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寶英
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有安的情緒,順利完成分娩。是當代婦產科護士工作的首要任務。
從懷孕到分娩是一個特殊的生理過程,孕產婦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因急躁、緊張、驚恐常可引起宮縮乏力,致產程延長,造成滯產,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產后大出血及產后泌乳減少,因此應該注意孕產婦的心理護理,使她們在最佳狀態下分娩。
1 產前孕婦的心理特征及護理
隨著計劃生育工作不斷深人,臨床上產婦多為初產婦,無經驗,加之社會家庭對分娩的重視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對分娩的精神緊張程度,大部分孕婦臨產前的共同心理活動是緊張、焦慮、恐懼。希望得到醫護人員的指導、幫助、關心,怕分娩時疼痛,怕出血,怕難產,擔心胎兒不正常,一旦出現產兆常表現出心慌意亂,吃睡不寧,高度的緊張心理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以至造成原發性宮縮乏力使分娩不能按正常進行,因此,需我們醫護人員具備高尚的醫德,醫風和熟練的專業技術,高度的責任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產婦的不同心理,以保證分娩的順利進行[1]。
我們護理人員首先應做好宣傳工作,解除緊張心理,要以熱情,親切的態度向孕婦介紹病房,待產室,產房的環境及有關妊娠與分娩的知識,宣傳母嬰同室,母乳喂養的好處,耐心解答孕婦提出的問題,以取得她們的信任,同時要使孕婦注意飲食和休息。使其了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宮縮好可促進產程順利進行,消除臨產孕婦對分娩的憂慮和產痛的恐懼,增強自信心。第二,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對臨產孕婦要同情,態度誠懇熱情,關心體貼照顧她們,給予她們更多的溫暖和關懷,讓孕婦感到醫護人員和藹可親,使她們得到安慰,增強安全感,做到相互信任理解。第三,護理技能是不可忽視的,精湛嫻熟的護理技能,能使臨產孕婦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在進行操作時態度要認真,動作輕柔,手法準確熟練,觀察細致(如監測胎兒情況及孕婦生命體征)記錄及時,并將產程進展情況主動告之臨產孕婦。讓她們感到自己被重視,增強她的信心和安全感,以減輕心理壓力,消除產婦的顧慮。與此同時應保證臨產孕婦的正常進食和睡眠,使她們從精力,體力和心理上為順利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礎。
2 分娩時產婦的心理特征及護理
隨著產程的進展,頻繁的子宮收縮,引起疼痛發生,形成產婦緊張和恐懼的心理,希望減輕疼痛和盡快結束分娩[2]。此時護理人員的主要心理任務就是對疼痛的護理,產婦疼痛的程度和表現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的產婦對疼痛敏感,陣痛感覺強,有的雖然疼痛但能控制,有的痛得難以忍受,大聲喊叫,不能自我控制,使體力和精力消耗很大終于導致宮縮乏力極易造成難產,護理人員對自控能力強的產婦要多鼓勵,并告之產婦及時反映自己的不適,對自控能力差的應多接近,給予安慰,陪伴,不要對她們批評,訓斥和表示厭煩。宮口即將開全時,會產生各種恐懼心理,部分產婦大聲呻吟或喊叫,這時護理人員應守在產床邊,盡量多給產婦交談,因分娩是劇烈的體力活動過程,出汗多,應及時用濕毛巾擦汗解除不適,宮縮間歇時,給她們適當喂點食水,來分散產婦的注意力,告訴她們分娩是自然生理現象,指導她們正確的屏氣方法用力方法,只要鼓足勇氣,思想放松與接生人員配合就可以順利盡快結束分娩。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另一心理任務是讓家屬特別是丈夫陪伴參加整個分娩過程,可起到精神支柱作用,在這艱難的時刻,得到丈夫的溫暖,安慰和支持,對臨產孕婦來說是一種精神享受和滿足,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護理。以最佳的心理狀態轉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了耐痛閾,使分娩正常、自然、健康完成。
3 產后產婦的心理特征及護理胎兒胎盤娩出后[3]。分娩結束,產婦有一種輕松感,此時產婦的心情,主要表現在新生兒性別及一般狀況的關注,如胎兒娩出后發現異常情況或嬰兒性別不符產婦心愿時,暫不告之產婦,待胎盤娩出,按摩子宮至子宮縮復良好,再告之產婦實情,這樣可避免產婦過度緊張造成大出血,如胎兒無異常情況,可及時地告之產婦胎兒一切正常及性別,待嬰兒斷臍后抱至母親胸前,進行胸貼胸,腹貼腹,母嬰皮膚接觸,并幫助嬰兒吸吮母親雙側乳頭,以促使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增進母子感情,并刺激乳汁分泌,為產后成功的母乳喂養奠定了基礎。
[1]王馨平,劉爽.中華護理學雜志,2008,3:87.
[2]吳瑞平,胡亞美.現代婦產科臨床與護理.黑龍江科技出版社,2008.
[3]馮美麗,王英.當代臨床綜合護理.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