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元
(綏化市地方志辦公室 黑龍江 綏化 152054)
第二輪修志開始以來,無論從續志準備,還是篇目擬定;無論從人員培訓,還是資料征集;無論從組織編纂,還是出版印刷,所有這些環節、步驟和階段都必須堅持一個中心,那是志書質量。質量是志書的生命,也是地方志工作的生命,更是地方志事業科學發展的生命,志書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地方志工作也就失去根本。因此,必須站在地方志工作、地方志事業科學發展、推動地方志文化軟實力建設、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堅持精品佳志目標不動搖,確保續志工作質量,也暨確保續修志書質量。
責任是人之恪守的標準,是人之追求的目標,實現價值的自我約束力;是對他人的付出,對工作、對社會、對事業的奉獻。談之易,行則難。守土有責、履職有責、敬業有責,關鍵源于人的思想、認識水平和政治責任感,或源于人的心理良知。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期、新階段,更加凸顯責任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性。做任何工作,開創任何事業,都離不開責任。特別是從事地方志工作,編纂續修志書,編修精品佳志,根本在于地方志工作者的責任。在某種程度上講,志書質量取決于地方志工作者的責任,這就要求地方志工作者一定要盡職盡責。
盡責就要擺正心態。心態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地方志工作者如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至關重要。必須堅定從事地方志工作的信念,必須加深對地方志事業的熱愛,必須加強對地方志工作的責任意識。要始終保持積極、健康、樂觀、向上、平和的心境面對地方志工作,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事業負責的態度從事志書編纂。只有心態端正,才能客觀地面對青燈黃卷,才能做好修志這清苦、艱苦、辛苦的工作,才能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戰勝各方面困難,編纂出高質量的志書。
盡責就要堅持經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對多元化的市場經濟時期,人的思想觀念極易受外界大環境的影響。因此,堅持經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信仰不可動搖,宗旨觀念牢不可摧,起碼的從業觀更不可遷移。用科學發展的思想教育人、武裝人,用志史、志德的傳統塑造人、鼓舞人,思想鮮明,觀念正確,心胸豁達,創新踐行,精神彰顯,就沒有任何因素能影響工作積極性的創造發揮。
盡責就是要充分認清續志編纂的意義。江澤民同志指出:“編纂社會主義新方志是兩個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系統工程,是承上啟下,繼往開來,服務當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業。”把編纂新方志提升到“服務當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業”的高度,說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昨天是今天發展的基礎,歷史是現實發展的助推,文化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生產力。地方志文化是社會大文化的重要組成,沒有方志文化是不完整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因此,地方志工作者必須履行職責,承擔繁榮發展地方志文化的使命,不負歷史,不負社會,不負時代,不負民族。
保證續修志書質量,必須注重續志質量長效機制建設,必須著眼質量制度措施落實。第二輪修志以來,國家和省相繼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確保續修志書質量的制度、措施,對續修志書質量均作了明確規定要求,有的進一步細化、量化。2006年,國務院頒行的《地方志工作條例》第三條規定:“地方志書,是指全面系統地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歷史和現狀的資料性文獻。”第六條明確:“編纂地方志應當做到存真求實,確保質量,全面、客觀地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志書作為“資料性文獻”足見其價值及其重要性。存真求實,確保質量,全面客觀記述乃為志書編修之本,方志工作之生命。圍繞這一根本性核心問題,制度性、規范性制度措施不斷制定出臺。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出臺了《關于第二輪地方志書編纂的若干意見》和《地方志書質量規定》,《意見》對第二輪志書編纂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編纂方式、體制篇目、內容記述、志書名稱、出版印刷、質量保障均作出明確要求;《質量規定》對志書的觀念、體例、記述內容、記述方法、資料使用、行文規范、出版印刷等方面明確了標準。黑龍江省地方志辦公室也對第二輪續志工作,特別是志書編纂作出明確規定,提出具有可操作的質量標準。這些都是第二輪修志的指導性文件,必須毫不動搖、不折不扣地加以貫徹執行。
