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芳
食管癌是由食管黏膜上皮或腺體發生的一種惡性腫瘤,占食管腫瘤的絕大多數。祖國醫學稱本病為噎隔。患者男多于女,發病年齡多在 40歲以上,尤以 60歲以上者居多。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太行山脈周圍是世界上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1]。
目前對于 QOL尚無一個公認的定義,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生活質量是對由個人或群體所感受到軀體、心理、社會各方面良好適應狀態的一個綜合測量,是一個主觀的、多維的、動態的概念,涉及到患者的軀體、精神/心理、社會及總體主觀感覺等多方面的內容,具體的包括:①軀體功能,包括日常生活能力;②情緒或心理功能,包括患者的感覺,對疾病的焦慮感,對生活的滿意度等;③社會功能;④疾病本身及治療引起的癥狀和體征;其他尚有經濟狀況及疾病對經濟狀況的影響等[2]。
目前關于食管癌生活質量研究的相關文獻數量不多,研究水平不高。現就下面幾方面闡述。
1.1 生活質量核心問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ire-core-30,QLQ-C30) QLQ-C 30是面向所有癌癥患者的核心量表,共包括 30個條目,分別為 5個功能領域(軀體的、角色的、認知的、情緒的、社會的),3個癥狀領域(疲乏、疼痛、惡心/嘔吐),6個單項測量條目(包括呼吸困難、失眠、食欲減低、便秘、腹瀉、經濟影響,每個作為一個領域)和 1個總體健康狀況領域。QLQ-C30在國內做了信效度和標準化的檢測,也一直被學者們用于對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
1.2 食管癌專用量表QES-18 由于QLQ-C30缺乏吞咽困難等食管癌突出癥狀的評價條目,我們采用了專項量表QES-18作為補充。該調查表共 18個條目,可分為 4個領域(吞咽困難、進食、反流、疼痛)、6個癥狀條目(包括吞咽唾液、梗阻、口干、食欲減退、咳嗽、語言功能,每個作為一個領域)。
1.3 評價標準 條目評定分為4級(1-完全沒有、2-有一點、3-有一些、4-非常多)或 7級(1-很好 7-很差)。將各個領域所包括的條目得分相加并除以所包括的條目數即得該領域的得分(粗分,RS,Raw Score),即 RS=(Q1+Q 2+...+Qn)/n。再將粗分轉或為在 0~100內取值的標準化得分(Standard Score,SS),線性轉換為標準化得分的方法如下:
功能領域:SS=[1-(RS-1)/R]×100
癥狀領域和總體健康狀況領域SS=[(RS-1)/R]×100
在功能維度和總體健康狀況/總體生活質量方面的分數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3];但是在癥狀維度和單獨條目的分數越高,則表明患者在此方面的困擾越大。
2.1 性別和年齡 不同性別、年齡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不同。一般男性 >女性,<50歲患者在認知功能上較差,受到疲乏的困擾也比較明顯;>60歲患者在經濟、呼吸功能、腹瀉方面受到的困擾較小(P<0.05)。
2.2 經濟水平 農村戶口患者在經濟方面的困擾大于城鎮戶口者;非自費患者(包括醫保、公費、合作醫療等)在社會功能方面的困擾大于自費患者,在疼痛、經濟負擔方面的困擾較小。
2.3 術后時間 術后1~2年患者的認知功能較好,腹瀉的困擾較其他兩組明顯,術后 5年以上的患者角色功能、總體健康狀況較好。
2.4 性格 外向患者在軀體、情感、認知、社會、角色功能、總體健康狀況方面均優于內向患者,在進食、反流、梗阻、口干、食欲減退方面困擾較小。
2.5 知情程度 患者在知情情況下,角色功能優于不知情的情況,呼吸功能受到的困擾較小。
2.6 精神狀況 精神良好患者在情感功能、呼吸功能、食欲方面較其他兩組表現為好,精神較差患者在軀體功能、疼痛、睡眠、便秘方面表現較差。
2.7 發病部位 胸下段食管癌患者軀體功能較差,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與胸下段、賁門癌患者在便秘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與賁門癌患者在惡心、食欲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2.8 臨床分期 早期患者(0、Ⅰ、Ⅱ)在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總體健康狀況方面要好于晚期患者(Ⅲ、Ⅳ),在惡心、食欲方面的困擾較小(P<0.05)。
2.9 浸潤程度 浸潤到周圍組織的患者總體健康狀況較其他患者為差(P<0.05)。
3.1 中藥對食管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3.1.1 生活質量變化 治療后中藥組生活質量改善 29例(69.4%),穩定 13例(31.0%),下降 0例(0.0%);綜合治療組改善 25例 (58.1%),穩定 16例 (37.2%),下降 2例(4.7%);化療組改善 16例(37.2%),穩定 18例(41.9%),下降 9例(20.9%);中藥組和綜合組生活質量改善優于化療組,中藥組優于綜合組(χ2=6.10~8.64,P<0.05)[4]。
3.1.2 免疫功能變化 治療前 3組免疫球蛋白和T細胞亞群 CD3+、CD 4+等均無統計學差異,治療后中藥組和綜合組無論是體液免疫(IgG、IgA、IgM)或細胞免疫(輔助 T淋巴細胞 CD3+、CD 4+)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化療組卻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
3.2 中藥干預對食管癌術后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3.2.1 治療后生活質量比較 中藥組、中藥加化療組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優于化療組,中藥組又優于中藥加化療組,可能與化療對人體免疫功能損害有關,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
3.2.2 復發和轉移情況 中藥組、化療組、中藥加化療組患者復發或轉移率分別為 71.4%(30/42),76.7%(33/43),53.4%(23/43),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5]。
4.1 固本湯對食管癌術后患者的影響 中醫學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先天不足,腎氣虧虛,后天失養,脾失健運,致使氣血不和,氣機失暢,形成痰核瘀毒,同時肝、脾、腎功能失調,導致氣、痰、血互結,津枯血燥是食管癌的病因病機[6]。因此,我們在健脾胃、補肝腎、化痰核、解瘀毒的原則指導下擬定固本湯。其主要藥物人參、黃芪、女貞子、半枝蓮等,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所含多種皂甙、多糖,具有較強的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7],在腫瘤治療上有重要意義。本臨床實踐證實,固本湯能夠提高食管癌術后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化療的毒副作用。
5.1 食管癌術后化療配合四君子湯療效觀察 化療結束后較化療前統計學處理,兩組在生活質量改善率方面有顯著差異。說明四君子湯通過扶正固本的作用可直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8]。
[1] 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衛生部衛生統計信息中心.中國惡性腫瘤危險因素研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235.
[2] David Cello,Chih-Hung Chang,Jin-Shei Lai,et al.Advances in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s in oncology Patients.Seminars in Oncology,2002,29(3):60-68.
[3] FayersPM,Asronson NK,BjordalK,et al.On behalfof the EORTC Quallity of life Study Group.The EORTC QLQ-C30 scoringmanual.3'd ed.Brussels:EORTC,2001.
[4] 路平,李榮,梁秋冬等 中藥對食管癌術后生活質量和免疫功能的影響新鄉醫學院學報,2006,23(2):122.
[5] 李榮,路平,寇小格,席鴻鈞 中藥干預對食管癌術后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臨床康復,2005:9(42):64-65.
[6] 劉偉勝、徐凱。腫瘤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8.
[7] 李佩文.實用臨床抗腫瘤中藥.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34-203.
[8] 周柯鑫.參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療治療胃癌臨床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9,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