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蓮 張芳
化療藥物對血管內膜有較強的刺激性,靜脈輸液時一旦發生藥物外滲或漏出皮下均可引起無菌性炎癥,如果不及時處理,常引起局部組織嚴重的炎性反應或導致皮膚潰瘍,甚至發生干性壞死。我科自 2007年 4月以來共收治腫瘤患者68例,其中 5例患者行化療藥物應用時出現外滲現象,經及時有效處理均治愈出院。
女 40例,男 28例,年齡 36~72歲,平均 53歲。 其中接受化療者 59例,未接受化療者 9例,因不當外滲者 5例。
2.1 患者對化療藥物的認識不足,當成普通藥物來用,發現不完全外滲,誤以為影響不大,不急于重新穿刺。
2.2 醫護人員對化療藥物滲漏處理不當,致局部組織損傷、破潰或癥狀加重。
2.3 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化療前沒有詳細告知及注意事項;發生外滲未能及時報告醫生。
2.4 巡視病房流于形式,觀察患者不夠仔細。
2.5 對發生外滲患者未跟蹤觀察造成自敷藥物局部感染。
3.1 給患者化療前做好準備工作,講解用藥注意事項,做好工作,取得患者配合。
3.2 選好靜脈,輸化療藥物前先用生理鹽水靜脈點滴,觀察5~10m in無腫脹外滲再續化療藥物。
3.3 告知患者輸化療藥物過程中盡量減少活動,必要時在護士陪同下進行。
4.1 一旦發生外滲應立即停止靜滴保留針頭接注射器回抽,減少藥液滲漏,然后拔出針頭。
4.2 及時告知醫生及病房護士長。
4.3 0.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 2mg封閉以減輕局部疼痛和炎癥反應,抬高患肢避免劇烈活動。封閉方法:5ml注射器從病變一側刺入至對側邊深部,邊推藥邊退針,病變范圍在 2 cm內者只在一處注射,>2 cm十字交叉注射或病變周圍多點注射。
4.4 封閉后 24 h內用浸濕(酒精)的無菌紗布敷蓋、冷敷,減少化療藥物的吸收。
4.5 對禁用冷敷的 足葉乙甙草酸鉑等可用 33%硫酸鎂濕熱敷,有消腫止痛作用,溫度 40℃ ~50℃。 24 h持續使用。
4.6 做好心理護理 許多患者對化療藥物外滲具有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針對這類患者認真進行心理疏導,使其了解化療藥物外滲的處理方法及預后,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
關注化療患者,認真分析化療藥物外滲原因,采取有效護理措施,正確處理化療藥物外滲,將化療藥物外滲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