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產后大出血是產科最常見的并發癥。宮腔紗布填塞術控制嚴重的子宮岀血既往也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經過宮腔操作增加感染機會,加之大出血后機體抵抗力下降易繼發感染,很長一段時間產科醫生忌諱宮腔填塞紗布。我院自2006開始在治療難治性的產后出血中,應用宮腔紗布填塞術,術后給予頭孢菌素類及甲硝唑類聯合應用,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年 10月至 2009年 9月我科共分娩6988例,其中剖宮產 1065例。剖宮產術中岀血 >1000ml者57例,其中 21例經縫合創面及大血管,按摩子宮,給予靜脈滴注宮縮劑,宮體、子宮下段直接注射宮縮劑,同時米索前列醇口服及塞肛達 600μg,岀血仍不止,給予行宮腔紗布填塞術。其中 6例是前置胎盤,5例為重度妊高征,5例疤痕子宮例,2例前置胎盤并淺肌層植入,2例邊緣性前置胎盤病例,還有 1例為雙胎妊娠。經陰道分娩中出血 >800ml者 15例,有 5例經按摩子宮,宮縮劑靜滴,同時米索前列醇口服及塞肛仍岀血不止,亦行宮腔紗布填塞術。其中 3例為第二產程延長,產婦極度疲勞宮縮乏力,1例為妊高征,另 1例為邊緣性的前置胎盤。
1.2 宮腔紗布填塞方法 剖宮產中胎盤剝離面有大血管岀血者迅速縫扎大血管,用兩塊干紗墊臨時壓迫創面止血。用2-3塊干紗墊拆開縫線后重新首尾相接簡單縫合在一起,先用相連接紗條一端自宮底開始填塞,待切口以上填塞后移開紗墊,再以另一端從宮頸填至切口。注意:在填塞過程中,要有序填塞壓緊紗布不留空隙,以免壓迫不力;在填塞子宮下段即宮頸至切口部分時,要先將紗條頂端經宮頸送入陰道 2~3cm,以便術后取出;填塞完畢后,要以 4把組織鉗提起子宮切口上下及兩角以便縫合子宮肌層時避開紗條。陰道分娩時用干紗布填塞困難,加之陰道細菌容易帶到宮腔,我們采用安多福將紗布浸濕后填塞,從宮底有序填塞至宮頸。
1.3 紗布放置時間 紗布放置 24~36h取出,術后當天給予宮縮劑 10U每 6小時肌肉注射一次,次日改為每 8小時肌注一次。取紗布前 30min給予米索前列醇 200μg口服。術后在腹壁以水彩筆畫出子宮輪廓,以便術后觀察子宮復舊,防止宮腔積血。
1.4 抗菌素使用 考慮產婦哺乳,甲硝唑用 3d停藥。同時聯合應用頭孢菌素 3~5d,術后5d傷口 I期愈合。
21例宮腔紗布填塞術后 20例產后岀血停止,1例產婦為第二胎孕足月順產,產后立即出現寒顫、胸悶,給予地塞米松 20mg后,上述癥狀好轉,但陰道出血多,經按摸子宮,岀血不止,給予宮腔紗布填塞后,陰道岀血仍如月經量,懷疑可能是羊水栓塞,向家屬交代病情后行子宮全切術。20例術后給予頭孢菌素類和甲硝唑聯合治療,無 1例產后感染和晚期產后大出血,術后傷口均 1期愈合出院。42d隨訪子宮復舊好,無慢性盆腔炎遺留。
宮腔紗布填塞術簡便易行,可迅速止血。特別是新概念剖宮產為腹壁橫切口髂內動脈不易暴露,致行髂內動脈結扎困難,用此方法止血效果好。所用材料隨時可取,一般鄉鎮衛生院也可施行。產后岀血因失血多,機體抵抗力差,如前置胎盤因多次人流后胎盤植入,均是在子宮下段及子宮頸,此處肌層薄弱,收縮力差且對宮縮劑敏感度差,應用宮腔紗布填塞術后選用廣譜抗菌素及抗厭氧菌治療,同時出血多給予輸血糾正貧血。避免了產褥感染及晚期產后大出血,更重要的是保全了子宮,減輕了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負擔。如將子宮切除,即使保留卵巢也比子宮完整的正常婦女冠心病發病率高 3.3倍[1],所以盡可能保留。我院 21例中只有 1例切除子宮,因此,宮腔填塞紗條是一種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方法,黃潔敏等[2]提倡用于因宮縮乏力、胎盤植入及前置胎盤引起的難治性出血患者,可避免因出血過多而切除子宮。
宮腔填塞紗條可引起的并發癥為感染、隱匿性出血及取紗條時再次出血,臨床中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可減少這些并發癥的發生;①嚴格無菌操作,應用有效的抗生素;②填塞前,紗條可用碘伏液浸濕后擰干;③填塞紗條一定要充分,不遺留空腔;④嚴格掌握適應證,對嚴重宮縮乏力出血或 DIC者,不宜應用填塞術;⑤宮腔紗條 24 h后取出,取出前半小時應用縮宮素。總之,宮腔填塞紗條,方法簡單,效果迅速滿意,還可保留患者的子宮及生育功能,不失為一種值得臨床推廣的搶救措施。
[1] 劉桂英,佟靜,張健,等.宮腔填塞紗條治療剖宮產術中大出血68例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9;115(9):569-572.
[2] 黃潔敏,駱一凡.產后出血的治療.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35(6):37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