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奇
功能性便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引發其的病因有很多[1],比如精神抑郁或者過度興奮、不良的飲食習慣、濫用藥物、不良的生活習慣睡眠不足等等[2]。我院選取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兩組進行治療,其中一組采用西沙必利治療,此組療效顯著,現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在21~65歲。便秘癥狀均一年以上,所有病例均符合《我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草案)》,并且經過生化、B超以及其他檢查排除腸胃道器質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甲亢等全身疾病。將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兩組分別50例,在經過統計學處理后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紀21~63),給予西沙必利(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5 mg進行治療,3次/d,分別于早、晚餐前15~30 min服用,30 d為一療程;對照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紀22~65歲),給予麻仁丸9 g(中成藥)進行治療,3次/d,餐后服用,30 d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停止服用其他藥物,療程結束后分別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顯效:一天排便一次,排便時間小于20 min,便先干后稀,沒有明顯的不是感覺;有效:2~3 d排便一次,排便時間20~30 min,便干燥、硬,或者勞累時有排便費力感、不適感;無效:3 d以上排便一次,排便時間大于30 min,大便干結或者便血,有明顯不適感及不潔凈感。將兩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
2.1 對兩組的療效結果進行觀察,見表1。

表1 兩組的療效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在用藥前10 d,治療組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無顯著性差異;在用藥20 d之后,治療組的有效率仍高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用藥30 d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稀便2例,占4%,腹痛1例,占2%。對照組:未見不良反應。
2.3 復發率比較 治療一個月后,對治療組有效43例、對照組有效23例進行2個月的隨訪,2個月后治療組10人復發,占23.2%,對照組23人復發,占46%。
便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而功能性便秘尤為常見,其可以發生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當中,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排不盡感、不適感、無效用力排便及排便緊張等,絕大多數患者不認為這是一種病,經常會自服瀉藥而導致便秘加重[3]。功能性便秘的發生可能與先天性異常、心理因素、濫用瀉藥、炎癥刺激以及長期有意識抑制排便,或者是與支配肛門內外括約肌的神經功能異常有關[4]。例如精神抑郁或者過度興奮、不良的飲食習慣、濫用藥物、不良的生活習慣睡眠不足等等影響所致。
西沙必利乃上世紀八十年代產生的新一代的促進全胃腸動力的藥物,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功能紊亂,它可以對胃腸肌間神經叢釋放乙酰膽堿產生促進作用,并且還能促進腸胃運動,以及可以增加大腸與小腸的運動,以此對肝門括約肌整形促動力效應進行提高,促使肛管自發性松弛,其對改善與消除便秘非常有效[5]。西沙必利作用范圍廣,可以作用于全胃腸道,不增加胃酸分泌,無擬膽堿效應。有消化道疾病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可以首選此藥。西沙必利不會對心率以及血壓產生影響,故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便秘患者亦可使用該藥[6]。
通過臨床觀察可得知,采用西沙必利進行治療的治療組效果顯著,總有效率為8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6%,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使用西沙必利副作用小,可以長期進行服用,如此可以避免便秘長期服用瀉藥以及灌腸劑多帶來的腸道損傷,而且對其他瀉藥服用無效果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也可以將本藥作為首選。從本文數據可以看出西沙必利用于治療各年紀段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療效良好、可靠、安全且服用方便。但存在一定的復發幾率,整體來說適合臨床推廣使用。
[1]徐斌,袁耀宗,周玉琴,孫靜,夏露.西沙必利對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結腸轉運時間的作用.中華消化雜志,2008,8(3):134-135.
[2]周慧芬,王玲玲,衣運玲,趙文東.針刺結合西沙必利對慢傳輸便秘大鼠結腸肌電的影響.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2(33):264-265.
[3]丁愛萍,安永恒,趙媛媛.西沙必利預防化療所致便秘與腹脹的結果.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6,19(4):2614-2615.
[4]聞勤生,王欣,劉小偉.西沙必利對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小腸傳遞時間的影響.臨床內科雜志,2009,11(12):462-463.
[5]李水淼.復方丹參加西沙必利與單用西沙必利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比較.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9,17(5):94-95.
[6]王志丹.西沙必利加玄粉四仁湯治療糖尿病性便秘28例.中國中西醫藥結合消化雜志,2008,24(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