮更大的作用,總統行政命令賦予了總統出口委員會較大的權力,但僅限于咨詢服務。當委員會主席提出請求時,聯邦政府各部委首長應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向他們提供有關出口工作的信息。經向總統請示后,總統出口委員會有權組織特別工作小組,以便直接向委員會提供第一手的信息。
(作者:本刊特約資深撰稿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經濟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