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涵

2010年2月20日,美國第59任國務卿亞歷山大·黑格因病去世,享年85歲。
在美國歷任國務卿中,黑格是最多姿多彩的一位:他出身西點軍校,曾在名將麥克阿瑟麾下參加韓戰;戰后他到國防部擔任麥克納馬拉的助理,后來請纓上越南戰場,由于出色的表現得到服役優異十字勛章;之后他投身政治圈,先后輔佐尼克松、福特和里根三位總統。
黑格在白宮服務期間仍然保留著軍籍,并且在1969年~1974年的六年中從上校晉升為將軍。一位沒有在重大戰場上指揮過戰斗的人得到這樣的提升,在美國軍隊的歷史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這位個性張揚的將軍外交家,與中國結下了不解情緣。“我去過中國不下50次。”2009年,黑格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1972年1月,他第一次訪問中國,就給兒子買回一本毛澤東的“紅寶書”。
黑格第一次與中國打交道,是在朝鮮戰場上。當時,黑格在聯合國軍司令部給麥克阿瑟整理地圖并負責夜間軍情匯報,中國志愿軍的英勇頑強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身背糧食作戰,有時兩三天都吃不上飯。”黑格評價中國軍隊作戰非常勇敢,不怕死,“凡是在朝鮮戰場上與志愿軍交過手的軍人,對中國士兵的英勇善戰無不佩服與尊敬。”
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的黑格是后勤方面的負責人。當年1月3日,黑格率先帶領18人飛赴中國,為尼克松的“破冰之旅”探路,同中方商談安全、電視轉播等問題。
這是黑格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中國把我這次出訪當作尼克松訪華的一次預演,我把尼克松總統要做的事也都做了一遍。”黑格后來回憶說,他到北京的第一個晚上,作為特別貴賓,中方準備了豐盛的晚宴,茅臺酒一杯接一杯。
當天晚上11點,周恩來邀請黑格到人民大會堂,面對著政府官員和記者,周恩來立刻開始嚴厲譴責美國。黑格對周恩來說:“我來北京不是來聽這些的,如果這就是我此行的收獲,我會帶我的團隊立刻離開。”周恩來聽后鼓起掌來。原來,周恩來有意試探這位總統特使的膽識。
此后,雙方政府官員和記者都離開了。直到凌晨3點,周恩來與黑格討論了有關中美兩國利益的攸關問題。黑格表示,美國關心中國的生存能力(viability),所以中美雙方有共同點,可以合作對付蘇聯。但周恩來對黑格使用“生存能力”這個字眼極為不滿,認為具有帝國主義觀念。
1月6日晚上,周恩來與黑格再度會晤,周恩來問黑格:“前天的談話中為什么使用viability這樣的字眼?”黑格答道,蘇聯在中蘇邊界駐軍百萬,威脅中國的生存,美國不能坐視不管。周恩來則表示,中國的生存不需要任何國家或集團來保護。
“美國人在世界上就是習慣到處當保護人,中國不能接受這種大國沙文主義觀念。”周恩來告訴黑格,為了viability這個詞,他問了幾位英文翻譯(包括章含之),要他們詳細解釋這個詞的確切含義,他自己也查了字典和外文書籍。
黑格很有風度地表示收回“生存能力”那句話。周恩來超凡的人格魅力也讓他深深折服,“在我此前的生活經歷中,還沒有感受過這樣強大的人格力量的震撼。”他說。

1973年,尼克松總統(右一)授予黑格(右二)服役優異十字勛章。
有著強烈“冷戰”思維的黑格,從尼克松時代即意識到,維持同中國的關系有助于遏制蘇聯,符合美國的長期利益。但他最初的想法是,通過把中國的貿易地位從原來與蘇聯同一類型改為“友好非盟國”,向中國轉讓某些先進技術,并允許中國通過商業途徑向美國購買防御型武器,以此換得中國在對臺軍售問題上的容忍。
1981年6月,黑格以里根政府的國務卿身份再度訪問中國,當時,美中關系因為對臺軍售而出現緊張。黑格會見了鄧小平,著重討論軍售問題,然后舉行記者會,說美國正在考慮出售攻擊性武器給北京。如此重大的宣布,黑格事先竟然沒有告知與他同行的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中國事務專家李潔明,以及美國國防部中國事務專家阿米塔吉。這兩人大吃一驚,立即動用美國駐華使館的密碼,向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艾倫和國防部長溫伯格緊急報告。
就在黑格行將結束訪華時,里根總統在白宮舉行記者會,明確否定黑格在中國的講話,重申美國履行《與臺灣關系法》,強調《與臺灣關系法》中有出售武器給臺灣的條款。這也折射出黑格同里根沒有“默契”的一面,兩人最終鬧翻,黑格在國務卿任上僅呆了18個月,就被迫辭職,與此不無關系。
1982年6月25日,黑格提交辭呈,他給出的惟一理由是,外交政策上他與總統有歧見。這里面,當然包括對臺軍售的問題。里根當天就接受了黑格的辭呈,他如釋重負,在日記中寫到:“事實上,惟一的歧見是究竟我制定政策,還是國務卿。”
離職前,黑格以備忘錄的形式向里根進言,為穩定中美關系,希望暫緩決定售臺武器。這一建議被里根采納,最終促成中美《八·一七公報》。在公報交涉過程中,臺灣當局派人戮力與美磋商,并與美國“駐臺代表”多次發生沖突,都沒能挽回局勢。
1982年8月17日,中美就售臺武器問題發表《八·一七公報》。臺灣方面至今仍耿耿于懷。黑格去世后,臺灣《中國時報》就此事撰文:
盡管《八·一七公報》在1992年老布什總統決定出售F-16戰機給臺灣后,已名存實亡,可是后遺癥依然陰魂不散,目前臺灣想向美國購買較為先進的F-16C/D型戰機而不可得,小布什總統批準出售的潛艇遙遙無期,都和《八·一七公報》不無關聯。
說黑格是《八·一七公報》的罪魁,絕非厚誣,翻翻《里根自傳》、《洛杉磯時報》孟捷慕所寫的《轉向》、《紐約時報》邰培德所著的《長城:六任美國總統與中國》等書,就可發現黑格的罪狀斑斑可考。
在國務院中國科及負責亞太事務官員的聯手推動下,黑格原來給里根的建議是完全切斷對臺軍售,這是中共一直逼迫美國接受的條件,幸好被里根拒絕,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有意思的是,黑格下臺后,完全忘了他曾經主張的“完全切斷對臺軍售”。為了做臺灣的軍火買賣代理人,竟然巴結起臺灣軍事采購團團長果蕓將軍,有一年還應邀參加了臺灣的“雙十”國慶酒會。對此,有人酸溜溜地表示:“像黑格這樣的長官,我毫無尊敬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