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地、教具模型和器材是體育教學的物質保證,是制約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廣大農村中小學由于資金的匱缺使得體育場地、設施、器材的建設相對落后,成為影響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強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勢在必行,因地制宜地制作一些符合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需要的鄉土體育器材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
一、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設計與制作要求
自行設計與制作符合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具模型和器材要以安全、實用為前提,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廢舊物資,滿足學校體育教學的需要。
1. 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生理與心理特點
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形狀、顏色等都會在學生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影響,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結構與功能的設計則要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要求不一樣,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與制作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時充分考慮。例如毽球、藤球的設計與制作,在顏色與形狀方面可以根據性別或者不同年齡段區分。低學齡的或者女學生的毽球顏色可以鮮艷一些,形狀可以小一些;而藤球的設計與制作不但要在顏色與形狀上根據性別與年齡區分,還要在重量上進行區分,高學齡的或者男學生使用的藤球可以重一些。自行設計的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在規格上會比購買的體育教具與器材更合理,更符合學校教學的實際,這也是自制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一個優勢。
2. 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制作要滿足教學的需要
所有制作的教具模型和器材都是以教學為目的,以安全、實用為前提。在制作前,應當畫好設計圖紙,參照標準器材的設計標準、結構原理來繪圖。沒有標準器材的也應當畫好設計圖紙,結合學校的實際使用情況,注明規格、使用參數等,必要時應當先實驗,掌握器材的相關數據后再制作。在制作材料方面,特別是可以在空中懸垂,在器械上支撐、翻轉、擺蕩的器材,一定要使用優質鋼管或結實的制作材料,不要使用淘汰、生銹的廢棄材料。根據器材的使用對象和實際應用情況,還要確保在堅固耐用、使用安全的情況下選擇材料。
二、農村中小學體育自制教具模型和器材的實踐應用
自制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可以在教學中與購置的標準器材合理搭配使用,根據授課對象的年齡與性別區別對待。并經常檢查與保養、維修自制教具模型和器材,掌握器材的使用情況和器材的磨損程度,盡可能地降低自制教具模型和器材的損耗。
1. 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實踐應用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使得體育教學器材的使用頻率大幅提高。在器材的使用方面,對學生較為偏愛的體育教具與器材我們應當合理搭配,從教學的角度出發,既滿足學生技能掌握的要求,又要讓學生在教學中充分感受體育帶來的快樂。由于教學器材的缺乏,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時一般只使用一到兩件體育器材。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我們的教師充分使用各種教具與器材,尤其是各種小型教具,例如各種投擲物、障礙物、繩、棒、圈、旗,等等,這些小的教具制作容易,在教學中又能發揮較大的作用。器材的使用還應當區分教學與訓練、比賽等各種不同的情況,保證課余訓練與比賽的器材使用,但又不能因為少數人的訓練而耽誤大部分學生的課外活動。
2. 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的使用要求與保養
自制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在使用中要求建立相關制度,并制定場地與器材的使用計劃,對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以及相關設施要進行分類保管,尤其是較小的教具和容易損壞的教學器材,應當設置專門的容器或空間進行保管。對自制的體育教具模型與器材要掌握器材的使用情況和器材的磨損程度,經常養護與維修,保證教具模型與器材的正常使用。金屬制品需要經常檢查焊口、螺絲等緊固部位,出現裂口、松動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同時還要防止生銹、松動,要定期油漆,尤其是對地下部分的金屬部件,發現問題要馬上補救,不能使用的要及時拆除。木竹制品的器材要防止霉爛,減少風雨的侵蝕,對器材的部件和整件出現的松動不能忽視,要及時緊固,同時注意防蟲防蛀。棉麻皮革制品要防霉變,橡膠塑料制品要防老化,只有不斷檢查與保養、維修,才能保證自制體育教具模型和器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