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貴州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德明
2010年,國際電信聯盟(ITU)將本年度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主題確定為“Better city,better life with ICTs”,既是呼應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好”主題,但更多的是借助這一主題表達了作為人類科技文明成果之一的信息通信技術之終極目標: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通過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城市可以實現智能化管理,解決城市化帶來的發展難題。
目前,數字城市、智能城市、無線城市、互聯網、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等不斷涌現的發展理念和信息通信技術應用,正在為城市化面臨的諸多問題提供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掀起了信息化革命的浪潮。
通過城市信息化,綜合運用政務公開服務管理平臺、地理信息平臺、通信傳輸網絡平臺、城市遙感遙測系統、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等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信息應用系統,對城市包括土地水文環境、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綜合治安管理、城市應急響應等進行智能采集、動態監測管理和輔助決策服務,有效配置城市資源,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服務民眾的能力,讓城市居民和企、事業單位能方便快捷地能享受到政府辦理行政審批許可等透明高效的行政服務,當然也能促進現代服務型政府的形成。

如一個城市的水資源管理,其中包括自然降水、蓄水、工農業用水、居民用水、市政用水、自來水系統、環保監控和污水處理,涉及包括水文、水利、環保、城建、農業、市政等多個部門及企業。如果將這些涉及的領域、部門和企業的數據通過系統平臺整合在一起,前端有傳感設備動態搜集數據,后臺有計算系統分析數據,進而傳遞給相關部門,從而實現城市水資源的智能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還有目前的城市交通問題,交通擁堵已大有阻礙現代城市發展的扼頸之勢。而新加坡前瞻性的交通規劃管理和現代的智能交通系統(ITMS)為川涌不息的交通把脈疏導,這個整合后的交通管理系統正是以交通信息系統為軸心,連接公交系統、出租車系統、城市捷運系統、輕軌系統、高速路監控系統、車速信息系統、電子收費系統、交通信號系統、電子通信系統、車內導航系統等綜合集成系統,以此把道路和道路使用者及交通系統之間緊密聯系起來,為市民和道路使用者提供了實時的、全面的交通信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交通。
信息通信技術以其強大的滲透力,加速城市產業資源在更廣泛的范圍內進行合理配置,從而對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和重塑產生重要的影響,并對金融、保險、商貿、旅游、物流等第三產業的現代化起著決定作用。
同時,城市信息化過程也在促進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業、軟件業和信息通信服務業獲得飛速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空間,成為推動城市經濟快速增長的引擎。

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滲透和倍增效應,可以大力推進物聯網技術在產品設計、材料處理、加工制造、裝配監控和質量管理方面的應用水平,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信息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還有可能打破產業分立的邊界,從而在形成新型的產業結構。
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于社區信息化建設,一般而言集中在智能化住宅小區和住宅智能化兩個方面。智能化小區是在住宅小區內采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建立一個寬帶信息業務接入平臺,對各種信息實現全面、實時、有效的接收、傳遞、采集和監控;智能住宅是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標志,關注的核心是“人居環境”,致力于滿足現代人在居住、商務、生活、辦公等各種活動中對環境提出的要求。
“三農問題”的根結之一,就在于農村居住分散,基礎設施不健全,信息傳遞通道不暢,形成最大的城鄉信息不對稱,從而造成資源配置的失衡。而信息通信技術能夠廣開信息渠道,并在資源配置方面突破地理空間的限制,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加強城鄉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互動,從而為城鄉協調發展提供新的可能。例如,貴州農經網正是以其從省連接到鄉鎮村的涉農服務網絡和功能,在全省農村脫貧致富、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方面均做出了有效的推進。通過農經網,外部最新的信息,包括農產品市場需求、農業生產技術、農村產業政策等在內的農經信息在第一時間傳遞給農民,當地人文資源、農產品信息等可通過農經網在全國甚至全球傳播。農村具備了與城市一樣的信息集散功能,大大縮小了城鄉信息的感知差異。農民不僅能真正參與市場經濟,而且能夠就地享受到現代城市文明成果。
當然,以信息通信技術應用和創新為基礎的信息化推動農村城市化革命繼續深入,尤其是城郊概念的淡化,對城市空間結構、城市體系甚至城市文化品位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將全面提升城市效能和競爭力,對優化城市服務功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及人口素質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同時,信息通信技術還使每個人都能平等享有信息和知識,并由此不斷完善農村向城市演進中的這個群體,能最大限度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信息化革命當前面臨在體制上的行政條塊壁壘、在系統上各自為陣的信息孤島、在觀念上的部門利益博弈等系列難題。
一個城市的信息化系統包括電子政務、遠程教育、電子商務、城市地理信息、公共交通、醫療衛生、網絡信息安全、社會保障、社區管理等應用子系統,如果沒有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的基礎平臺,各自為陣,形成信息孤島,封鎖信息的正常傳遞和流通,也將增加整個社會的運行成本。曾經帶給人們無限遐想的三網融合(電信網、互聯網、廣電網)之所以歷時十多年,才在今年年初取得了一點實質性的進展,究其原因也是與體制、觀念等的落后息息相關。
經過若干年的信息化實踐,人們認識到,基于信息通信技術應用和創新的信息化不僅是一場新技術革命,而且是一場深刻的管理革命。它要求我們解放思想,打破部門和行業割據,實現城市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要求我們打破傳統落后的思維模式,推進信息通信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以信息化革命推動城市化革命,將給我們的生產、工作和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給政府決策和城市管理帶來革命性的進展,也將大大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質和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