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梅,王良哲,夏春燕,劉惠敏,葛軍輝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上海 200003)
本科生病理學雙語教學體會
馬小梅,王良哲,夏春燕,劉惠敏,葛軍輝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上海 200003)
本科生;病理學;雙語教學
醫學是一個全人類共有的學科,在醫學的日常工作、學習、科學研究、交流中都不可避免要接觸國外的研究報告、期刊和醫務工作者,在此過程中語言至關重要,而英語則是應用最廣的語言。只有清除語言交流障礙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和效果。病理學是醫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因此,我們在病理學教學中對雙語教學進行初步探索,并產生如下體會。
國際交流能力是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其中英語是國際交流最常用的語言,只有掌握了醫學英語才能獲得全面的醫學信息,才能把本國先進的醫療技術、經驗傳遞給其他國家的醫務工作者。醫學生是初次全面、正規接受醫學教育的群體,他們也是將來進行醫學研究和對外交流的主要群體,讓醫學生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激發他們學習醫學英語的興趣至關重要。
在實施病理學雙語教學前,首先對一些知名醫學院校的雙語教學進行調研,然后根據我校特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選擇用專業英語名詞代替專業中文名詞的雙語教學模式[1],就是在漢語教學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穿插或講解一些關于醫學的英語名詞、句子,尤其是病理學的專用名詞和術語,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接觸到英語知識,為學生今后能查閱英文資料和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打下良好基礎。
在病理學雙語教學中,教師的英語水平、口語表達能力和發音準確程度直接影響雙語教學的效果。在進行雙語教學前,所有病理學教研室的一線教師都參加了英語口語班培訓,以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同時,充分利用本科室從外國留學回來教師的英語優勢,增強教師的英語學習效果。
此外,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學》教材,增加英文病理學資料,采用教師自己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課件中的專業名詞均用英語列出,并在其后用中文標示,以便學生中英文結合記憶。
在病理學雙語教學時,以講授病理學專業知識為主,專業英語為輔。在講授專業英語名詞時,除將其顯示在屏幕上,還要寫在黑板上,在書寫過程中讓學生記憶。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專業英語名詞的正確讀音,以強化記憶,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除課堂講授外,教師應鼓勵學生課前和課后到圖書館借閱相關的英文專業書籍,查閱相關英文資料。這樣一是使學生對病理學專業英語名詞有更深刻的記憶;二是使圖書館的外文資料被充分利用;三是使學生查閱更多的醫學信息,增強對醫學知識探索的興趣,并提高檢索信息能力。
在學生方面,通過問卷調查發現,他們不僅對病理學的興趣大大提高,掌握了豐富的病理學知識,而且對醫學知識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通過分析期末考試試卷發現,以往英語名稱解釋只有約50%的正確率,現在提高到了95%以上。同時,學生的平均分提高了10分左右。這充分說明病理學雙語教學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教師方面,通過病理學雙語教學的實踐,他們不但進一步學習了本專業知識,而且提高了自身專業英語水平,增強了對外交流的信心。
可見,病理學雙語教學的實施確實收到了較好的教和學2方面的效果,值得推廣[2]。但它畢竟是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增加專業英語的教學時數,就要減少專業知識的講授,教學質量則難以保證;教師的英語水平仍是雙語教學的瓶頸[3]。另外,沒有適合雙語教學的病理學教材和多媒體課件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1]高躍銀,侯衛平.論醫學高校雙語教學[J].現代醫藥衛生,2005,21(2):247~248.
[2]劉起勝.高職病理學雙語教學的實踐和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22):71.
[3]江汕,馮振卿,江千里.醫學教育中的雙語教學芻議[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4,6(6):591~593.
G420
B
1671-1246(2010)03-0073-01