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付
(美姑縣牛牛壩林場,四川 美姑 616450)
桉樹的用途很廣,易生長,速成林,樹大優美,四季常青,可作綠化,有殺菌驅蚊作用,可提煉香油、栲膠。木材與樹皮可用來建筑,造紙漿、家具等,實用價值大。
桉樹屬桃金娘科,原產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種類多達600余種。桉樹適于生長在亞熱帶地區,適應溫度13~27℃,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熱量豐富的地方生長。桉樹是常綠高大喬木,喜光、喜濕、耐寒、耐熱,適應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含有芳香油,有殺菌驅蚊作用。由于適應各種土壤,桉樹在住宅區與公共綠地是良好的綠化樹種。
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厚、陽光充足、土質疏松、保持土壤濕潤、通風的土地來做苗圃地。在播種前清除苗圃地的雜草與石塊,并進行一次全面消毒,徹底消滅病蟲害。在確保苗圃內無病蟲害時再進行播種。
營養土配制是很重要的一項,由本地土質、火燒土、腐殖土混合并打碎,攪拌均勻,土質成顆粒狀即可。
選擇土質疏松,靠近水源作墑,墑面寬為1m左右,長度按地勢來定,將配制好的營養土裝入營養袋內,培養土壓實,營養袋口留1cm的空隙,以便澆水,營養袋依次排在墑內,排列要整齊,相互擁擠,不留空隙,每一排的袋數相同,營養袋排好后,要澆一次水,澆透。種子要浸泡48h后,才能播種。播種時應注意,每只營養袋只能播2~3棵種子。播完種后,在營養袋上撒一層細糞,或火燒灰,以看不到種子為宜。澆水時應注意灑水均勻,如水過量則會導致種子與土地流失,噴灑時必須保持控制土壤的濕度。澆水后用松葉(針)鋪蓋在表面,松葉不宜太厚,以致遮蔽陽光,也不能太薄,以免遭受陽光暴曬。播種后應早晚各澆一次水,以保持水分,使種子和土壤緊密地結合。
桉樹種子萌發后,9~10d種子大量出土,根據發芽情況分批揭掉松葉。在揭掉松葉時應注意避免弄傷幼苗,并時刻保持營養袋的水分,多觀察,多澆水,少量多次。在高溫天氣時,應澆水3~4次,每次的水量依據培養土的濕度來確定,如遇陰雨天氣,可適量澆水,或不澆。注意通風和保持水分。
幼苗高達5cm后,開始間苗和移植,每個營養袋應保留1株優良健壯苗,拔出弱小苗,對無苗的空袋進行補植。當幼苗長出4~5對真葉時,移植成活率是最高。將營養袋淋透水,用竹片把幼苗移載到營養袋內,取苗時應少傷根,盡量做到不傷根。補載完后,及時建立搭棚來遮陰,以免太陽照射,及時澆水,使幼苗盡快恢復生長。移栽時間最好選在陰天或傍晚,2~3周后即可培育出優質的苗木。嚴格控制澆水,要求澆的均勻,既不能澆多,也不能太少。如果澆多了就會積水,導致苗根腐爛而死,若遇高溫易爆發病害。
資料記載統計,害蟲的種類在國外有300余種,國內200余種,嚴重影響桉樹正常生長,降低木材的質量與產量。帶病苗木上山后,由于面積大,防治非常困難。所以要抓緊苗期病蟲害防治工作,經檢疫后的苗木才能出圃上山,以確保造林任務按質按量完成。桉樹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主要蟲害有白蟻、蟋蟀等地下害蟲。
防治病害用70%敵克松800~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兩種混用效果更好。也可用75%百菌清或50%退菌特可濕劑500~800倍液。在病害發生、流行期常量噴霧,一周一次,連續2~3次即可控制。防治地下害蟲,用3%呋喃丹顆粒劑每畝1.5~2.0kg,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95%巴丹1000~1500倍或25%西維英因250~300倍等,進行噴霧式土壤澆灌處理,殺蟲效果很好。可用高丙體拌土防治白蟻、黃螞蟻危害幼樹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