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癥 美國《時代》(10月25日) 近10年來,研究人員曾試圖采用疫苗來治療老年癡呆癥,但未能解決疾病所造成的記憶喪失病狀,阻止患者智力緩慢衰退的努力也未能取得成功。不過在科學家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發病早期的介入治療領域,并開發出能精確針對病因的更好治療方法之后,多年來的被動局面似乎正在發生改變。
為什么商界不信任茶黨 美國《商業周刊》(10月18日) 以佩林為代表的茶黨,試圖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大展身手。他們建立“小政府”的口號雖然很誘人,但美國商界對茶黨卻并不信任。因為對于追求實用和穩定的商界而言,茶黨一旦得勢,其不講變通的極端立場、熱衷對抗的意識形態,以及一貫厭惡大企業的政策將使美國經濟陷入混亂之中。
貨幣戰爭 英國《經濟學人》(10月17日) 數周以來,各國官員相互指責對方猛增貨幣發行,干預匯率控制資本,扭曲了全球需求。一場口頭上的國際貨幣戰爭似乎已爆發。彌漫的硝煙中有三處爭奪點: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發展中國家應對流入資本之策、中國人民幣加快升值的問題。所謂的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已成美國中期選舉的熱門話題。雖然一場真正的貨幣戰爭尚未形成,但現狀無法讓人安心。想要避免沖突,全球需求需要重新平衡,由負債沉重的發達國家轉向新興經濟體。這些盈余巨大的新興經濟體進行增加開支的結構性改革是有益的,但各國匯率仍需上調。問題的解決需多邊合作,在類似IMF或G20的機制下謀求共識,簡單地盯住美中之間的矛盾是誤解了問題的本質。下月G20峰會將在韓國舉行,各國應抓住機會促進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再確定一個讓美元貶值的新廣場協議。
日本產業的空心化 日本《日經商務》周刊(10月11日) 日本制造業的從業人數,現在已經比泡沫經濟剛開始崩潰的1990年減少了大約400萬人。而不斷上升的日元外匯匯率,讓日本國內的生產基地加快了外移的速度。如果日本國內的產業空心化不能止住的話,雇傭就會不斷減少。日本政府在竭力推進“新增長戰略”,但問題在于其規模和速度。
人與神:從影片到現象 法國《快報》(10月13日) 《人與神》是法國導演沙維爾·畢沃斯的最新作品,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影片講述了8名修道士在阿爾及利亞被伊斯蘭教徒綁架并殺害的故事,上映僅五周就取得200萬的票房。這部電影既沒有超豪華的陣容,也不是喜劇,它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在于影片對宗教和人性進行了深入反思。
明天的德國總理 德國《明鏡》周刊(10月18日)德國政府延長核電站運營期限、強行修建斯圖加火車站、削減福利等一系列政策和做法引發社會日益不滿,政治家的威望降到了低點。但是,現任國防部長古騰貝格仍頗孚眾望,民調得分甚至高于總理默克爾。這位貴族出身的政治家風度翩翩,頗有建樹。輿論認為,他和夫人正在走向柏林總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