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才 包穎 石豪 王立秋 李百慧
為了探討類風濕關節炎(RA)有價值的早期診斷指標,筆者對85例早期RA患者的血清類風濕因子(RF)、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和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進行了測定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85例早期RA患者均按美國風濕病學會(ARA)的RA分類標準診斷,病程<2年,其中男16例、女69例,年齡29~68歲;非RA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90例,男26例,女64例,年齡26~69歲,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SLE)28例,骨關節炎(0A)22例,原發性干燥綜合征(SS)15例,強直性脊柱炎(AS)15例,系統性硬化癥(PSS)10例。正常對照組:50例健康體檢者,男22例,女28例,年齡30~65歲。
1.2 方法 RF、抗CCP抗體和ANCA均采用ELISA法檢測,試劑分別購自德國歐蒙公司和ORG公司,具體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2.0軟件進行χ2檢驗。
85例RA患者中三種抗體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RF 70.6%,抗CCP抗體71.8%,ANCA 68.2%。90例非RA自身免疫病中各抗體陽性檢出率分別為RF 27.1%,抗CCP抗體3.5%,ANCA 12.9%;正常對照組僅有1例RF陽性。RA組與非RA組、正常對照組比較,各抗體的陽性檢出率均有統計學差異(P<0.01)。RF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0.6%、85.4%,抗 CCP抗體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1.8%、97.9%,ANCA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68.2%、92.7%。經統計學處理,三種抗體的敏感性無顯著性差異(P>0.05)。抗CCP抗體和ANCA的特異性均顯著高于RF(P<0.01)。
目前,早期診斷RA的自身抗體主要有類風濕因子(RF)、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體(AKA)、抗聚角蛋白微絲蛋白抗體(AFA)、抗RA33/36抗體、抗Sa抗原抗體及抗CCP抗體等[1]。RF是最常用的指標,但在其他風濕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1%~5%的正常人群中都可以檢測出,RF是RA的一個敏感但不特異的指標。2000年,Schellekens[2]等利用直線性的19肽瓜氨酸成功合成了含二硫鍵的21肽的環狀瓜氨酸一環瓜氨酸肽(CCP),并以此為抗原,用ELISA法檢測RA血清中的抗CCP抗體,取得滿意效果。郭建軍研究證實,抗CCP抗體的檢測對RA的診斷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指標,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于RF[3]。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是一種以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胞漿成分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其中以抗PR3和MPO抗體研究較多[4]。筆者采用 ELISA法對85例 RA患者、90例非 RA自身免疫病患者和50例正常對照的血清RF、抗CCP抗體和ANCA進行了測定比較。結果表明,在本組RA患者中,三種抗體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RF 70.6%,抗CCP抗體71.8%,ANCA 68.2%。RA組與非RA組、正常對照組比較,各抗體的陽性檢出率均有統計學差異(P<0.01)。RF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0.6%、85.4%,抗CCP抗體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1.8%、97.9%,ANCA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68.2%、92.7%。經統計學處理,三種抗體的敏感性無顯著性差異(P>0.05)。抗CCP抗體和ANCA的特異性均顯著高于RF(P<0.01)。
綜上所述,RF敏感性較高,但特異性較低;抗CCP抗體和ANCA對RA診斷有適度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異性,檢測方法易于質控,重復性和穩定性好,是診斷早期RA的有效實驗室指標。
[1]孫才,劉明旭.血清抗核周因子抗體(APF)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4):780-781.
[2]Schellekens GA,Visser H,De Jong BAW,et al.The diagnostic properti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tibodies recognizing a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rthritis Rheum,2000,43(1):155-163.
[3]郭建軍.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檢測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中的臨床意義.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9):4616-4617.
[4]崔秀明,孫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的檢測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4):78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