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強 楊培苓 郭永芝
視網膜光損傷研究
郭永強1楊培苓1郭永芝2
1.包頭市眼科醫院 2.包頭醫學院一附院
隨著眼科學屈光手術和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眼科光學檢查儀器手術顯微鏡的廣泛使用,視網膜光損傷越來越多地為廣大眼科醫療和科研人員所重視,該文對近年來視網膜光損傷及預防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視網膜 光損傷
光是一種能量,是電磁波中的一部分,它的單位是光量子(photon)也叫光子。近三十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可見光不僅形成視覺,促進視器的發育,過強時還可導致視網膜損傷,光子的能量和光的波長有關,波長越短損傷就越大[1]。光污染這個詞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比如高強度人工照射、高強光源儀器(如眼科的:裂隙燈、檢眼鏡、手術顯微鏡等)的使用、激光檢查治療儀器(HRT-Ⅱ YAG激光、眼底532倍頻激光等),都可對視網膜造成損傷。許多學者進行了大量動物實驗和醫學臨床觀察,總結出比較一致的觀點是:視網膜光損傷的成因至少包括3個方面:熱損傷、機械損傷和光化學損傷,大量文獻證實細胞凋亡是視網膜光損傷的重要機制之一。防止視網膜光損傷是我們眼科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問題,近年有學者報道:觀察到在顯微鏡手術下所導致的光損傷[2],可見光損傷無處不在。如今屈光手術和人工晶體等技術日趨完善,但術中及術后視網膜光損傷問題也明顯暴露出來,目前已為許多眼科工作者所重視,并且提出了采用一些辦法防止術后光損傷,我院針對人工晶體植入眼內屈光間質改變后,眼睛對光損傷防護功能下降等進行臨床研究,并嘗試用偏光鏡來防止術后光損傷,提出了研發偏光型人工晶體的構想。
近年可見光對視網膜損害的體外培養實驗研究:由東北師范大學遺傳學細胞研究所對培養的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細胞光照30分鐘后得出結論,一定強度的可見光照射可導致培養的RPE細胞凋亡,細胞受損具有非同步性及不可逆趨勢[3]。錦州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用酶消化法分離后培養色素兔的RPE細胞,用可見光照射后凋亡,得出結論可見光對色素兔RPE細胞有明顯的損傷作用[4];錦州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還成功模擬了大鼠視網膜光損傷模型,觀察到在光損傷的早期,即出現光感受器形態的變化,隨時間的延長損傷逐漸加重,具體表現為視網膜組織結構層次、內外核層排列列發生改變[5]。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中心直接動物實驗,用可見光照射大鼠視網膜,結果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動物頭部視動跟蹤反應逐漸消失,說明光刺激后,視神經細胞傳導受到破壞[6];美國休斯敦大學華裔學者郭曉霞博士曾用活體恒河猴做實驗,光照前眼底熒光造影未見異常,熒光光照后3天,光斑下方熒光素滲漏,光照后2W,熒光遮蔽與熒光并存,已有恢復[7]。以上研究均證實可見光對視網膜的損害,以及對視神經細胞傳導的影響和視網膜的病理變化;錦州醫學院解剖教研室用活體大鼠在暗環境中飼養,然后進行間隙光照射,摘除眼球后觀察到大鼠光感受器喪失,其性質為細胞凋亡[8];山西省眼科醫院對活體大鼠光照后做視網膜電圖(FERG)檢測,FERG的a波、b波振幅于光照后持續下降,得出結論:光對視網膜的損傷形態計量指標與視網膜功能變化正相關[9];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用導光纖維插入兔眼內,關照3天,進行眼底檢查并拍片,剪下照射部位,做光電鏡檢查,發現:導光纖維可引起兔眼的視網膜光損傷[10];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眼科通過光學相關斷層掃描(OCT)觀察SD鼠置于彌散白色冷熒光燈下,第2、5、7d的變化,結果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SD鼠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厚度呈進行性變薄[11]。
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眼科利用2400Lx白色熒光燈建立原代培養的健康成年人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細胞光化學損傷模型,進行透射電鏡觀察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檢測,結果光照后線粒體腫脹,核模結構模糊不清部分重的細胞細胞器減少或消失,胞質空化,并見髓鞘樣變性等改變,光照使RPE結構損傷變性,細胞內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減少[12]。
綜上所述,光對視網膜的損傷是肯定的,主要損傷部位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而造成損傷的條件是光的強度和照射時間,但造成視網膜光損傷的光強度多大,照射時間多長。以及其機制、病理改變及相應的防治措施的研究還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目前,光學儀器在眼科的應用相當廣泛,近視眼激光手術和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手術開展的也相當廣泛。為了避免醫源性光損傷和防止手術后視力減退,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開展對視網膜光損傷的深入研究意義重大。
[1] Van Kuijk FJ.Effects of ultraviolet light on the eye: role of protective glasses.Envi ron Health Perspect,1991,96:177-184.
[2] 王健利.手術顯微鏡致視網膜光損傷[J].眼外傷職業病雜志,1998,20(5):443-144.
[3] 宋憶淑等.可見光照射致培養的視網膜上皮細胞調亡的超微結構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1):69-70.
[4] 侯瑞鵬等.TUNEL法檢測Vc對光照射后兔RPE細胞凋亡的影響[J].錦州醫學院學報,2004,25(6):33-36.
[5] 劉學政,等.實驗性大鼠視網膜光損傷模型的建立與研究[J].錦州醫學院學報,2002,23(6):1-4.
[6] 陳曉勇,等.大鼠視網膜光損傷模型的行為觀察[J].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05,15(1):10-13.
[7] 郭曉霞,等.裂隙燈致視網膜光損傷的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觀察[J].眼科研究,1993,11(1):9-11.
[8] 劉學政,等.實驗性光損傷大鼠視網膜光感受器細胞凋亡的研究[J].錦州醫學院學報,2002,23(5):1-5.
[9] 李光玲,等.光對大鼠視網膜光化學損傷的動態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00,29(3):204-205.
[10] 孔瑋,等.導光纖維引起兔視網膜光損傷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研究,2003,21(3):221-223.
[11] 紀淑興,等.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在大鼠視網膜光損傷研究中的應用[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4,26(13):1159-1160.
[12] 王雨生,等.可見光對原代培養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光化學損傷[J].中華眼底病雜志,1996,12(3):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