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佳 張安富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臨床常見病,多以傳統方法治療為主。筆者以牽引配合推拿治療本病,收效良好。現將近3年來資料完整的129例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9例患者中男性90例,女性39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64歲;不滿20歲者3例占2.33%,20~50歲者101例占78.29%,50歲以上25例占19.38%;病程最長 135 d,最短 2 d;發病部位均于 L4~5,或 L6~ S1。
1.2 治療方法 (1)腰椎骨盆牽引:以牽引床牽引,重量為30~69 kg,時間30 min,一般均用后伸位牽引,在牽引時用掌跟按壓患椎20次左右;(2)推拿:①松腰法:取俯臥位,在腰臀腿部揉3遍,以患側為主,以達到松筋止痛之效;②壓腿法:取俯臥位,用一手抬住大腿,向上用力;另一手用力按壓患椎,動作應協調,忌用暴力;③強迫直腿抬高:患者仰臥位,用一手前臂托住小腿后側,另一手掌壓在膝蓋上,逐漸抬高下肢,以患者能忍受為限,可連續作2次;④卷腰法:患者屈髖屈膝,醫者以右手的前臂托住雙膝腘窩,左手固定膝關節,右手用力搖動髖膝關節及腰部;⑤扳腰法:患者健側臥位,面對醫者,醫者用一手壓住患者肩部,另一手肘部壓住患者臀部,兩手相反方向扳動,使腰部產生扭轉,待被動扭轉至阻力時,再用力扳動一下,多可聽到一連串“咯咯”的響聲。
1.3 療效評定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為依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復工作;好轉:腰腿疼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未愈:癥狀及體征無改善。
2.1 臨床效果 129例病例中痊愈87例,占67.44%;好轉42例,占32.56%。

表1 療效與病程的關系(例,%)
2.2 療效分析 見表1,表2。從表1可以看出療效與病程有一定的關系,即病程越長療效越差,病程越短療效越好。從表2可以看出療效與年齡有一定的關系,即隨年齡增大,療效相對較差。

表2 療效與年齡的關系例,%)
3.1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因腰扭傷或勞損,椎間盤纖維環受到應壓力的擠壓,纖維環破裂,髓核膨出或突出,直接或間接壓迫神經根、硬膜囊、竇椎神經而出現腰腿疼痛綜合征。
3.2 牽引及推拿是傳統方法中較為有效的治療手段。后伸位牽引一方面可以減少椎間盤的內壓,有利于損傷組織的修復;另一方面可以糾正脊柱的異常倒凸或生理曲度,促使脊柱的力學平衡。而推拿可以使突出髓核不斷發生形變、位變,從而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硬腹囊等組織的相對位置,另一方面推拿可松懈椎管內組織粘連,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患處異常代謝產物的吸收和排泄,因此牽引配合推拿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
3.3 影響療效的因素。通過臨床觀察,筆者認為與療效較為有關的是病程與年齡,病程越短,由于繼發性改變較少,故療效較好;年齡越小,由于椎間盤彈性較好,療效亦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