加強了續志工作質量長效機制建設。綏化市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地方志工作條例》,以及其他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部署和要求,從全市續志工作實際出發,圍繞續志質量,特別是志書編寫出版質量,完善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制定了《綏化市地方志工作人員學習培訓制度》、《地方志入志資料年報制度》、《主編責任制》、《編輯責任制》、《書稿評審驗收制度》、《微機操作員工作質量標準》,并將有關制度以文件形式下發縣(市)區執行,使續修志書從入志資料征集、篇目設置審定把關,編纂、總纂定稿,以及印刷出版都有相應的可操作性制度措施,以此推進地方志工作質量長效機制建設,切實發揮了規范約束作用。
創新實施續志精品工程。實施續志精品工程,體現在續志工作的各個環節,廣泛征集入志資料、科學設置續志篇目、專家編纂、主編總纂、編委會審定,嚴把續志編纂質量關,努力使新續修的志書成為精品佳志。《綏化市志》從征集原始資料,到組織編寫、評議修改、定稿打字,層層把關。嚴把縣(市)區續志、部門志、專業志編修質量關,采取編寫與評改、指導與培訓、交流與研討、修改與定稿“四同步”進行。嚴格實施“查評改審”制,即一查二評三改四審:“一查”,即編輯個人承編的書稿進行定稿自糾自查;“二評”,即編輯之間互相評,召開會議集中評;“三改”,即編輯自改,編輯間互改,主編總纂審改;“四審”,即編輯間互評互改互審,召開會議重點審,主編定稿審,編委會終審,確保了書稿編修質量。縣(市)區志評改審定采取了請上來、走下去,面對面評審交換的辦法,既減少彎路,又培訓了人員,效果顯著。
堅持專家修志。所謂專家修志,就是指地方志工作部門的編輯人員承擔志書編纂。地方志部門的工作人員專門從事地方志工作研究,從事方志理論、方志編纂實踐研究,熟知志書體例、文風、語言、編纂規則要求等,非方志專業人員要想完全掌握志書編纂,既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并且要有編史修志的素質。地方志不同于其他學科,關鍵就在于其有獨特的體例,這也是地方志的生命所在。志書如果離開或偏離了志體體例風格,也就無所謂志書了。《綏化市志》堅持推行專家修志,從原始入志資料征集,志稿編纂、修改完善、總纂定稿均由市志辦編輯人員承擔。同時,為了克服編輯人員不一定熟知或精通每一行業的弊端,編輯人員與部門保持經常性地溝通聯系,了解熟悉部門行業特點,把握行業或部門規律,更好地駕馭部門工作業務,使志書體現部門特點,反映行業特色。
改革志稿編纂模式。新一輪修志以來,綏化市從全市地方志工作實際出發,科學謀劃,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加快推進續志工作,全面提高續志質量,不斷創新地方志工作成果。推行邊寫邊評、邊評邊改、邊改邊定稿、邊定稿邊打字的“四同步”志稿編寫模式,及時發現糾正編寫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志稿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大大提高了編修質量和效率。為評改、終審縣(市)區書稿,編寫、修改、審定市本級書稿,我們及時成立了縣(市)區志終審評改領導小組,嚴格履行程序,嚴守職責,堅持標準,嚴把志稿政治關、體例關、資料關、史實關、文字關,及時審定,各縣(市)區志稿寫完一部分,我們就集中人員審改一部分,確保了書稿的編修質量。
科學發展觀突出了人本思想。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是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地方志工作亦是如此。保證續志工作質量,關鍵在于地方志工作者。因此,必須從思想、政治、科技、文化、專業、作風、敬業精神、責任心等方面全面提升方志人員的素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地方志工作者隊伍,才能編纂出精品佳志。
培訓是提高方志工作者素質的有效途徑。培訓要從實際出發,針對方志工作人員的實際,科學選定培訓內容、形式、途徑,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實效性。要采取集中與分散、定期與非定期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加大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實踐的培訓,尤其要突出方志體例、志體語言風格、豎寫、行文規則、文面常識方面知識的培訓,突出語文基本知識、方志寫作基本功的培訓,還要突出政治、經濟、哲學、法律、歷史、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培訓,把地方志工作者培養成知識廣博、文筆流暢、適應方志編纂的復合型修志人才。
自修提高是提升方志編輯人員素質的根本方法。要積極倡導地方志工作人員立足本職工作,從適應地方志工作需要出發,堅持在崗自學、在崗自修,全面學習研究地方志理論,地方志編纂實踐,突出理論學習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用理論學習指導工作、促進工作,用工作實踐檢驗理論學習的效果。在崗自學要明確內容,量化標準,制定中長期和近期目標,用計劃目標約束學習。同時,地方志部門要為在崗自修提高創造條件。廣大方志工作者也要加強自我管理,樹立為了更好地工作而學習,為了更好地發展而學習,使在崗自修提高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成為一種提升素質的自覺習慣,成為一種培養能力的長效機制,實現通過在崗自學達到提高素質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